文/吳蘇
我有個朋友,剛換了份工作,現(xiàn)在工作上遇到些問題,找我這個做人力資源的幫忙出出主意。其實,他遇到的問題,許多職場新人都會遇到,學會如何處理,對盡快進入工作狀態(tài)很有幫助。
陶波畢業(yè)3年,近期跳槽到一家外企,規(guī)模挺大的公司。但入職一個多月,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活很少,多數(shù)情況都很閑,看著周圍同事都有各自的事情做,他只有時不時在公司主頁上找東西看,找東西學,遇到不明白的,就請教同事。但是這種無所事事的狀況,讓他很困擾,自己工作量是不是太少了。雖然前份工作事情繁雜,整天忙忙碌碌的,但那種充實的工作狀態(tài),讓陶波覺得自我價值得到了體現(xiàn),每天上班都神采奕奕的?,F(xiàn)在一下子空了下來,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想和經(jīng)理提出工作量的問題,但又苦于不知道該如何去談。
其實,作為剛?cè)肼毜男氯?,一般總?~3個月的摸索期,這段時間公司大多只安排一些基礎(chǔ)性的工作,所以你可能在這段時間處于“無事可做”的階段。去幫忙吧,怕不懂,幫不上;不找事做吧,看到別人忙碌,又心慌。這是很多剛?cè)肼毜男氯丝赡苊媾R的問題,其實,這個時候,更能考察出一個新人的應變能力和適應力。不能等著領(lǐng)導的吩咐,自己應該多觀察,主動出擊,多給自己找事情做。
首先,可以從簡單的事情入手。深入的事情暫時還沒法開展,簡單的跑腿或者部門的后勤工作,還是可以幫上忙的。比如:幫忙影印、收集資料等。
其次,從身邊的人入手。剛進部門,有些領(lǐng)導會指派老員工帶新人,就算沒有指派,通過頭幾天的觀察和接觸,也可以找到一兩個比較有親和力的前輩,多多請教。總之,就是自己要積極點、機靈點。
最后,當你依靠自己的努力,也做了不少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發(fā)現(xiàn),還是工作量不足時,可以找機會和部門經(jīng)理進行溝通。你可以表示自己已經(jīng)做好準備,愿意分擔更多的工作,接受更大的挑戰(zhàn),同時,了解下經(jīng)理對你的期望是什么,自己還可以做什么。一般來說,當部門領(lǐng)導看到你積極的做事態(tài)度,都會樂意讓你參與更多或者更重要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