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溪 萬艷琴 廖嚴力
人物簡介陳秋玉女士,保良局易桂芳幼稚園、保良局郭羅桂珍幼稚園校長,香港童軍總會助理香港總監(jiān)(新界地域)。她擁有豐富的幼兒教育與行政經(jīng)歷,崇尚品德、品格與生命教育,讓孩子在愛中成長,在遊戲中學習,從而成為一名自信自律、有愛樂助的人。
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陳秋玉女士將多年的心血全情投放在活潑可愛的幼兒身上。她有著二十多年的幼兒教育經(jīng)驗,崇尚品德、品格與生命教育,從兒童的視角出發(fā),大膽採用有利兒童身心發(fā)展的教育方式,推行從遊戲中學習、環(huán)保教育等等理念,全心全意從事幼兒教育,贏得了師生們的信賴和愛戴。除此之外,她旨在培養(yǎng)青少年的領袖品質(zhì),加入香港童軍會,任勞任怨,帶領孩子走向了一片光明的天地。
用心教育,以生命感染生命
有人說,教育就是用一個人去影響另一個人。如果心中有愛,生命即使有驚濤駭浪,也有著動人之處。陳秋玉女士就是一位有愛的人。
談起她踏上幼兒教育之路的過程,可以說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一件事。由於家中兄弟姐妹比較多,在她還小的時候,年長很多的哥哥就有了自己的孩子,因而在她成長的過程中,於家中幫助帶侄子的經(jīng)歷令她對教育孩子有了一定的認識,從而也影響到了她往後的職業(yè)發(fā)展之路。
畢業(yè)後,陳秋玉女士真的成為了一名幼師,自此面對一批批稚嫩的孩子,她倍覺自己責任重大。慢慢的,她不斷去學習和沉淀自己在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一直以來,她都未曾停止過學習的步伐,隨著了解的逐步深入,她的幼兒教育理念也愈發(fā)清晰。
“作為一名老師,長時間地陪伴孩子,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最容易成為孩子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在孩子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別是老師對孩子來說是‘亦師、亦友、亦親人式的陪伴,更應做到以身作則?!彼渍f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因為如此,她努力讓自己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由於工作出色,幾年之後,陳秋玉女士已調(diào)至行政工作崗位,雖不再在前線工作,但她肩頭的責任卻更重了,尤其是擔任幼稚園校長之後,她所需考慮的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大方向,這對孩子至關(guān)重要。
如今,她擔任著保良局易桂芳幼稚園、保良局郭羅桂珍幼稚園校長,她認為:在幼稚園階段,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應該是品德、品格與生命上的教育。其中,品德、品格教育之目的是塑造高尚人格,藉著提升生命的品質(zhì),因而在幼稚園中,孩子最應該學會的是如何生活自理,如何與身邊的人打交道,養(yǎng)成懂禮貌、關(guān)愛他人的習慣。正因德育無小事,她用心把事情做穩(wěn)做實,“德育是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這將會影響他們的人生,是他們?nèi)松斨械膶氋F財富?!?/p>
在陳秋玉女士管轄的兩所幼稚園當中,有著明確的教育方向: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和成長。因此,他們經(jīng)常設置一些功能性遊戲,讓孩子不斷地嘗試,激發(fā)孩子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特別是他們推出了“自由遊戲”的教育新嘗試,老師只提供各式各樣的物料,讓孩子們自由組織玩耍,老師們則從旁觀察,如看到有孩子不懂得分享之類的問題,再從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去引導,讓孩子在玩樂中啟迪創(chuàng)意思維,學會如何與人相處等。
這種崇尚在玩中學,在愛中成長的教學方式,給予孩子盡可能多的自由空間,許多孩子回到家中會變得更加有禮懂事且十分愿意與同齡人分享、玩耍,家長們看在眼中,對陳秋玉女士亦十分信賴和支持。
用愛引導,不拘一格做教育
對於陳秋玉女士來說,教育不是一成不變的,凡是有益的東西都儘管去嘗試。在易桂芳幼稚園當中,有一位司機叔叔非常熱愛養(yǎng)魚種菜。一天,該司機向陳秋玉女士提議可否在學校建立“魚菜共生”生態(tài)循環(huán)系統(tǒng),一來讓孩子們明白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的意義,二來讓他們了解動植物的生長,三來更可增強孩子們的環(huán)保意識。陳秋玉女士一聽,便立馬決定:這麼好的主意,豈有推卻的理由呢?就試著辦吧!
眾所周知,“魚菜共生”是一種新型的複合耕作體系,把水產(chǎn)養(yǎng)殖與水耕栽培兩種不同的農(nóng)耕技術(shù),通過巧妙的生態(tài)設計,達至科學的協(xié)同共生,從而實現(xiàn)養(yǎng)魚不換水而無水質(zhì)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tài)共生效應。
雖然在系統(tǒng)落成之初,於操作上出現(xiàn)了失誤,第一批養(yǎng)的魚竟然沒多久便全部死了,但是陳秋玉女士仍堅信司機叔叔的理念值得採納,於是在園區(qū)另找一片更適合的地方,讓司機叔叔重新組裝與操作。在香港,寸土寸金,而她卻無懼失敗,愿意將校園化作實驗所,支持讓同事實踐理想,可見她對優(yōu)良教育方式的追求。
“為了節(jié)省資源,整座系統(tǒng)的搭建,都是自家員工動手做,務求達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如今,“魚菜共生”這一新型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功地打造出將“環(huán)保、種植、養(yǎng)殖”融為一體的生動課節(jié),在滿足孩子們好奇心的同時,又能體會到勞動的樂趣,所以非常受孩子們的喜愛,也成為了該園區(qū)一個小小的亮點,而且,好概念現(xiàn)已拓展到新校郭羅桂珍幼稚園呢!
十多年前,陳秋玉女士所在的幼稚園成立了小童軍隊伍,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孩子們的領袖品質(zhì),她加入了童軍領袖的行列,接受一系列童軍領袖的培訓。因其做事不怕吃虧、任勞任怨的品質(zhì)和精神,受到了前輩們的欣賞,不斷給予她學習和提升的機會。
服務童軍,用心回饋社會
香港童軍總會是目前影響非常廣泛的青少年組織之一。世界童軍組織遍及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成員近三萬人。自創(chuàng)立以來,許多當過童軍的人都成為了國家領導、商界領袖及行業(yè)精英。
“童軍運動,目的就是透過富挑戰(zhàn)性和有進度性的訓練,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群、美五育的發(fā)展,將他們培訓成為有自立能力、樂於助人、有責任感及勇於承擔的人?!币驗樵敢飧冻觯惽镉衽康玫搅嗽S多前輩的指導,與此同時她也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學習如何做好童軍的工作,如今已成長為香港童軍總會助理香港總監(jiān)(新界地域)。
因工作和學習任務繁重,陳女士常常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有一次,當她回到家就一心一意復習功課準備考試時,孩子推門而入,帶著有些不滿的語氣說道:“媽媽,你可不可以不要每天一回家便忙著工作呢?”原來,在孩子成長中最需要她的時候,她卻因工作、學習和思考如何教育好別人的孩子而缺失了對自己孩子的陪伴,對此她內(nèi)心也十分愧疚。
“在工作和生活中,由於太忙的關(guān)係,以致我的丈夫在照顧家庭上做的比我還要多?!币虼?,她也惟有盡所能抽出時間回歸家庭,將自己平常在學校和童軍會的工作分享給孩子們聽,從而教他們?yōu)槿颂幨碌姆椒ā?/p>
獻出一顆誠心,贏得一份信任。陳秋玉女士對孩子們所傾注的無私關(guān)愛,家長和孩子們也能感受得到,而大家對她的愛戴就是最好的見證。
幼稚園,是孩子們成長之旅的第一站,在這段旅程中,陳秋玉女士盡力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她用心用愛努力創(chuàng)造著各種機會,希望讓孩子們有最好的教育,同時她沿著童軍的路,本著“致力培育青少年工作,造福社會”的心,引領孩子編織著美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