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牧師,寫了一篇文章叫《說謊有罪》。他決定在下一次禮拜時把這篇文章作為講課內(nèi)容傳授。同時,他要求大家在下次禮拜前,都讀一下《馬可福音》的第十七章。
第二個禮拜日,牧師登上講臺準(zhǔn)備授課。他問:“《馬可福音》第十七章,大家都讀了嗎?讀過的請舉手,誰讀誰有福。”接二連三,不斷有人把手高高地舉起來。
牧師笑著問高舉右手的男信眾:“這位弟兄,收獲如何?”男信眾“啪啪”地拍著胸脯:“很是受益。”
牧師請他坐下,又含笑發(fā)問坐在前排的女信眾:“這位姊妹,你讀了嗎?”女信眾吞吞吐吐地回答:“我讀了。求神靈祝福?!?/p>
牧師偏了一下腦袋:“再請右邊這位年輕的信眾回答。你對十七章感興趣嗎?”年輕的信眾勁頭十足地回答:“我讀了兩遍呢。”
“看來大家收獲都很大?,F(xiàn)在,請打開各自的《馬可福音》,我們來一起閱讀第十七章的內(nèi)容。”
信眾們打開《馬可福音》,翻來翻去,只有十六章,根本就沒有第十七章。信眾們不禁羞愧難忍,瞬間懂得了“說謊有罪”的道理。
(作者:婁獻(xiàn)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