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勝利
盡管遭到三位女性公開指控而陷入性侵的風波并未平息,布雷特·卡瓦諾還是得以在美國參議院驚險過關,成為美國最高法院的新任大法官。圍繞著卡瓦諾的提名,美國兩黨之間斗爭激烈,黨派政治目前儼然成為美國民主政治的重要挑戰(zhàn),甚至危及到了“三權分立”的實際運行成效。
眾所周知,美國最高法院超越黨派之爭,堅持政治中立原則,唯有如此才能發(fā)揮好“三權分立”的相互制約作用。美國最高法院共有九名大法官,任職基本為終身制。因而任何一名大法官對美國的影響都可能是數十年,不僅影響著美國司法的走向,也會對美國的政治和社會產生重要影響。
除涉嫌性侵丑聞之外,卡瓦諾政治立場方面的共和黨色彩顯著,對于民主黨而言,阻止卡瓦諾出任大法官不僅是當前為捍衛(wèi)自身地位而戰(zhàn),也是為未來的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而戰(zhàn)??紤]到現年53歲的卡瓦諾出任大法官,極有可能導致美國最高法院的自由派和保守派力量失衡,對美國政治與社會的影響將非常深遠,民主黨對此不得不深謀遠慮。
卡瓦諾的當選再次折射了美國政治的極化,無論是參議院司法委員會還是參議院的投票,共和黨和民主黨都體現了顯著的黨派政治色彩。可以說,卡瓦諾的當選是靠共和黨在參議院的人數優(yōu)勢而獲勝,而本來應該政治中立的大法官卻成為政治斗爭激烈的產物。
近兩年來,不僅美國社會高度撕裂,美國政黨之間的斗爭也異常激烈,在“通俄門”事件、移民法案等諸多議案上,政黨認同成為議員們的最高投票準則。依靠共和黨在國會參眾兩院的人數優(yōu)勢,特朗普的許多爭議舉措都能涉險過關。長此以往,暴露出美國民主政治的基礎“三權分立”有逐漸“形同虛設”的可能。
“三權分立”制度意在通過立法、行政、司法之間的相互制約來保障民主政治得以持續(xù)運作。以往三權之間的相互制約大多呈現“府院之爭”局面,美國最高法院相對超脫。如今這種局面已不復存在,由于共和黨在參眾兩院的多數優(yōu)勢和特朗普政府喜歡劍走偏鋒的執(zhí)政風格,使得黨派政治嚴重沖擊“三權分立”的結構,原本應該代表州權利、選區(qū)權利的國會議員們如今更多地被政黨所綁架。
英國BBC的文章稱,雖然卡瓦諾的任命已經塵埃落定,但美國內部政治較量才剛剛開始。由于在國會中席位弱勢,民主黨在與特朗普政府的斗爭中可謂屢敗屢戰(zhàn)。根據美國政治游戲規(guī)則,民主黨如果不在中期選舉中贏回一些席位,恐怕這種遭受羞辱的局面還會延續(xù)。
民主黨如果想要在中期選舉中實現翻盤,唯有讓更多的支持者站出來投票。因此盡管阻止卡瓦諾當選大法官以失敗告終,但已有一些民主黨人以“三權分立”面臨危機的名義,希望喚起美國民眾對政治的熱情,對民主黨給予更多的支持。這樣民主黨才有可能在中期選舉中贏回在議會中的多數優(yōu)勢,保證“三權分立”不被揭開最后的遮羞布。▲
(作者是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