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珊 圖丨陳夢非 柳旌 鐘凡
眼下,共樂園正是樹木蔥翠、游人如織的時候,這座位于鵝峰山下亭榭相招的公園,坐落在唐家古鎮(zhèn)的深處,一個出入口臨著山房路,另一個與樂園東路相接。如果你到唐家古鎮(zhèn),可以不看文創(chuàng),可以不吃當?shù)氐牟韫?,但這座建于百年前的園子,不得不去。
共樂園起初的名字是“小玲瓏館”,源自于建造它的主人唐紹儀喜愛的一件鏤空石雕水晶球,公園用了近6年才修建好,當時唐家是非常繁華的地方。沒過幾年,在1921年,唐紹儀將其改名為“共樂園”,并刻在石牌坊上,也就是現(xiàn)在我們能在山房路入口處往前走幾步便能看到石牌,兩只石獅子左右分列,左右兩聯(lián)寫著“百年樹人十年樹木,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上方刻著“共樂園”三字。1932年唐紹將其儀贈予唐家村,成為了香山縣的一座公園。直到1986年,共樂園被公布為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也成為能看到近代嶺南園林特色的一座開放式公園。
在這里,無論是那些高大粗壯的老樹,還是公園里的唐家灣名人事跡展覽館,抑或是公園內(nèi)的那些老建筑,都帶著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共樂園里有幾處可以拾級而上的僻靜之處,“翠聳丹流”是會遇到的一個驚喜,刻著文字的石牌在歷史滄桑的打磨中變得難以辨認,如果遇到正坐在翠聳亭里乘涼的本地人,或許能在他們的口中得知這里原本種著“桂味”“糯米糍”等荔枝樹的故事,這時便會恍然大悟,石牌上的“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的意境。共樂園里的植物也都值得尋味和品讀,大多是從東南亞和歐洲國家引進的珍貴品種,法國桃花心木、菲律賓的洋葡萄、番石榴、泰國的番荔枝、馬來西亞的洋紫荊、素心蘭和人參果等。還有唐紹儀在1910年親自種下的羅漢松,梅蘭芳1931年種下的檸檬桉,這些古樹歷經(jīng)百年生長,在鵝嶺五峰間,別有一番風味。再往深處走,看過唐家灣名人事跡展覽館,塔形狀的多層鴿巢外不時有幾只小鳥飛過,午后刺眼的光芒經(jīng)久不散,米白色的觀星閣很快就映入眼簾,植物的泥土的香氣隨著一陣風而過,不少游客會疑惑怎么登上這觀星閣伸手撈月。答案在耐心等待著那些樂于發(fā)現(xiàn)的人,圍著觀星閣走一圈,會發(fā)現(xiàn)原來樓梯在意想不到的外部,二樓的木窗半掩著,大多數(shù)人都直接走上三樓的露臺。在這里,可以俯視共樂園的景色,遠眺不遠處的荷花點綴的九曲橋?;ㄐr間聞一聞風的味道,聽一聽鳥的起飛,看一看樹影的錯落,享受公園所改善的生活質(zhì)量,以及公園所推崇的生活方式。
珠海的公園,美的是景致,讓人醉的卻是每個公園獨一無二的內(nèi)在精神。它們像是爭分奪秒生活的一面鏡子,為人們反射出那些嫻靜又帶著微光的角落,讓疲憊的人暫享愉悅。
城市公園自始,便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紐約1811年的城市規(guī)劃記錄上寫道:“真是震驚。居然只有那么少的空地留給人們呼吸一口新鮮空氣。”今天,這個寸土寸金的美國第一大城市,有高達14%的面積是1700多座免費的美麗公園。最大的一座在布朗區(qū),占地11平方公里,向紐約市民提供可直接飲用的自來水。聞名世界的中央公園的面積連它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在紐約排名第五。1856年,紐約政府花6000萬美元買下了中央公園的土地的時候,那里還是采石場和荒野。紐約市政府花了16年時間,先是反復地推敲設計,再是用炸藥開墾,從世界各地運來近2萬棵植物,才建起這座公園。如今,中央公園是紐約的靈魂,經(jīng)常能在電影以及電視劇看見,哪怕是從未達到過紐約的人,大概也在那張在網(wǎng)上瘋傳的圖片里領略過中央公園的景色,照片的左邊是秋意漸濃的大片公園,右邊是高聳的城市建筑,鮮明的分割線由植物組成,強烈的對比讓人心生感嘆。
差不多在中央公園建成的同一時期,日本的第一座公園——上野公園在1876年也正式開園。1924年該公園被贈與東京,逐漸成為讓人忘記都市的喧囂與煩擾的地方。而許多人知道上野公園,或許是在魯迅所著《藤野先生》一文中所提及——“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jié),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币惨虼?,上野公園與櫻花在許多人的腦海中久久縈繞,無法散去。每到春暖櫻花季,上野公園是賞櫻的第一選擇,1300多棵櫻花樹尤為壯觀。但是上野公園能被稱為東京最大的文化公園,除了櫻花,還有許多名勝古跡,并建有多個博物館、美術(shù)館、藝術(shù)館及動物園等等,夏天的“納涼大會”、秋天的紅葉、冬天的牡丹,每個季節(jié)都能在這里欣賞到難忘的景色。上野公園的另一大特色是能免費欣賞各種表演,拉著大提琴的老人、在表演陀螺的年輕人,在廣場上能看到不少有趣的演出。據(jù)說在這里表演,哪怕是無名的街頭藝術(shù)家都需要向公園提出申請。不知道魯迅先生有沒有看過那些不定期舉行的藝術(shù)展覽,漫步在橘子掛枝的林間,感受著古代與現(xiàn)代文化交織的公園文化。
城市公園自始,便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
美國景觀設計之父奧姆斯特德曾說,公園是一件藝術(shù)品,隨著歲月的積淀,公園會日益被注入文化底蘊。在城市的不斷建設中,作為基礎設施的公園也在日益為城市注入精神文明。公園可以提高城市環(huán)境質(zhì)量、美化環(huán)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公園綠化的首要任務是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城市公園是城市公共綠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供公眾游覽、觀賞、休憩、開展科學文化及鍛煉身體的生活領域,同時兼具健全生態(tài)、美化景觀、防災減災等綜合作用的城市基礎設施,在一個陌生城市旅行的時候,不用特意去什么森林公園、花鄉(xiāng)草海,找就近的免費公園,能發(fā)現(xiàn)一些意想不到的樂趣,就地一坐,便可享受大好時光。綠茵遍地,繁花似錦,四季蔥翠的公園,生態(tài)環(huán)境更和諧,創(chuàng)造力更旺盛,使城市成為人們向往的地方。
珠海人的生活質(zhì)量與公園所代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珠海有故事的公園不少。白蓮洞公園是一個老珠海愛去的地方,過去這里是許多人燒烤聚會的不二之選。從公園內(nèi)的介紹可以得知,白蓮洞公園建于清乾隆年間,又稱鯉魚嘴,相傳“古有僧人隱跡于此,遍種白蓮”,故而得名。珠海文人鮑俊、葉顯昭都曾在這里留下墨跡,1987年珠海建成白蓮洞公園,使其煥然改觀。與白蓮洞公園同一山脈,在1999年修建的板樟山公園,除了是在市區(qū)俯瞰珠海的最佳地點之一,山頂上還有百子回歸紀念碑,登山小道的1999級也頗有意義,許多人都會在這里留影紀念。
在吉大車馬喧囂的中心發(fā)呆,是件奢侈的事情。
大概沒有人能忘記第一次見到珠海時的心情,無論從哪里聽說,游玩的第一站肯定少不了海濱公園,漫步在小徑上,在開闊的草地上放風箏,或者在發(fā)著珍珠般的光的湖泊附近休息一下。海濱公園的中心是一大片草坪,天氣好的時候,這里滿滿都是曬太陽的人,遛狗、野餐、露營、玩球以及不定期的草地音樂會。似乎全珠海的家長都要帶孩子來海濱公園玩一次,那些看起來有些年月的游樂設施,總是擠滿著熱鬧的人群、充斥著“再玩一次”的聲音。大草坪上的花卉每到農(nóng)歷新年都會變著新花樣,讓人們又有了新的理由來這里漫步、看鳥。公園里的桌椅有的時候,會擺上棋盤,許多人在這里度過大半天的時間。而大部分桌椅是供人發(fā)呆的,在吉大車馬喧囂的中心發(fā)呆,是件奢侈的事情。許多在珠海長大的80后或有在海濱公園跟海鷗造型的大門拍過合影的記憶,但是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海濱公園好像不再用大門來劃分城市與公園的界限,人們從海濱南路、香爐灣進入,沿著蜿蜒小路向公園深處走,一種隨性的方式快速融入公園,讓公園成為都市生活的一部分。
珠海人的生活質(zhì)量與公園所代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密不可分。正值秋色,天高露濃,早上七點多,香山公園里打太極、廣場舞、跑步、騎行的人群還沒散去。坐落在風波山,距離市中心只有咫尺之遙的香山公園是香洲老城區(qū)早上最熱鬧的地方,吸引了附近獅山路、紅旗街、光明街、安平臺的街坊們在這里進行晨練。香山公園從來沒有忘記自己作為服務周邊社區(qū)的公園的義務,公園內(nèi)有登山、納涼、聚會的地方。每天晨練的人群不分季節(jié)都準時在此,不僅鍛煉身體,還能擴大社交圈,各式各樣的活動豐富著居住在獅山附近的老年人的生活。
珠海的公園值得人們?nèi)ヂ?,除了引以為榮的環(huán)境質(zhì)量、生態(tài)和諧,有的公園以精致的建筑、五彩繽紛的花園和精心照料的花徑聞名,有的以歷史悠久而吸引著各方游客,有的以適合慢跑或是騎自行車的道路聚集著愛好運動的人群……城市公園可以說是一個城市的代表象征,讓人們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擁抱綠色和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