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蘭 王月世
摘 要:班級管理工作瑣碎又重要,因此,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必須做到統(tǒng)籌兼顧又深入細節(jié),集體培育又精準發(fā)力。而運用班級管理“四部曲”,就能讓班級管理有效而富有藝術性。
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又是正在成長中的幼苗,學校的職責是既要教好知識又要育好品格。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無論是從小學生的日常學習行為、態(tài)度、情緒等進行科學規(guī)范和引導,還是從班風、學風的營造中建立良好育人環(huán)境;也無論是從學生群體出發(fā)給予組織管理教育,還是從個體開展針對性幫扶教育,班級管理是由無數個小細節(jié)構建而成的,也是由素質教育目標這個大方向所指引的。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要融入軟情懷,寬嚴并濟,科學管理。班級管理者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助力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必須唱好“四部曲”,讓班級管理教育能夠深入人心,提質增效,真正教化育人。
一、嚴要求下軟激勵
國有國法,班有班規(guī)。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大的國家角度,到小的家庭角色,人人在這個社會擔當著一定的職責,踐行著一定規(guī)則,得以保證社會有序發(fā)展、人類文明的進程。對于小學生來說,嚴格遵守校規(guī)、班規(guī)也是一種責任。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首先就是對學生是否遵守班規(guī)的言行給予判定,規(guī)矩是要人遵守的,因此,嚴格執(zhí)行班規(guī)也是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重要工作。班主任處理學生違反班規(guī)要嚴肅、要硬氣,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對學生進行懲戒之后,接下來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嚴之后的寬——硬性懲戒之后的軟性激勵。學生年齡尚小,對于班主任的處置,嘴上認錯,但心中未必認錯,加之因為受到懲戒當眾失了面子,感到自尊有損,自信心受到打擊,心緒起伏不定。此時,班主任在嚴懲戒之后及時做好軟激勵,能安撫好學生的心靈,使其邁上學習的正軌。班主任及時與違反班規(guī)遭受懲戒的學生進行談心,讓學生認識自身錯誤,又能接受教訓,繼續(xù)有信心有熱情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事實上,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善后工作也要講究策略,該說什么話、怎么說才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小學生猶如璞玉,需要教師的不斷雕琢。教師就錯論錯,但也要就人論情,一旦發(fā)現他們身上出現不好的苗頭,及時掐滅,并能以說服和講通道理的方式,扶正思想,指明方向。同時,班主任細微觀察每一名學生,善于對每一個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進行發(fā)現和挖掘,對受處理的學生也一樣,一旦其身上的閃光點出現,就要倍加關注,進行當眾鼓勵,可以很真誠地對學生說:“你這樣做,真的讓我們全班同學感到驕傲?!苯處熍c學生的情感相融合,學生在改正錯誤的同時收獲自尊的挽回,樹立自信心。在班級管理中,嚴要求就是鐵紀律,讓學生不敢越雷池半步;軟激勵就是巧安撫,是相對于嚴采取的有效補救措施。嚴是責任,軟是智慧,如此,班級管理才能走上良性運轉的軌道,同時還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常規(guī)戲里重訓練
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學生受益終身,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從低年級開始,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班主任不僅要幫助學生完成從家庭到入校的身份轉換,還要引領學生唱好常規(guī)訓練這一重頭戲。面對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班主任要清楚地認識到良好常規(guī)是其正常學習和生活的保障。因此,常規(guī)訓練實際上是班級管理的重頭戲,需要時時抓、處處抓,抓細節(jié)抓落實。首先班主任要很清晰地告知學生常規(guī)要求有哪些,一條條地講給學生聽。常規(guī)要求要精講多練,教師只有在實踐訓練中讓學生認真履行,才能夠讓常規(guī)習慣扎根于學生的思想里、行動中。大到走路隊、做早操、課間操、衛(wèi)生勞動等,小到課間接開水、走廊中說話音量等,班主任都要做到時刻提醒學生應該怎么做,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筑牢學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思想理念,不放過學生常規(guī)訓練的細枝末節(jié)。進行常規(guī)訓練的方式多種多樣,如集體進行、個人單練、強化弱項、優(yōu)化整體等。學生樹立服務于集體、服從于命令的思想,增強自我控制力,提高約束力,并形成良好習慣,使得整個班級呈現出良好風氣。既細又實的常規(guī)管理能夠讓班級秩序井然有序,學生的活動與學習得到真正保障。
三、開展活動凝聚力
班級開展活動或者是參與學校各種大型主題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教育。以活動為抓手融合多種教育元素在其中,學生通過集體活動,不僅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還能夠將所學的德育知識轉化為一種檢驗實踐的思想落地,服從集體利益,熱愛集體,積極參與活動。教師通過開展運動會、文藝表演等集體活動,讓優(yōu)秀品質和美德入行入腦,讓學生自發(fā)生出團結拼搏、凝心聚力的精神,也就是說,各種集體活動就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絕佳途徑,也是學生投身活動并不斷提升自我思想道德品質、展現高尚道德素質的一種良好方式。如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滲透,各種不經過濾和檢驗的思潮也隨著網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中,如何分辨網絡知識的健康性,如何正確上網而不耽誤學業(yè)、不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等問題擺在了教師和學生的面前,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從當前孩子參與網絡活動的發(fā)展趨勢來看,教師和家長正與電子競技游戲進行著角逐,看是否能夠從中“搶回”孩子,扭轉孩子陷入網游的境況,將孩子的專注力轉移到課業(yè)上。班主任專門開展了“我說網游”主題活動,讓學生結合自身經歷說網游。活動中班主任給予學生暢所欲言的空間和時間,在總結階段,既讓學生自我總結,又讓學生做出現實與虛擬、利與弊的判定,最后班主任綜合學生的發(fā)言,進行全方位的總結,給出明確對待網游的看法,點醒部分沉迷網游的學生,引導學生把網游作為學習的工作助手,為學習服務。這樣的主題活動就是學生展示自我智慧、明辨是非、區(qū)分利弊的舞臺,活動中學生大膽表述自我見解,展現自我辨析能力,從個人發(fā)言到整個班級關于此次活動中心思想的提煉,對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凝聚思想形成團結的集體,促進良好班風、學風建設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和作用。
四、個別幫教顯實效
班級中每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千差萬別,于是,我們也會發(fā)現總有那么幾個人在挫折和困境面前顯得極其脆弱,這種脆弱摧毀著他們還沒有真正堅強的意志,糟糕的情緒成為學習生活的絆腳石。這部分學生需要班主任的特別呵護和關注,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細微觀察此類學生就是班主任的必修課。對于學生來說,班主任就是他們在家人之外最親近的角色,因此,班主任投注的關愛其效力不可小覷。班主任要從心理上化解學生的不良情緒,從思想上及時疏導開通,必要時深入個別學生的家庭,進行家教指導。教師應在日常交流、觀察中發(fā)現此類學生身上的積極因素,通過鼓勵和激勵,使學生找回自信,消除疑慮,促進學生思想的轉化。同時有意識地引領此類學生融入班級這個大家庭中,讓整個集體關注和接納他們。班主任對此表現出穩(wěn)定的心態(tài),尊重、信任他們,對有些學生經過教師的個別教育依舊我行我素,要正確看待,要寬容以待,持之以恒地關心、關愛他們,不放棄對他們的教育,只有本著用真心、用真愛、用細心的教育原則,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才會不掉隊,逐步養(yǎng)成良好品質。
班級管理既瑣碎又重要。通過班主任“四部曲”的藝術管理,班級日常管理遵循既嚴且寬、既細且實、既放又收的管理節(jié)奏,營造出良好的班風、學風,借助各種活動逐步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思想品德、學習能力,奠定教育的主基調,從而讓整個班集體散發(fā)活力與生機。
參考文獻:
[1]余忠淑.小學班級管理中激勵機制的構建[J].教學與管理,2012 (35):11-12.
[2]王新秀.小學班級管理[J].閱讀與鑒賞(中旬刊),201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