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如琴, 吉冬麗, 陳曉燕, 王 琳, 張?zhí)m鳳
(江蘇省南通市腫瘤醫(yī)院, 江蘇 南通, 226361)
疼痛是一種復雜的主觀感覺,可從生理、心理、社會、精神各方面危害患者的生存質量,而超過80.00%的患者是由于疼痛就診[1]。本院為腫瘤??漆t(yī)院,癌痛患者遍及醫(yī)院的每個病房。據報道[2], 高達53.00%的癌癥患者經歷著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有1/3患者達到中度至重度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睡眠、工作及社交活動等。也有研究[3]證實,很多因素能影響對患者疼痛的有效管理,其中醫(yī)護人員疼痛管理知識欠缺是影響疼痛患者有效管理的重要因素。關于影響護士疼痛管理知識和態(tài)度的因素,國外相關研究[4]表明,疼痛教育項目對改善臨床疼痛管理實踐及提高醫(yī)務人員疼痛相關知識水平是有效的,護士接受疼痛相關知識繼續(xù)教育的狀況是影響疼痛管理知識和態(tài)度調查(KASRP)2008年中文版問卷答對率的關鍵因素之一。為了提高每位護理人員的疼痛管理水平,提升疼痛護理質量,改善癌痛患者生活質量,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在護理部的倡導和支持下, 2015年7月本院開始組建疼痛護理??菩〗M,對全院進行疼痛管理,現將設立小組的工作效果介紹如下。
選取2015年7月(疼痛護理??菩〗M成立時)及2017年7月(疼痛護理??菩〗M成立2年后)在本院參與臨床工作的護理人員各76名作為調查對象。2015年組中,護理人員平均年齡(32.05±5.30)歲,學歷中專6名、大專44名、本科26名,職稱初級34名、中級37名、高級5名,工作年限<5年6名、5~<11年26名、11~15年30名、>15年14名; 2017年組中,護理人員平均年齡(31.04±5.29)歲,學歷中專4名、大專38名、本科34名,職稱初級38名、中級33名、高級5名,工作年限<5年8名、5~<11年32名、11~15年25名、>15年11名。2組護理人員的年齡、學歷、職稱、工作年限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1 組建疼痛護理??菩〗M: ① 組織框架,設組長、秘書各1名,組長由內科科護士長、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示范病房的負責人擔任,秘書由邵逸夫醫(yī)院接受過疼痛護理進修學習的疼痛資源護士(PRN)擔任。② 疼痛??菩〗M成員的組成及資質要求,采用自薦或護士長推薦的方式,成員均來自各護理單元的護理骨干,要求達到N3級或主管護師以上職稱,本科及以上學歷,有良好的組織協(xié)調及溝通能力,經護理部組織審核通過。
1.2.2 確定工作目標和職責: ① 工作目標,緊密圍繞醫(yī)院發(fā)展,結合醫(yī)院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要求,將“無痛生活、無限身心”的護理目標融入更多實際的具體工作細節(jié)中,發(fā)揮疼痛??谱o理小組在護理工作中的實際指導意義。② ??菩〗M組長職責,協(xié)助本院護理部制定疼痛護理規(guī)程及疼痛護理質量檢查標準,制定培訓計劃,組織計劃實施,把控全院疼痛護理質量,每季度組織召開1次疼痛??菩〗M會議,并參加疼痛護理相關科研學術活動。③ 疼痛專科小組成員職責,利用PDCA循環(huán)(又稱戴明環(huán),是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基礎和方法依據)的方法對所在病區(qū)的疼痛護理質量進行持續(xù)評估,參與把控全院疼痛護理專項質量檢查,準時參加??菩〗M會議,為所在病區(qū)的護士提供疼痛相關知識培訓和專業(yè)指導,督促各自科室在疼痛患者出院后1周內進行電話隨訪,主動關心患者疼痛控制情況,就疼痛相關知識及居家口服止痛藥物的相關問題進行答疑。
1.2.3 疼痛護理專科小組工作的開展: ① 培訓全院護理人員,參與編寫《疼痛護理手冊》,對護士進行疼痛管理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每月組織1次全院性的疼痛護理相關知識業(yè)務講座,培訓對象為全院護理人員,因在崗、病假、產假等未能及時參加培訓的人員由各區(qū)疼痛??菩〗M成員再次進行培訓,將病假、產假復崗的護理人員作為重點培訓對象,以此推進疼痛護理工作的開展,提高疼痛管理質量。培訓內容為疼痛一般知識、疼痛評估、止痛藥物相關知識,包括藥物的藥理作用、使用方法、效果評價及副反應的觀察與處理,糾正疼痛治療理念等。培訓方式有多媒體授課、建立“無痛小時代”QQ群(有問題隨時討論)、參加杭州大學疼痛護理學習班遠程教育。② 根據“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示范病房”評審標準,建立并完善疼痛治療護理專科質量標準。疼痛治療護理??瀑|量標準有6個評價項目,每個評價項目有具體的評價內容及要求,制定評分細則,總分100分,包括疼痛評估20分、規(guī)范化護理20分、安全用藥20分、健康教育20分、觀察記錄15分、隨訪5分。組織疼痛護理專項質量檢查,各病區(qū)每個月1次,各大科及護理部層面每季度1次,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措施,落實質量持續(xù)改進。③ 患者教育,制作患教資料、疼痛評估海報、教育處方及宣教課件等,除護理人員在平時工作中實施健康教育外,各病區(qū)每個月進行1次疼痛患者健康教育,每季度全院范圍內開展1次疼痛健康教育大講堂活動。
1.3.1 疼痛管理知識與態(tài)度: 選用童鶯歌等[5]翻譯修訂的KASRP(2008)中文版調查問卷評估,該問卷共有40個條目,每題1分,總分40分,答對得1分,答錯或不答不得分,參照標準答案評分,答對率=答對題數/總題數×100%。分別在 2015 年7 月和 2017 年 7 月以目的抽樣法對疼痛??菩〗M的成員及各個護理單元的1名責任班護士、1名輪班護士進行不記名式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問卷76份,回收有效問卷76份,回收率為100%。調查前,調查者進行相關知情同意告知,小組成員在參加??菩〗M會議時進行調查,責任護士及輪班護士在各所在護理單元進行書面調查,問卷答完當場收回。
1.3.2 全院疼痛治療護理專項質量檢查: 根據疼痛護理??菩〗M制定的疼痛治療護理??瀑|量標準對全院疼痛治療護理進行專項質量檢查,由各護理單元的疼痛小組成員每個月進行1次,各大科及護理部安排??菩〗M核心成員每季度進行1次,分別統(tǒng)計并比較2015年第4季度全院疼痛護理專項質量檢查平均得分與2017年第4季度全院疼痛護理專項質量檢查平均得分。
1.3.3 患者對疼痛管理的滿意度調查: 根據疼痛治療護理專科質量標準的質量要求,針對有疼痛的患者在出院后1周內進行電話隨訪,并調查患者對疼痛管理的滿意度,問卷是根據2006年沈曲等[6]翻譯的休斯敦疼痛情況調查表修訂而成,患者滿意度調查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 1表示非常不滿意、2表示不滿意、3表示一般、4表示滿意、5表示非常滿意。2015年7月全院共回訪106例, 2017年7月全院共回訪103例。
??菩〗M成立2年后(2017年組)的護士疼痛管理與態(tài)度調查得分與正確率均高于疼痛護理??菩〗M成立初(2015年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2組護士疼痛管理知識與態(tài)度情況比較
與2015年組比較 ,*P<0.05。
2015年第4季度,全院疼痛治療護理專項質量檢查平均得分為(85.01±5.66)分, 2017年第4季度全院疼痛治療護理專項質量檢查平均得分為(90.17±4.44)分。結果顯示,小組成立2年后的全院疼痛治療護理專項質量檢查得分高于成立初,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015年7月全院共回訪疼痛患者106例,其中對疼痛管理非常滿意及滿意者70例, 2017年7月全院共回訪疼痛患者103例,其中對疼痛管理非常滿意及滿意者82例。??菩〗M成立2年后(2017年組)患者對疼痛管理的滿意度高于小組成立初(2015年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2組患者對疼痛管理滿意度調查結果比較[n(%)]
與2015年組比較, *P<0.05。
疼痛護理??菩〗M在備戰(zhàn)“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示范病房”檢查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短弁醋o理手冊》的建立和疼痛治療護理??瀑|量標準的實施,為臨床護理實踐提供了指引。疼痛護理??菩〗M發(fā)揮了護士在疼痛管理中的宣教作用,通過建立疼痛護理宣教制度,使得疼痛護理宣教常規(guī)化開展,改變了患者對疼痛治療的理念,使其主訴疼痛感受并尋求護理人員的幫助[7], 進而提高患者對疼痛治療與護理的依從性。通過在全院開展疼痛評估,各護理單元的??菩〗M成員倡導并要求護士根據患者的年齡、文化層次、認知能力,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疼痛評估工具,進行規(guī)范化疼痛評估,使患者能夠感受到更多的來自護理人員的關心、關注[8], 提高患者對疼痛護理服務的滿意度[9]。本院腫瘤內科病區(qū)通過了“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示范病房”評審,疼痛護理??菩〗M開展的各項管理工作也得到了評審專家的肯定。
基于存在的問題而實施的針對性培訓能轉變護理人員對疼痛的理念,提高對疼痛的認知水平。使用KASRP(2008)中文版問卷調查后,護士能夠認識到自身在疼痛管理理念和疼痛管理知識上的欠缺,結合存在的問題再進行培訓,可使理論與技能培訓更具有專業(yè)性和針對性[10], 從而更有效地解決護士在疼痛評估過程中遇到的困惑?!芭嘤栒吲嘤柲J健盵11-12]能夠保證培訓的效果。該模式為童鶯歌等[5]所倡導,即通過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考核,然后由小組成員在相應護理單元內展開培訓,有助于各護理單元的護士掌握疼痛知識,提升實踐技能。本研究結果顯示,疼痛護理??菩〗M成立2年后,護士疼痛管理知識及態(tài)度的得分顯著高于疼痛護理小組成立初(P<0.05)。
疼痛護理管理質量是醫(yī)院質量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13], 護士的疼痛管理知識水平與態(tài)度對疼痛管理的質量有直接影響[5]。根據相關研究[14]表明,疼痛資源護士通過監(jiān)測疼痛護理質量、宣教疼痛專業(yè)性知識等,能提高疼痛護理管理質量。??菩〗M通過對護理人員進行疼痛管理知識與技能培訓、使用PDCA循環(huán)方法持續(xù)追蹤疼痛護理質量,可改進疼痛護理工作模式,使全院的疼痛管理質量保持同質性。本院疼痛護理??菩〗M成立前后的調查比較結果表明,成立小組后疼痛護理管理質量得到顯著提高(P<0.05)。
1990年美國疼痛協(xié)會第1次將患者的滿意度納入疼痛管理的評估,美國疼痛協(xié)會指出評價疼痛管理是否有效最佳的途徑就是征求患者的意見[15]。通過疼痛相關知識的學習,護理人員疼痛管理水平提高,能較全面掌握各種止痛藥物的藥理作用、使用方法等,并了解藥物副反應的觀察及處理措施,避免或緩解止痛藥物給患者帶來的二次痛苦。有研究[16]表明,止痛藥物成癮的發(fā)生率小于1.00%, 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無需因懼怕藥物成癮而忍痛,在癌痛患者中,止痛是第1位的,忽略阿片類藥物的成癮性,提升患者對疼痛治療的依從性,進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此外,疼痛小組還可組織患者參與各種座談會,組織疼痛控制較好的患者現身說法,讓同伴教育在疼痛患者中發(fā)揮作用,疼痛小組在醫(yī)院護理部的支持下制作一些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疼痛相關知識小手冊,便于隨時參考學習。對計劃出院但仍存在疼痛的患者,制定相應居家疼痛治療計劃,指導患者進行疼痛自我管理。在患者出院1周后進行電話隨訪,除詢問患者住院期間對疼痛治療方式、疼痛治療效果、疼痛時是否能得到及時處理以及患者在疼痛時受到的關心程度外,還應主動關心患者出院后的疼痛控制情況、居家口服止痛藥物情況,進一步提高患者對疼痛管理的滿意度。
護理人員對疼痛管理比較重視,態(tài)度積極,對疼痛的控制有充分認識,但護士沒有處方權,而靠非藥物方法控制疼痛的效果甚微。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應進一步加強醫(yī)護合作,加深對疼痛管理的認識,提升疼痛管理水平,進而提高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