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華
(昆山市秀峰中學,江蘇 昆山 215300)
現(xiàn)行的蘇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十分注重實驗在探究過程中的啟發(fā)引導作用,相較于以往的教材,增加了許多探究性實驗,有利于學生自我探究、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收到了比較好的實效.但有一些地方還存在一些缺點,可以作一些改進,筆者以下面2個實驗為例作了一些嘗試,不妥之處,敬請同行斧正.
(1) 木板器具笨重、龐大,不利于搬運,因此,本節(jié)大都都是教師做演示實驗,無法讓每一個學生親歷實驗探究的過程.
(2) 價格昂貴,一套器材淘寶價也需要200多元,難使每一個學校擁有足夠的分組實驗器材.
(3) 實驗難以操作,小車在撞擊木塊后,非常容易脫離軌道.
(4) 小車從斜面到達水平面的拐角處,滑動不順,常常使得小車偏離運動軌道.
(1) 實驗器材.
電線板0.5 cm寬(水暖店均有售,2元/m),直徑均為20 cm的鋁管和鋼管(鋼材市場和鋁材市場均有售).
(2) 制作步驟.
圖1
① 將1 m長的塑料板在30 cm處,用美工刀割互成約60°的口子(圖1).
② 將口子置于酒精燈上方,緩慢烘烤(不要太近,否則會烤焦、烤黑),烤軟后將短的部分向上彎折,大約30°即可(圖2).
圖2
③ 在水平部分標注刻度(圖3).
圖3
④ 在購買直徑20 cm鋼管和鋁管的同時,請師傅幫助將其切割為長度約為4.1 cm圓柱體,這個長度實驗效果最佳.
⑤ 在塑料板的水平面上使用木質象棋效果最佳,既能比較動能的大小,又能體現(xiàn)物理與生活緊密相關(圖4).
圖4
(1) 價格便宜,經計算,2人實驗一套器材,全部計算下來只有5元.每一個學校都能使用,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體驗實驗探究的全部過程.
(2) 攜帶方便,分發(fā)快速,經計算將器材分派到全班每一組只需要幾分鐘,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
(3) 避免了課本實驗中,小車和木塊碰撞后容易脫離軌道的情況.
(4) 實現(xiàn)無縫對接,拐角處圓滑,圓柱體滾動順暢,撞擊象棋后,現(xiàn)象對比顯著.
(5) 更體現(xiàn)了物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本位,物理時時刻刻就在我們身邊.在經歷自己動腦動手、辛勤勞動后,看到學生高漲的探究熱情,心中充滿著無比的欣慰.
其實實驗依然有瑕疵,但是,在利與弊的權衡中,在初中的物理教學階段,筆者認為,利遠大于弊.在大力倡導探索物理教學改革的今天,這樣的改進是必要的,有進步意義的.
筆者在演示“真空不能傳播聲音”實驗的教學中,新教材蘇科版“物理”第1章第1節(jié)設計方案的操作,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很多不足之處,為此,和學生們一起進行了認真地探索和研究,對該實驗進行了改進.
(1) 需要用抽氣機,而手搖式抽氣機抽氣效果不好,需要電動式抽氣機,這給演示帶來了操作不便.
(2) 抽氣機笨重,不便于攜帶.
(3) 抽氣機價格昂貴,一般性的普通中學條件無法達到,且不能讓每一個學生親手操作,不能讓每一個學生經歷探究的全部過程.
(4) 連接抽氣機與廣口瓶的抽氣管在抽氣時,很難達到密封,致使實驗時,效果不明顯.
(1) 實驗器材.
用一個100 mL的大注射器(50 mL也可以),音樂卡片上的聲光發(fā)生電路,泡沫塑料塊(減弱聲音通過固體傳播),凡士林,帶絕緣皮的細導線
(2) 實驗制作.
① 將上述電路中的喇叭取出,把泡沫塑料塊(大小略小于注射器內徑)同喇叭的磁鐵粘合.
② 用電烙鐵接上帶絕緣皮的細導線,取出注射器中的活塞,將導線穿過針口,并放進喇叭,讓泡沫塑料面貼緊針口端,在注射器的活塞上涂上凡士林后放進注射器,再轉動幾圈,這樣就防止不均勻而導致漏氣.
③ 用透明膠把電路固定在注射器上(開關要露出,便于控制),用電烙鐵接上喇叭引出的導線,如圖5.
圖5
(3) 實驗操作.
① 把活塞慢慢地推到針口端,直到接觸喇叭為止,盡量排出里面的空氣,閉合開關,有音樂聲,且二極管發(fā)光(顯示已經通電).
② 將食指堵住注射器的針口,仍能聽到音樂聲,二極管發(fā)光;向外迅速拉動活塞,二極管仍發(fā)光,音樂聲由大到小,由小到無,這是由于注射器筒內的空氣很稀薄,近似真空,說明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③ 把食指慢慢移開針口,又聽到了音樂聲由小到大,說明空氣能夠傳播聲音.
(1) 教師在無法順利完成教材中的實驗時,就地取材,立足生活中的課程資源開發(fā),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蘊藏著物理知識,物理處處服務于生活.
(2) 此實驗改進后,更為輕巧、易于攜帶、便于操作、更加經濟、實驗效果明顯,這樣可以讓每一位學生親手完成,可以讓每一位學生經歷探究的全過程,這正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根本宗旨,也正凸顯了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強調培養(yǎng)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發(fā)展學生個性的基本理念.
(3) 在演示實驗過程中,在經歷學生們的思考、探究、動手之后,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起學生探究新事物的欲望,使之在探究中陶冶情操,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物理,而且在經歷自己的辛勤勞動之后,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更讓學生的意志得到了強化,讓學生更有信心投身于科學探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