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病程長,發(fā)病率高,屬于終身性疾病,患者需終身服藥,且易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1]。骨質疏松癥也是糖尿病的并發(fā)癥之一,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活動障礙、關節(jié)酸痛和脊柱變形等。目前,臨床對于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一般采用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但單一用藥療效欠佳。祖國醫(yī)學將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納入“骨痿”“虛勞”等范疇,采用補腎壯骨類中藥治療具有較好臨床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就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補腎壯骨湯治療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2月遼寧省鞍山市腫瘤醫(yī)院內(nèi)科收治的90例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5例。觀察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54~77歲,平均(63.71±2.13)歲;糖尿病病程4~25年,平均(16.52±0.27)年;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發(fā)病時間1~20年,平均(11.13±0.22)年。對照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54~78歲,平均(63.75±2.15)歲;糖尿病病程 4~26年,平均(16.51±0.23)年;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發(fā)病時間1~21年,平均(11.15±0.2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3-4];②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③可配合治療。排除標準:①合并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精神疾病、智力障礙、類風濕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等疾?。虎趯Ρ狙芯克幬镞^敏。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降血糖治療。同時,對照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407,規(guī)格:10 mg×7片)治療,劑量為每天20 mg,口服,治療 6個月。觀察組患者則給予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補腎壯骨湯治療,阿托伐他汀劑量同對照組,補腎壯骨湯:骨碎補20 g、牛膝10 g、冬蟲夏草15 g、山萸肉15 g、赤小豆5 g、懷山藥10 g、丹參15 g、熟地黃20 g,用水煎服,每次200 ml,每天2次,治療6個月。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住院時間及治療前后Ⅰ型膠原氨基端前肽(PINP)、堿性磷酸酶(ALP)、骨密度、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中醫(yī)證候積分。VAS總分為10分,評分越高疼痛越劇烈;中醫(yī)證候積分為 0~30分,分值越低癥狀改善越明顯。
1.5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骨密度顯著提高,骨痛消失,癥狀顯著改善;有效:骨密度有所提高,骨痛緩解,癥狀好轉;無效:未達上述標準[5]??傆行剩?)=(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 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并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2.2 治療前后臨床檢測指標及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PINP水平、ALP水平、骨密度、VAS評分、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PINP水平、ALP水平、骨密度、VAS評分、中醫(yī)證候積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7.11±1.24)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9.42±2.13)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291,P=0.000<0.05)。
糖尿病是一種由于胰島素障礙引起的代謝性疾病,臨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目前認為其發(fā)病主要與遺傳、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6]。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病機制為高血糖引起滲透性利尿可導致磷、鈣等的排泄增加,而磷、鈣等呈負代謝平衡狀態(tài)可使骨密度降低,同時高尿糖可抑制腎小管磷、鈣再吸收,從而進一步加重了骨鹽丟失導致骨量減少[7]。
阿托伐他汀是一種常用的降脂類藥物,具有抗氧化、擴張血管、調節(jié)免疫等功效[8]。相關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可通過抑制HMC-CoA還原酶活性促進骨細胞活化[9],西醫(yī)常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療糖尿病性骨質疏松以改善骨代謝,但效果并不理想[10]。中醫(yī)將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納入“骨痿”“虛勞”等范疇[11],認為其病機在于陰虛燥熱、血瘀阻滯和腎精虧損。腎主骨,腎髓損傷致骨枯失養(yǎng),故治療應以活血化瘀、補腎益氣為主。補腎壯骨湯中的山萸肉可收斂固澀、補肝益腎;骨碎補為植物根莖,可補腎活血、強骨續(xù)筋;冬蟲夏草具有補肺益腎、止咳化痰功效;丹參活血化瘀、強筋健骨;赤小豆清熱退黃、利尿消腫;懷山藥收斂固澀、健脾益胃、強筋壯骨;熟地黃填精益髓、養(yǎng)陰補血;牛膝補肝益腎。諸藥合用,可發(fā)揮補腎益氣、強筋骨、活血化瘀等作用[12]。
本研究中,對照組給予單一阿托伐他汀治療,觀察組則給予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補腎壯骨湯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PINP水平、ALP水平、骨密度、VAS評分、中醫(yī)證候積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所得結果與張衛(wèi)濤等[13]研究結果相似。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檢測指標及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檢測指標及評分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PINP(p/ng·L) ALP(U/L) 骨密度(p/g·cm2)組別 例數(shù)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5 58.14±6.58 51.72±4.53a 152.22±13.18 124.14±2.12a 2.25±0.27 1.98±0.13a觀察組 45 58.13±6.96 46.56±3.21ab 152.25±13.28 111.19±2.35ab 2.25±0.28 1.02±0.11ab VAS評分(分) 中醫(yī)癥候評分(分)組別 例數(shù)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5 7.14±6.58 5.72±4.53a 23.15±2.13 11.56±2.13a觀察組 45 7.13±6.96 3.56±3.21ab 23.11±2.24 9.41±3.26ab
綜上所述,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補腎壯骨湯治療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臨床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骨密度提高和骨代謝因子改善,減輕疼痛,縮短住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