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麗秀
鄰居小兩口是南方人,看起來不到三十歲。他們來這個城市做蔬菜水果生意,由于每天要起早貪黑地忙碌,便把三歲多的孩子送去小區(qū)的一家幼兒園。經(jīng)??吹侥莻€媽媽一大早把孩子送去,傍晚最后一個去接。
三四歲的孩子正是語言發(fā)展的階段,所以小男孩話比較多,看到一天沒見的媽媽,總是滔滔不絕地說個沒完,有時還會撒撒嬌。也許他的媽媽白天確實疲憊了,或有心事,對孩子常常表現(xiàn)得愛搭不理,孩子牽著她的手,她似乎也不那么親熱。
有一天,男孩走到小賣部門口,想拖著媽媽進去買點零食,媽媽不肯,他便耍賴不走了。只見那年輕媽媽二話不說,劈頭蓋臉地打向孩子。顯然下手重了些,小男孩躲閃不及,哇哇大哭起來。之后她自顧自地往前走,男孩哭著跟隨,一直喊著“媽媽”。
我剛好路過,看到小男孩可憐的模樣,便走過去哄,并把他領(lǐng)到媽媽身旁。跟她聊了一會兒,才知道原來白天她跟顧客爭吵,心情本來就不好,孩子又難纏,就忍不住打他撒氣了。她說每次打完孩子后都很后悔,可有時心煩實在控制不住。我告訴她,孩子是無辜的,壞情緒不能發(fā)泄在孩子身上,而且經(jīng)常被打,孩子心里會有陰影。
盡管這樣勸慰那位媽媽,可是我自己呢?對兒子的教育不也經(jīng)常缺乏耐心嗎?
記得兒子小的時候,我成天忙于工作,總是忽略他的存在和要求,不愿跟他玩耍、交流,覺得過分陪伴他是浪費時間。在我心情煩悶時,也常把兒子當(dāng)出氣筒。兒子調(diào)皮,偶爾犯了小錯,我也常會掄起巴掌毫不留情地打在他身上,任他委屈大哭也毫不心軟……當(dāng)自己最愛最依賴的媽媽變成了傷害自己的人,當(dāng)時幼小的他,該有多么的無助?。?/p>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是天使,是希望??v然我們生活中有太多不如意,都不應(yīng)該把自己的負(fù)面情緒傳導(dǎo)給孩子,更不應(yīng)該以愛的名義對孩子暴力相向。
大人們總是任性地以為,孩子小還不懂事,可以承受我們的壞情緒、壞脾氣,卻不知道,有些童年的陰影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深刻,甚至影響他們的一生。
若愛孩子就請善待孩子。如此,他們才能善待別人,善待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