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姍
摘要:在世界文明史上,古羅馬文化影響深遠,是西方古典文明發(fā)展的最高峰,在西方文明的發(fā)展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并與希臘文明一起構成西方古典文明的淵源。從種類豐富、數量眾多的龐貝壁畫可反映出古羅馬時期的文明程度。
關鍵詞:古羅馬;龐貝壁畫;文明
一、龐貝壁畫繁榮的原因
1.地理與氣候環(huán)境。龐貝城位于維蘇威火山南部,有著豐富礦物質的火山灰,水資源也很充沛。有著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龐貝古城氣候適宜,許多附近國家的貴族們在這里建造莊園和庭院,娛樂場所等,吸引了不少手工藝人和畫師在這里發(fā)展。
2.歷史背景。公元前82年,龐貝被羅馬人占領,很多羅馬奴隸主貴族們在龐貝地區(qū)建了豪華的別墅,這些建筑物用很多壁畫來裝飾,龐貝古城變得更加有活力,歷史底蘊也更加深厚,藝術文化需求也積累起來。
3.藝術的功能性。在龐貝古城中,壁畫多被用來裝飾建筑物、商鋪、浴場和富人們的宅邸、庭院。繪畫大多都出現在墻壁上,室內和室外都有,和建筑物密不可分。這些壁畫的內容有神話故事和英雄人物,有迷人優(yōu)美的建筑物和景色,也有淡化了具體意義的裝飾性圖案,更有表現出市井生活和戲劇場面的社會風情畫。
二、龐貝壁畫的風格
19世紀下半期德國藝術史學家奧古斯特·毛將龐貝壁畫劃分為四種風格樣式。
1.龐貝第一風格。第一種風格又稱鑲嵌風格,流行于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80世紀左右,這種樣式的墻面無壁畫裝飾,而是用石灰浮雕模造各種彩色大理石板,并鑲嵌成簡單的圖案,故稱貼面風格,在墻面的個部分之間隔有凹溝避免墻面的單調感,此類裝飾樣式受到希臘化時期壁畫風格的強烈影響。
2.龐貝第二風格。第二種樣式又稱建風格,流行于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1世紀,它用古典柱廊結構作畫框分割畫面,在框內以色彩繪制各種建筑底部,通過透視法的巧妙處理,使有限的室內空間產生更為寬敞的視覺效果。在墻面的中央部位往往安排場面較大的神話題材或日常生活等情節(jié)性繪畫。壁畫的題材及人物動態(tài)受到希臘藝術的影響,但在構圖和色彩運用方面體現了羅馬藝術獨特的裝飾性。
3.龐貝第三風格。又稱華麗式,流行于1世紀左右。因這一樣式的壁畫中出現了埃及藝術的某些因素,故也稱為埃及式。作為一種純粹的室內裝飾,這種樣式主要強調墻的平面感,常用華麗的細柱圖案做裝飾,壁畫正中多用小幅神話題材、牧歌式風景、日常生活狀況、戲劇性場面和精致的衣冠靜物等點綴,具有優(yōu)美和奢華的效果。
4.龐貝第四風格。又稱復合式,流行于1世紀。因為與歐洲17世紀的巴洛克藝術有某些相似之處,也稱龐貝的巴洛克式。追求畫面的繁復華麗,所描繪的景象層層疊疊,似真似幻,既有豐富的光色效果又體現空間感和運動感。
三、龐貝壁畫中體現的古羅馬文明
1.文化的影響。古羅馬的文化非常發(fā)達,是西方古典文明發(fā)展的最高峰。絲綢之路的開通,中國絲綢大量輸入羅馬,中國和羅馬之間的聯系加強經濟和文化交流,如龐貝壁畫《花神》中芙洛拉是羅馬神話中的司花女神,她穿著穿絲綢長裙。體現出古羅馬文明的發(fā)達。
2.教育的高度發(fā)展。教育是文明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古羅馬人注重教育和文化的傳授,羅馬的教育制度是在羅馬的社會政治條件下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它最大的特色在于教育系統(tǒng)為培養(yǎng)優(yōu)秀公民服務?!蹲x書的女孩》一名女孩受拿書本和筆思考,《夫妻肖像》壁畫中夫妻二人手拿筆,都顯示出古羅馬人對知識和教育的重視。
3.農業(yè)的繁榮。羅馬吸收了希臘和東方的先進文化,同時又具有土地肥沃、氣候適宜等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發(fā)展成為一個重要的農業(yè)國。在葡萄和一些果樹的種植方面有很大成就。例如位于莉維婭別墅中的花園壁畫中有一片郁郁蔥蔥的果樹,果樹上點綴著黃色的果實,體現出古羅馬農業(yè)、園林業(yè)的較好發(fā)展。
四、古羅馬文明的地位和影響
古羅馬文明是古典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最偉大的文明之一,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羅馬繪畫不僅是我們認識和了解希臘繪畫藝術的重要參考,同時也是研究早期基督教藝術的起點,而且對早期文藝復興及19世紀裝飾藝術等領域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因此古羅馬的藝術不僅是珍貴的遺產,也是豐富的源泉。古羅馬文明是一座豐碑,它通過物質和精神的雙崇拜形式流傳于世,它同時也是一座寶庫,給后人留下取之不盡的財富。
五、結語
羅馬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龐貝壁畫中反映了古羅馬社很多方面,通過龐貝壁畫的風格、樣式以及典型題材分析反映出在古羅馬社會的文明,對研究古羅馬文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