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明清小說與民初新劇?
        ——以鄭正秋《新劇考證百出》為例

        2018-09-29 07:30:47·趙驥·
        明清小說研究 2018年2期
        關鍵詞:小說

        ·趙 驥·

        明清以降,小說這一文學形式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清末民初,一種全新的舞臺形式——新劇日漸成熟,成為日后話劇的雛形。新劇初興之際,由于戲劇文學尚未成熟,“劇本荒”成為當時新劇舞臺的通病,新劇活動家便將目光投向明清以來成熟的小說,視其為新劇舞臺演出的源泉之一。

        鄭正秋的《新劇考評百出》,1919年由上海中華圖書集成公司出版,該書系《世界游戲場》叢書之八。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新劇考證》收錄了99出新劇;第二部分《西洋新劇目錄》收錄了33出外國戲劇。從鄭氏《新劇考證百出》一書中所收錄的劇目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明清小說對民初新劇劇本的影響。

        一、明代小說對民初新劇的影響

        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對于傳統(tǒng)的戲曲舞臺,有著深刻的影響。尤其是三國戲深入人心,以至于戲曲舞臺上的人物形象替代了歷史的真實人物。清末民初,新劇甫興,明清小說對戲曲舞臺影響的傳統(tǒng),也對新劇舞臺產生較大的作用。

        鄭正秋《新劇考證百出》所收錄的劇目中,與明清小說有涉的劇目如下:

        1.《豹子頭》,取材于《水滸》。

        2.《花和尚魯智深》,取材于《水滸》。

        3.《芙蓉屏》,取材于《今古奇觀》。

        4.《鴛鴦劍》,取材于《紅樓夢》。

        5.《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取材于《紅樓夢》。

        6.《夏金桂自焚記》,取材于《紅樓夢》。

        7.《晴雯》,取材于《紅樓夢》。

        8.《劉姥姥進大觀園》,取材于《紅樓夢》。

        9.《田七郎》,取材于《聊齋志異》。

        10.《馬介甫》,取材于《聊齋志異》。

        11.《庚娘》,取材于《聊齋志異》。

        12.《恒娘》,取材于《聊齋志異》。

        13.《小翠》,取材于《聊齋志異》。

        14.《珊瑚》,取材于《聊齋志異》。

        15.《陶子堯》,取材于《官場現(xiàn)形記》。

        16.《田小辮子》,取材于《官場現(xiàn)形記》。

        17.《活佛升天》,取材于《蘭苕館外史》。

        18.《邱麗玉》,取材于《夜雨燈錄》。

        19.《未了緣》,取材于《諧鐸》。

        20.《一縷麻》,取材于包天笑《小說時報》第二輯。

        21.《恨海》,取材于吳趼人小說《恨海》。

        22.《墮溷花》,取材于許指嚴《小說月報》一年五期。

        23.《沈剝皮》,取材于《九尾龜》。

        24.《不如歸》,取材于日本德富健次郎之作。

        25.《血蓑衣》,取材于日本村井弦齋之作。

        《水滸》一書,又名《忠義水滸傳》,作者施耐庵①,其成書的時間大約為明代的正德年間②。該書版本復雜,流傳甚廣,對于傳統(tǒng)戲曲影響巨大,傅惜華曾編有《水滸戲曲集》一書③,然《水滸》對于早期新劇的影響卻鮮有關注。

        鄭氏《新劇考證百出》中收錄的由《水滸》改編的新劇有二:《豹子頭》和《花和尚魯智深》二劇。《豹子頭》一劇為“春柳古裝劇之一,計分十一幕,編者鏡若”④。所謂“春柳古裝”即陸鏡若領導的新劇同志會上演的古裝戲,據(jù)《申報》記載:“石路南首天仙原址新民舞臺春柳社全體演員……其初五夜之《豹子頭林沖》,曾經演過兩次,莫不座上客滿,仝聲贊許。茲因學商兩界函請重演,特先排演,以答盛情。”⑤全劇的改編以小說《水滸》為藍本,鄭氏在《新劇考證百出》中,對春柳社依據(jù)《水滸》而改編的此出新劇,予以了較高的評價,稱其為小說改編新劇的合作⑥:

        本劇取材《水滸》,林沖未上梁山泊以前事實,剪裁而成,精警之處甚多。古裝新劇中,可稱合作。劉藝舟曾編此劇,演于日本東京,只分五幕,劇情未免太略。惟風雪山神廟一場,增加夢景,演林沖夢見高衙內逼婚,張氏自縊,張教頭憂憤而死等情,穿插甚妙,(張氏等乃均有著落)可謂善矣。⑦

        從鄭氏的記述中可知,將《水滸》改編為新劇,搬上舞臺,并非陸鏡若首創(chuàng)。在他之前的劉藝舟便著手對《水滸》進行改編,只是比陸氏的新劇少了6幕。

        陸鏡若(1885—1915),名輔,字扶軒,藝名鏡若,江蘇常州人。早年留學日本,在東京帝國大學攻讀文科。他熱愛戲劇,曾入日本新派劇俳優(yōu)學校學習。后入早稻田大學文藝協(xié)會,1908年參加中國留日學生組織的春柳社。1912年初學成回國,在上海召集春柳社成員歐陽予倩、馬絳士、吳我尊等成立新劇同志會,開始從事職業(yè)新劇運動。

        陸鏡若領導的新劇同志會,是當時新劇界演出水準最高的一個劇團。由于陸本人受到良好的戲劇訓練,對于劇本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知,其舞臺表演更是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無論一舉一動,一步一趨,在在講求藝術”⑧。故親自動手,改編劇本。

        《花和尚魯智深》,“春柳古裝劇之一,分九幕,編者燕士。本事見《水滸》”⑨。

        鄭氏的《新劇考證百出》一書,所收錄的劇目,僅限于新民、春柳、藥風和興民4個劇社。而新民與藥風兩劇社,均為鄭氏所創(chuàng)辦。改編小說,搬上新劇舞臺,非并僅限于此四劇社。在新劇初創(chuàng)之際,將小說改編為新劇,以資吸引觀眾,增加上座率,實乃各劇社通行之手法。新民社上演由小說改編的古裝戲,是經過認真考慮的。據(jù)朱雙云回憶:

        顧無為加入了民鳴社后,即為民鳴社編演《李蓮英》一劇。因旗裝戲之為創(chuàng)見,故營業(yè)特盛,新民社大受影響。時《民國日報》編輯葉楚傖、《時報》主筆包天笑,均參加新民社的寫劇工作。天笑即主張編演《西太后》以為抑制。優(yōu)游說:“我們與其步人后塵,而演旗裝戲,不如另開生面,而演古裝戲。”正秋因不接受天笑之建議,而演《武松》《花木蘭》《貂蟬》等等古裝戲。⑩

        《貂蟬》《武松》兩劇,分別取材于《三國演義》和《水滸》,但鄭氏的《新劇考證百出》卻未收錄,不知何故。

        《芙蓉屏》一劇,“民興劇本,本劇取材《今古奇觀》”?。

        《今古奇觀》成書于明代,其內容主要選取馮夢龍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全書共40卷。目前已知最早的刊本是吳郡寶翰樓刊本,藏于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該刊本題“抱甕老人訂定”,書中序言的“皇明”二字另行抬頭,據(jù)此可斷是為明代刊本。

        本書的作者題名為抱甕老人,明朝姑蘇人,其真名、生平均不詳?!督窆牌嬗^》在清代為禁書,卻屢禁不止,風行于世,被譯為日、德、法、英等十余種文字,日本學者稱之為“馳名世界”?的小說,是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小說選本。

        《今古奇觀》一書,多層面地反映了明清以來市民社會生活的風貌,其內容既有資本主義萌芽的新思想,又有神道志怪和色情的描寫,故而廣受市民社會的歡迎。以其為藍本,改編為新劇,亦是當時的新劇團體,以市民所熟知的故事情節(jié)為依托,吸引觀眾,提升上座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芙蓉屏》一劇,改編自《今古奇觀》第37卷的“崔俊臣巧會芙蓉屏”。鄭氏《新劇考證百出》中收錄的《芙蓉屏》一劇,由蘇石癡領導的民興社上演。據(jù)《申報》記載,在“三洋涇橋南首歌舞臺原址,民興社男女合演新劇,全體社員一齊登臺。東京大背景家繪成特別布景,準定八月初四夜開幕”?。

        民興社位于法租界內,與英租界內的劇社所不同的是,沒有男女同臺之限?!盾饺仄痢酚质敲衽d社開幕的首場演出,故而引起了新聞媒體的關注,王鈍根《二十三晚觀民興社劇》一文道:

        是晚為民興社開幕之第一出,劇名《芙蓉屏》,本出舊小說《今古奇觀》,又經任天知增加節(jié)目,遂令人如入山陰道上,目不暇給。劇中主人崔俊臣,王幻身演之。……儂影女子也,演崔夫人,居然入彀。……任天知演高御史,語言工架,處處老當……海峰演郭慶春,旗鼓相當,亦自不弱。蘇石癡演高夫人,神氣儼然?!衽d社于布景,頗能注意。水景園景,最為出色。書房景,書畫陳設,井然不俗。吾于是知畫布景者,當是雅人。新劇之有布景,猶佳人之有紅粉。佳人不需紅粉者,世間有幾?新劇不需要布景者,世間有幾?吾故深望民興社,不惜工本,當于布景上,精益求精也。?

        二、“紅樓戲”和“鬼戲”在民初新劇中的改編

        與明代相比,清代的小說對于清末民初的新劇運動,影響更大,是民初新劇改編的主要源泉之一。

        清代小說被改編為新劇的情況,亦較為復雜。其一是由前人的作品進行改編,如《紅樓夢》《聊齋志異》等;二是由當代人的作品進行改編,如包天笑的作品;三是由外國的譯作進行改編。

        曹雪芹的《紅樓夢》和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新劇改編的主要來源。據(jù)筆者統(tǒng)計,春柳社依據(jù)小說《紅樓夢》改編的新劇劇目共有7出,分別為《鴛鴦劍》《王熙鳳大鬧寧國府》《黛玉焚稿》《夏金桂自焚記》《劉姥姥進大觀園》《晴雯》和《風月寶鑒》。鄭氏的《新劇考證百出》一書中,并未將春柳社的“紅樓戲”悉數(shù)收錄,僅收錄了《鴛鴦劍》《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夏金桂自焚記》《晴雯》和《劉姥姥進大觀園》5出。

        《鴛鴦劍》,春柳劇本,分五幕,編者絳士。?

        《王熙鳳大鬧寧國府》,春柳劇本,分六幕,編者予倩。?

        《夏金桂自焚記》,分七幕,編者馬二。?

        《晴雯》,春柳劇本,分六幕,冥飛、絳士合編。事見《石頭記》。?

        《劉姥姥進大觀園》,春柳劇本,分七幕,編者松風。?

        由小說《紅樓夢》改編的《鴛鴦劍》一劇,是新劇時期較為成熟的劇目。早在春柳社之前,新民社便將此劇搬上了舞臺。檢索《申報》廣告可知,1914年5月1日,“春柳劇場每夜八時開演正劇《鴛鴦劍》”。而在1913年年底,新民社便上演了該?。骸靶瞧谝?家兄約往新民社觀劇……先觀劇題為《紅樓夢》之一,曰《鴛鴦劍》也?!?/p>

        《鴛鴦劍》的改編,應當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在此基礎上,春柳劇場又著手改編《王熙鳳大鬧寧國府》一?。骸氨緞鰞裳荨而x鴦劍》,頗為滬上人士所歡迎。茲由馬君絳士編成《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六幕,用續(xù)《鴛鴦劍》,為尤二姐之結局。劇本完善,盛水不漏。劇中人物皆一時名選,洵為海上不可多得之杰作?!?

        新劇初創(chuàng)之時,尚未有完整的劇本之制,故改編亦較為隨意,春柳劇場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一劇,《申報》廣告上寫明是馬絳士改編,而鄭氏的《新劇考證百出》中則為予倩??赡苁菤W陽予倩對于《紅樓夢》的特殊情懷,他本人以《紅樓夢》為基礎,改編了多出“紅樓戲”,在笑舞臺上 演?。

        作為《鴛鴦劍》的續(xù)集,春柳社《王熙鳳大鬧寧國府》之演出,取得了較大的社會反響。劇評家馮叔鸞先生在《俳優(yōu)雜志》上,發(fā)表了《春柳社之王熙鳳大鬧寧國府》一文:

        《紅樓夢》之劇難演,而《大鬧寧國府》一劇尤難演。其所以難演者,一曰身份,二曰語言。蓋紅樓中之人物,須具一種雍容華貴之氣象,即下至婢僮亦應嬌警清俊,方合于豪門奴仆身份。至于語言則須前后關顯,出語必有根據(jù),不容隨意增減。故非將全書貫于胸中,不能頭頭是道,然而此猶《紅樓夢》名劇之普通難處也。若夫《大鬧寧國府》則更有二重難處,一曰正角太多,二曰表情太復雜。?

        馮叔鸞不僅是劇評家,亦是編劇高手,《夏金桂自焚記》一劇便出自其手:“《夏金桂自焚記》,分七幕,編者馬二?!?馬二即馮叔鸞?。

        鄭氏的《新劇考證百出》并未全文收錄馬二改編的劇本,馮叔鸞將其改編的劇本收入了自己主辦的《俳優(yōu)雜志》之中,為我們今天了解新劇時代的劇本改編,提供了絕佳的文獻。對于馮氏的改編,《申報》亦多有溢美之詞:“春柳劇場四月念九夜準演《夏金桂自焚記》?!都t樓夢》之寫情,癡邪淫妒,兼而有之。本社排演成熟,久為識者許可。茲又請馬二先生新編《夏金桂自焚記》一劇,共只七幕,而包羅原書前后十余回之情節(jié),纖悉靡遺。腳本既攜杰作,演員亦多能手,繪影繪聲,大有可觀。愛看《紅樓夢》新劇者,幸早臨焉?!?

        《劉姥姥進大觀園》是一出喜劇,春柳劇場“參其原書,考其大旨,廣其大意,摘其精華,費數(shù)月之時光,始成此劇。而支離突兀有過原書,觀之不啻與劉姥姥共進大觀園,一睹其奇形怪狀,笑不可仰也”?。

        《紅樓夢》雖為名著,然將其搬演上舞臺則非易事,時人對“紅樓”新劇的總體評價亦不高:

        《紅樓夢》雖為名著,然其聲名遠不如《聊齋》之普及。讀此書者,大抵騷人墨客,至于婦孺鄉(xiāng)曲、走卒販夫,不特未見其籍,抑且未耳其名。所以排演《紅樓夢》劇,往往不得善果,此乃歷試皆然,并非好為讕語。至于劇人為是劇,亦多蹇塞泥滯,不能如他劇之活潑潑地。此蓋震于《紅樓夢》之盛名,不敢稍軼范圍,以至全劇鮮精采之呈,觀者等嚼蠟之味,不能叫座,職是故也。?

        “紅樓戲”之外,鄭氏書中由《聊齋》改編的“鬼戲”亦占據(jù)相當?shù)奈恢谩?/p>

        《聊齋志異》,蒲松齡(1640—1715)撰??滴踉?1662),時年22歲的蒲松齡開始寫作神怪小說,至康熙十八年(1680)春,書稿初成,名為《聊齋志異》。此后屢有增補,直至康熙三十九年(1701)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1708),蒲氏又對全書做了少量的修改。

        《聊齋志異》是我國古代短篇文言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魯迅先生稱其為“專集之最有名者”,該書流傳甚廣,版本甚多,主要有雍正年間抄本六卷四百八十五篇,題名《異史·聊齋焚余存稿》?、蒲氏手稿本半部?、乾隆十六年鑄雪齋抄本十二卷?、張友鶴校注本?、任篤行《會校會注集評聊齋志異》本?等。

        從《聊齋志異》中選取素材,是早年新劇界十分流行的做法。鄭氏《新劇考證百出》中,收錄了由《聊齋》改編的劇目有6出,分別為:

        《田七郎》,春柳劇本,分八幕,編者予倩。本劇取材《聊齋》。?

        《馬介甫》,新民劇本,本劇取材《聊齋》。?

        《庚娘》,新民劇本,本劇取材《聊齋》。?

        《恒娘》,新民劇本,本劇取材《聊齋》。?

        《小翠》,春柳劇本,分六幕,編者龍蒲生。?

        《珊瑚》,春柳劇本,分八幕,編者松風。?

        《田七郎》一劇,系以《聊齋》?卷四為藍本,春柳劇場在演出廣告中稱:“《田七郎》一劇,有義俠,有友愛,有純孝。飾主人翁者一時難得其選。本劇場再三研究,始于邇日竣事,以我尊飾田七郎,予倩飾田母,小髭飾富翁,珠聯(lián)璧合。觀之能令人感慨,系之宜興全家。所演別具一格,誠極有價值之作也?!?

        《馬介甫》一劇,由《聊齋》卷六改編。該劇是民初改編較為成功的一出新劇,然改編者為誰,卻眾說紛紜,各執(zhí)一詞,故鄭氏書中僅言“取材《聊齋》”,而未注明作者為何人。朱雙云《新劇史·馬介甫》一則道:“《馬介甫》本于《聊齋志異》,其在新劇界,猶《空城記》《金錢豹》之于舊戲園也。至編者為誰,則其說不一,甚至聚訟紛紜,莫衷一是。以予所聞,則謂此劇實編自許伏民。當進化團于新新舞臺時,伏民任該團編劇事,嘗編此劇,名《河東獅》。將排演矣,而該團忽罷演。某氏遂乘機竊之,以為己有云?!?新民社首演之后,頗受市民社會關注,范石渠《新劇考》一書,詳盡地收錄了該劇分幕演出的信息?。王鈍根在《申報》上發(fā)表劇評,對新民社成功演出《馬介甫》,予以高度評價。并希望新民社在上演《馬介甫》之后,能成為新劇界的一面旗幟,“永永飄揚于海上矣”?。時人丁悚兩度觀看了該劇,并先后于1913年10月14、27兩日在《申報》上發(fā)表劇評文章。由于《馬介甫》一劇,有極強的上座率,曾與新民社分庭抗禮的民鳴社也將此劇搬上了自己首場演出的舞臺?。

        《庚娘》一劇,改編自《聊齋》卷三,“新民演劇社十一夜開演新鮮好戲《庚娘》”?,這也是鄭氏領導的新民演劇社上演該劇在《申報》上刊登廣告的首次記錄。

        《恒娘》一劇,改編自《聊齋》卷十。新民社1913年10月16日首演是劇,后因“華洋商界名人來函,煩請準于今晚在謀得利重演此劇”,故于10月27日再度上演:“新民新劇社廿八夜開演布景新戲、改良新戲、全本正劇《恒娘》,家庭現(xiàn)象之寫真。世界上最難形容者莫過于家庭現(xiàn)狀,而家庭現(xiàn)狀之最難形容者莫過于夫婦妻妾之間。《聊齋》一書,大半談及家庭而不及國家,尤好談閨房中瑣屑之事,形容入細,筆下有神。取其事實編為劇本,往往趣味濃深,引人入勝。即如《恒娘》一劇,情節(jié)之佳,為全書第一。”?

        《小翠》一劇,改編自《聊齋》卷七。

        《珊瑚》一劇,改編自《聊齋》卷十。

        鄭氏《新劇考證百出》記載,《珊瑚》一劇為“春柳劇本”,實則新民社演出該劇的時間略早于春柳劇場。1913年11月4日,新民新劇社在“英大馬路東口第三門牌初七夜開演布景新戲:趣劇《三怕》,正劇《珊瑚》……描摹賢女之克盡婦道,婉娩淑慎,有益于女界,實匪淺鮮?!?至1914年6月13日,春柳劇場方將該劇搬演:“春柳劇場五月二十禮拜六夜準演新編正劇《珊瑚》。是劇取材《聊齋志異》,不特情節(jié)佳妙,觀之動人興趣。而珊瑚之奉姑重孝、事夫惟敬及受種種挫辱,真所謂撼山岳而泣鬼神。挽回頹風,殊屬不淺。近又新裝電扇,清風徐來,心神一快?!?由于演出效果不錯,一月之后,春柳劇場又再度上演《珊瑚》,由馬絳士和歐陽予倩擔任該劇的主角:“春柳劇場閏五月十七夜準演著名悲劇《珊瑚》。馬絳士為今日新劇界中悲旦之圭臬,其表情之哀感頑艷,無不令人動魄驚心。而歐陽予倩之旦角尤為輕盈妙曼,嗔笑皆真,兼長老旦,龍鐘態(tài)度,畢肖形容。近又新編《珊瑚》一劇,苦心孤詣,斟酌完善,與他家所演迥乎不同。定于今晚重演是劇。絳士飾老旦,珠聯(lián)璧合,堪稱佳構矣。”?

        由《聊齋》改編的“鬼戲”,因劇情生動,引人入勝,故而對市民觀眾,尤其是下層民眾的吸引,遠較“紅樓戲”為勝。對此,時人評價道:

        演《聊齋》劇,必能叫座。蓋以《聊齋》一書,聲及于里巷,婦孺鄉(xiāng)曲,耳名已久,苦于目不識丁,不能展卷而讀,一旦演為戲劇,其有不爭先快睹者乎?益有淺學之徒,往往以能讀《聊齋》自詡,實則展卷茫然,一無所曉,欲求教于人,又恐為人所笑。無已,乃求諸于劇場。于是各劇社不演《聊齋》則已,演則座輒為滿。此非理想之言,蓋由實驗而得者也。?

        早期新劇演出,由于缺乏劇本,為了吸引觀眾,提升上座率,新民、春柳等新劇社團便紛紛從明清小說中汲取靈感,一時間新劇舞臺上出現(xiàn)了“紅樓”“聊齋”熱。而限于激烈的商演競爭的壓力及改編者的實際水準,新劇對于明清小說的改編,僅僅是出于吸引觀眾之需,并未忠實于原著,更未能將名著的文學性和思想加以萃取提煉,故而《聊齋》的鬼怪狐仙、《紅樓》的“多姑娘”,在新劇舞臺上層出不窮,引起了社會輿論的不滿:

        近者,道出滬江,參觀新劇。民鳴、新民諸社,足跡殆遍。所演各出,如《馬介甫》、如《鴛鴦劍》、如《紅玉》、如《風月寶鑒》……至圣編詩,不廢鄭衛(wèi)。善善惡惡,是誠有之。誨盜誨淫,則我豈敢。惟滬上臺風蠱嬌,劇界為賣座計,恒揣摩社會心理,描摹奸淫狗盜形跡,惟恐不盡……警告于新劇界諸同志,此后編排新劇,勿以某等集中《伏狐》《多姑娘》種種紀述纂入腳本,致觀者見其正面而不察其反影,玩其事實而不明其寓意,未能收陶情適性之功,反足為風俗人心之害,則某等亦與有罪也?!?1〕

        三、晚清時人的小說對民初新劇的影響

        除《紅樓》《聊齋》之外,鄭氏《新劇考證百出》還收錄了由晚清時人的小說、清季的譯作而改編的新劇。

        晚清之際,社會巨變,內外交困。社會局勢為小說的發(fā)展,不僅提供了市場,更提供了素材。于是晚清之際,出現(xiàn)了以《目睹二十年之怪現(xiàn)象》等一批譴責小說,在晚清市民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寫作小說亦成為當時的一種時尚。

        隨著西學東進,國門洞開,西方的文學藝術也漸漸地進入國內,以林紓、魏易為代表的譯作也漸為世人所關注。鄭氏《新劇考證百出》中,所收錄的33出外國劇目,竟有20出是莎士比亞的劇作。鄭氏《新劇考證百出》所收錄的莎劇作品,與林紓的《吟邊燕語》有很大的關系,兩者拿完同名的劇目有7部,分別是《情惑》《鑄情》《孿誤》《馴悍》《肉券》《仇金》和《鬼詔》。

        據(jù)現(xiàn)有的文獻記載,鄭氏所領導的新民社是第一個將莎劇搬上新劇舞臺的劇社。1914年4月5日,新民新劇社在石路天仙茶園故址上演的《女律師》,是鄭氏最早演出的莎氏劇目。當日《申報》的廣告道:“《女律師》取材于《吟邊燕語》內《肉券》一則,為英國莎翁最有價值之作?!睆V告中還列出了參加此次演出的21位演員的名字,其中“藥風”的名字尤其顯赫,“藥風”即鄭正秋。

        《女律師》一劇在鄭氏的《新劇考證百出》中又名《肉券》,是民初新劇時期上演的最為頻繁的一出莎士比亞劇目。據(jù)《申報》演出廣告的不完全統(tǒng)計,新劇時代,該劇上演的次數(shù)達50余次之多。1914年“甲寅中興”之際,上海六大新劇團體聯(lián)合演出,最終上演的3出劇目中,便有該劇,鄭正秋在劇中出演了巴山奴這一角色。關于此次公演,朱雙云在《初期職業(yè)話劇史料》一書中,有詳細的記述。

        《官場現(xiàn)形記》,作者李寶嘉(1867—1906),字伯元,別號南亭亭長,江蘇常州人。1906年2月,李伯元的《官場現(xiàn)形記》一書在上海出版。全書共60回,1903—1905年在《世界繁華報》上連載,同時由該報館分5編出版,每編線裝6冊12回,共30冊。《官場現(xiàn)形記》是晚清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并取得社會轟動效應的長篇章回小說,開創(chuàng)了近代小說批判社會現(xiàn)實的風氣。小說由30多個相對獨立的官場故事聯(lián)綴起來,涉獵甚廣,上自太后、皇帝,下至雜役、小吏,大小官吏,形形色色。該書出版后,即在社會上產生極大的影響,震動了清廷。當時的攝政王載灃曾下令兩廣總督端方,派人剌殺作者,查封連載作品的報社。新劇《陶子堯》《田小辮子》,即取材于是書。

        由于《官場現(xiàn)形記》一書影響力巨大,春柳社專門請張冥飛以該書為素材,改編了一批新劇〔52〕,而鄭氏《新劇考證百出》僅收錄了《陶子堯》〔53〕《田小辮子》〔54〕兩劇,且改編者均署名為松風。

        《陶子堯》,春柳喜劇,分七幕,編者松風。本劇取材《官場現(xiàn)形記》。〔55〕

        《田小辮子》,春柳劇本,分五幕,編者松風。本事:前清末葉,金陵官場,幾成群淵丑藪。南亭亭長所著現(xiàn)行記,驚金陵事綦詳,顧末有如田小辮子一事為尤甚者?!?6〕

        《陶子堯》《田小辮子》兩劇,次第上演。陶劇演于1914年7月11日,田劇演于1914年7月19日〔57〕。

        《沈剝皮》一劇,“春柳喜劇,分七幕,編者龍蒲生?!薄?8〕“春柳劇場七月十三夜準演諷刺劇《九尾龜》之一節(jié)《沈剝皮》。此劇取材于《九尾龜》小說之一節(jié),針砭財虐,意主勸懲。穿插劇情,不遺罅隙。其趣味尤在前演各種諷世劇之上。支配角色,頗極一時之選。”〔59〕

        小說《九尾龜》1910年出版,是晚清著名的狹邪小說,中國古代十大禁書之一。1906年至1910年,上海點石齋先后出版了12集,共192回。作者張春帆(1872—1935),近代小說家,名炎,以字行,別號漱六山房,江蘇常州人。長年寓居上海,為青樓???。

        該書主要描寫了妓院情況和嫖客的狎妓生活,曾被胡適稱之為“嫖界指南”。在作者的筆下,妓女、流氓、幫閑、腐吏、商賈、戲子等諸色人物躍然紙上,深刻揭示了晚清都市生活的眾生百態(tài),具有一定的批判現(xiàn)實意義。

        吳趼人(1866—1910),原名沃堯,字小允,廣東南海(佛山)人。吳趼人仕宦人家,其曾祖吳榮光,曾任湖南巡撫兼湖廣總督。祖父莘畬,官至工部員外郎,父允吉,曾任浙江候補巡檢。吳趼人早年喪父,十七八歲至上海謀生,常在報刊撰文為生。光緒二十九年(1903)始,在《新小說》上發(fā)表《電術奇談》《九命奇冤》《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恨?!贰督儆嗷摇贰肚樽儭返?。其中《劫余灰》和《恨海》均被改編為新劇上演,鄭氏《新劇考證百出》即收錄了《恨?!芬粍 !啊逗藓!?春柳劇本,分十一幕,編者予倩、絳士。本事:取材于《恨?!氛f部?!薄?0〕《恨?!窞樾聞r代的名劇,又名《情天恨》,為陸鏡若春柳劇場的保留劇目。然最初將該劇搬上舞臺的,卻是鄭氏領導的新民社。1913年10月16日,位于“英大馬路東口第三門牌新民演劇社”上演“全本正劇《恨?!贰!逗藓!芬粍槊枘〖彝ド鐣N種現(xiàn)象而作,其中情節(jié)神奇,變幻貫串,聯(lián)絡編排,悉出名手,早已有口皆碑。本社社員又復再三研究,慘淡經營,故每一演之,車馬盈門,座無隙地。此劇之動人,可想見矣。茲本社為答座客雅意起見,特于今晚重演此良好名劇。并添置彩景,廣請新劇名人,同時登臺,現(xiàn)身說法”〔61〕。

        由于《恨?!芬粍?情節(jié)動人,上座率高,其他劇社也競相上演〔62〕。新民社遷址之后,繼續(xù)以此劇為號召,吸引市民。1914年2月15日,新民社在“石路中天仙茶園舊址”上演《情天恨》〔63〕。2月18日,周瘦鵑專門為此發(fā)表了評論文章〈志《情天恨》〉,對新民社演員在該劇中的表情、臺詞等進行了評述:

        《情天恨》,本于吳趼人先生之說部《恨?!?一絕有價值之悲劇也。五日晚,為優(yōu)游、無恐、憐影三君登臺之第一夜,即演斯劇。三君珠聯(lián)璧合,其表情既縝密復周到,直堪稱三絕?!?4〕

        1914年5月3日,上海新劇公會組織六大劇團,進行聯(lián)合演劇,是為早期新劇運動的一大盛事,《恨?!芬粍?再次出現(xiàn)在上海市民面前〔65〕。在此劇的聯(lián)合演出中,汪優(yōu)游的表演,尤為突出。朱雙云《新劇史·陳伯和》一則道:“余好觀新劇而多微辭,惟于《情天恨》則無閑言。蓋其感人之深,有非他劇所能及者。曩余作聯(lián)合演劇劇評,于《恨?!分惒?以為優(yōu)游絕作,非天影所及。今日新劇社演斯劇矣,去伯和者必為優(yōu)游?!?/p>

        聯(lián)合公演之后,春柳劇場于五月十三夜(1914年6月6日)準演《恨?!贰!逗藓!窞楹I现聞≈?本劇場初演《家庭恩怨記》后,“大受識者稱贊,故早蒙學界紛紛投函要求排演是劇,以飽眼福。同志諸君不敢率爾操觚,研究既久,現(xiàn)已習練純熟,準于今晚開演。以鏡澄飾張鶴亭,鏡若飾陳伯和,絳士起張棣華。主角均是名手,其配支之相當,點綴之精美,布景之新奇……洵絕無僅有之杰作也”〔66〕。

        關于《恨海》劇本其他改編的情況,朱雙云道:

        《情天恨》吳趼人先生之小說《恨?!?進化團錢逢辛編為戲劇,都凡二十二幕,前丹桂第一臺所演者,乃逢辛原本也。嗣有嫌其冗長者,為之殺青,改為一十九幕,予友優(yōu)游,猶以其過于繁瑣之有損全劇精采也,因費一夕之力,刪為九幕。今各劇社所演者,多本于優(yōu)游者也。

        《晴天恨》劇本有三,一為逢辛所編,一為藥風所編,一為優(yōu)游所刪。

        逢辛所編,有聯(lián)軍入京,李氏議和等幕,并有陳仲藹、王娟娟一段公案。藥風則悉準原書,不加增損,且不偏于伯和一面,而與仲藹并重,嘗于謀得利演過一次,藥風為伯和,清風為仲藹,予為歸筌書等,一現(xiàn)之曇花,故絕鮮知者。

        優(yōu)游刪蕪存菁,編為今本,精神貫注,演者宗之?!?7〕

        朱氏記述的《恨海》版本,與鄭氏所記不同。

        《活佛升天》一劇,為“新民劇本,本劇取材《蘭苕館外史》”〔68〕。

        《蘭苕館外史》又名《里乘》,全書共十卷,許奉恩(1816—1878)著。許奉恩,字叔平、安徽桐城人。屢應鄉(xiāng)試不第,長期以幕僚為生?!短m苕館外史》一書,共收小說一百九十篇?!豆P記小說大觀》對此書的提要道:“有清一代,筆記小說夥矣,要以蒲、紀二氏最為擅場?!读凝S志異》以文詞勝,《閱微草堂》以論斷勝,皆千古不磨之作。此書獨兼有其長,談狐說鬼,無殊淄水之洋;善勸惡懲,猶是河間之宗旨。紙貴已久,鼎足何疑?”該書是一部以勸誡為意旨,兼有《聊齋志異》和《閱微草堂筆記》兩書之優(yōu)點的筆記小說。書中對于清朝官場科場、民俗民風、家庭鄰里、男女戀情、僧尼武俠、神鬼精怪,均有涉及。作者以其廣博的見聞和圓熟的筆法,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清后期社會世相百態(tài)圖。

        《邱麗玉》一劇,“民興劇本,蘧蘧編。本劇取材《夜雨燈錄》”〔69〕。

        《夜雨燈錄》,又名《夜雨秋燈錄》,宣鼎(1832—1880)著。宣鼎,字子九,號瘦梅,安徽天長人?!兑褂隉翡洝分谇骞饩w三年(1877),全書共八卷,115篇。所記內容多是神奇怪誕、撲朔迷離的故事。這些故事,既有反映現(xiàn)實、描摹世態(tài)、感慨人生之著,又有諷剌時弊、揭露黑暗、歌頌豪俠之作。該書刊行后,對社會的影響頗大,尤以《麻風女邱麗玉》一則的影響為最。此外,還有十余種被改編為戲曲,流傳于世,如《病玉緣》《捆仙索》等,成為戲曲的傳統(tǒng)曲目。據(jù)《申報》廣告載:“前本《邱麗玉》,即《麻風女》一劇,本社(民興社)兩次排演,極受各界歡迎。甫至八時,已坐無隙地?,F(xiàn)續(xù)排后本,情節(jié)更為離奇,布景尤為特色,如數(shù)百斤之鱷魚、六丈長之毒蛇,異布人、異獸角,斗于舞臺之上。不獨為劇界之創(chuàng)局,亦海上所未見者也?!薄?0〕

        《一縷麻》,晚清小說,包天笑的前期作品,1909年11月發(fā)表于《小說時報》第二期。

        包天笑(1876—1973),原名清柱,后改為公毅,號朗孫,筆名笑、天笑、釧影、天笑生、吳門天笑生等,江蘇吳縣人。光緒二十年(1894),與友人合組“勵學社”,在蘇州開設“東來書莊”,出版《勵學譯編》月刊,并開始翻譯小說。第一部翻譯小說為與幡溪子(楊紫瞵)合譯的《迦因小傳》〔71〕。宣統(tǒng)元年(1909),與陳景韓(冷血)合編《小說時報》,嘗兼“小說林編譯所”事,《一縷麻》即創(chuàng)作于此時。據(jù)《申報》廣告載:“春柳劇場五月念四夜準演《一縷麻》?!兑豢|麻》為天笑名著小說之一,描寫哀情,別辟蹊徑。茲經本劇場編成新劇,擇于禮拜三晚登場?!薄?2〕

        《未了緣》一劇,“取《諧鐸·死嫁》一則”〔73〕。

        《諧鐸》,沈起鳳(1741—1802)著。沈起鳳,字桐威,號黃漁,又號紅心詞客,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乾隆舉人,歷任安徽祁門、全椒兩縣教諭。《諧鐸》是筆記小說集,共十二卷,成書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前后,內容多記述奇聞逸事,以資警醒世人?!拌I”是一種古代樂器,形如鐃、鉦而有舌,是大鈴的一種。作者在每則故事之后皆有“鐸曰”云云,或點明主旨,或闡述議論。

        《墮溷花》,“春柳喜劇之一,計分七幕,編者冥飛”〔74〕。

        《墮溷花》改編自晚清同名“哀情”小說,作者許指嚴(1875—1923),發(fā)表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小說月報》一年五期,宣統(tǒng)二年十一月(1910年12月)。

        許指嚴,原名國英,字志毅、指嚴、子年等,號鞋庵,別署不才子,室名硯耕廬、彈華閣、寄廬。原籍江蘇武進(今常州),長期寓居上海。早年曾執(zhí)教于南洋公學,后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

        許指嚴出身官宦之門,對于官場的逸聞趣事,從小就耳濡目染。成年后逐一追記,著成掌故小說,涉及社會、言情、歷史、宮闈等諸多題材,其作品有《近十年之怪現(xiàn)狀》《民國春秋演義》《新華夢》《指嚴小說精華》《許指嚴說集》《十葉野聞》《新華秘記》《清史野聞》《南巡秘記正續(xù)集》《十葉野聞》等。鄭氏所著的《新劇考證百出》一書之序言,即由許氏執(zhí)筆。

        據(jù)《申報》廣告載:“春柳劇場五月念三夜準演《墮溷花》。《墮溷花》為一種社會的新劇,沉悶處令人悲痛,快處令人笑。針砭薄俗,此為雋品。”〔75〕

        四、民初新劇對清末翻譯小說的改編

        晚清之際,東鄰日本和西方列強,以堅船利炮,洞開中華國門。伴隨著殖民入侵,其文化意識形態(tài),亦進入中國。在小說和新劇方面,亦都留有異國文化的印痕。中國學者開始關注異國的文藝作品,并對其進行了最初翻譯的嘗試,如林琴南的《吟邊燕語》,鄭氏《新劇考證百出》中就有收錄。然莎翁之作,本為戲劇,不屬小說之列。鄭氏收錄的33部劇目中,由晚清譯作改編而成的有2部,分別為日本的小說《血蓑衣》和《不如歸》。

        “《不如歸》,日本名小說,亦有名悲劇,分九幕,絳士譯編?!薄?6〕鄭氏收錄的《不如歸》一劇,系根據(jù)日本作家德富健次郎(1868—1927)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德富健次郎,又名德富蘆花,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熊本縣人。少年時受自由民權運動熏陶,1885年皈依基督教,1898年發(fā)表小說《不如歸》一躍而成為日本的著名作家。

        《不如歸》取材于日本明治時期的陸軍大將、元帥大山嚴(1842—1916)長女信子的真實遭遇。小說先于明治31年(1898)11月至次年5月在《國民新聞》連載,明治33年(1900)1月由民友社刊行單行本。小說人物刻畫細膩,語言通俗易懂,女主人公浪子在病痛和社會輿論的雙重打壓下辭別人世,臨終時發(fā)出“來世再不做女人”的悲嘆?!恫蝗鐨w》所描述的悲劇故事在近代日本社會引起了強烈的共鳴,觸及到了日本社會的基本問題,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小說出版后九年之中,便重版百次〔77〕,成為明治時期首屈一指的暢銷小說。

        德富健次郎的《不如歸》出版后不久,日本新派劇將其搬上舞臺。明治34年(1901),新劇《不如歸》在大阪朝日座首次公演,柳川春葉的《腳本不如歸》則于明治42年(1909),由東京今古書店出版?!恫蝗鐨w》在日本出版后,旅日的中國人便注意到這部作品?!棒斞缸≡跂|京的時候,曾有一度想從日本語直譯出來,可是終于如原樣的未動手。”〔78〕

        1908年,林紓、魏易首次將《不如歸》譯成中文〔79〕。有趣的是翻譯的底本并非日文,而是英譯本Nami-ko。商務印書館刊行之后反復再版,影響深遠〔80〕?!安蝗鐨w”是杜鵑啼叫聲的漢語諧音,寓意命運多舛的弱女子掙扎的心聲。

        清末留日學生陸鏡若等人曾經在東京用日語上演過《不如歸》,回國后成立了新劇同志會,先以“文社”之名于1913年在湖南首演《不如歸》,返滬后于1914年以春柳劇場之名公演,此劇成為春柳社的保留劇目之一。

        鄭氏《新劇考證百出》中所收錄的《不如歸》,是馬絳士根據(jù)柳川春葉的《腳本不如歸》進行改編的,不僅對有關戰(zhàn)爭的部分做了相應的處理,婆媳關系、女性地位等家庭問題,也根據(jù)中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他將原著的男主人公改名為趙金城,女主人公改名為康幗英;把原著的日本逗子海岸改為天津葛沽海岸,使之更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情趣〔81〕。據(jù)《申報》載:“春柳劇場,閏五月二十夜,重演《不如歸》,新加汽車站布景。天假日本文豪德富蘆薈之手,成《不如歸》。其書百讀不厭,而為劇則屢演仍新。畏廬先生為我國介其文,同志會為我國介其劇,即本劇場所演者是也。劇中原有火車站一幕,情味尤濃,于濱海袂判、黃昏吊墓之場,東京各劇場,因其布置過艱,多從省略。春柳謬蒙四方人士贊許,不敢不免為其難,本禮拜夜即陰歷閏五月二十日重演斯劇,即當加入火車站一幕,以副諸公之雅望,以彰文人之苦心。同志會演員諸君,為新劇前途計,不避潺蒸,不惜汗雨,將致全力于斯劇,以邀諸公之臨睹焉。”〔82〕

        《不如歸》一劇,屢經春柳劇場上演,在市民社會亦有較好的反響,輿論亦關注之:

        是劇大致均按原書情節(jié)編演,而能摘其精華,去其渣滓,以故各幕演來,均能一氣貫注,恰到好處,既無牽強支離,亦少畫蛇添足等弊。仆于新劇一道,本屬門外,何敢遽爾言評,然過后思量是劇,固為一有身價之劇,而諸子演來,又均各具優(yōu)點,殊不可不為一二表揚之言,以志予心之愉快。〔83〕

        周瘦鵑對《不如歸》小說及新劇,亦有很高的評價:

        得到林畏廬先生從鹽谷榮英譯本中轉譯出來之后,便大喜過望,即忙買來拜讀,真的是哀感頑艷,悱惻纏綿。前后讀過了三四遍累得我落了不少眼淚,于是便永不敢再讀。書中夾敘甲午之戰(zhàn),悲壯淋漓,發(fā)人深省,又覺得和普通哀情小說不同。而此書的價值也為之提高了。又記得有一年春柳社在南京路謀得利表演愛美的新劇,曾有《不如歸》一出。第一次開演時,我就趕去觀看。陸鏡若君所飾的武男,馬絳士君所飾的浪子,都表演得真摯而透切??吹絺奶?又累得我落了不少眼淚!事到如今,春柳社散伙已好多年,陸鏡若君去世也好多年了,馬絳士君也不知漂泊何處。而那夜在紅氍毹上表演《不如歸》時的斷腸情景,至今還深深印在我的心上,不能忘懷!《不如歸》動人之深,于此可見?!?4〕

        《血蓑衣》是晚清譯作中,對民初新劇演出產生深遠影響的又一部小說。“《血蓑衣》,日本名小說,亦有名悲劇,分七幕,鏡若、冥飛譯編”〔85〕。據(jù)日本學者飯塚容教授考證,《血蓑衣》一劇,改編自日本村井弦齋(1863—1927)的小說《兩美人》〔86〕。1906年6月,《兩美人》被譯成中文小說,改名為《血蓑衣》,由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發(fā)行,并標有“說部叢書初集第五十編”“義俠小說”的字樣。

        小說《血蓑衣》出版之后,首先對旅日的清國留學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據(jù)明治42年(1909)4月1日的《萬朝報》記載:

        清朝留學生慈善演出,以捐助上海中國新公學為目的。清國廿余名留學生組成團體,明起2日至5日間午后,在牛込高等演藝館舉辦慈善演出,劇目為村井弦齋清譯本五幕《血蓑衣》及兩幕喜劇《等候小偷》,據(jù)悉另有鋼琴演奏。此團體有在本鄉(xiāng)、東京兩座博得好評之浪語、絳士、我尊、吉新、癯癯等諸氏加盟,乃規(guī)模龐大之組織。票價一律6角5分?!?7〕

        明治42年(1909)4月5日的《新都報》,一篇署名武者所的文章《清國留學生的戲劇》道:

        2日到5日之間,神樂坂的高等演藝館有清國留學生的慈善戲劇。主要演員為此前在東京座和本鄉(xiāng)座首演的成員,劇本為弦齋《血蓑衣》的清譯本和喜劇《茶室小偷》?!魉坪醣P根錯節(jié),但因改編拙劣,連以上情節(jié)也不太清楚,加之語言為清語,日本觀眾僅能看懂兩成,如墮五里霧中。然而,演員做科均很自然,我尊扮演伯爵而模仿佐藤歲三,扶軒替換吉新扮演大佐而模仿藤澤,伯爵小姐絳士則模仿木下等,各有千秋。據(jù)悉扶軒等近期歸國,胸懷壯志,欲在支那創(chuàng)造一種新戲劇,故而像新戲劇對日本舊戲劇一般,脫離歷來之支那戲劇,做科場面皆似日本新戲劇風格,道白宛如普通對話。《茶室小偷》則無可挑剔,不過觀眾大半為留學生,或高聲哄笑,嬉玩打鬧,或散漫不拘,橫八豎七,故而此等通俗劇目正好,也未可知?!?8〕

        商務印書館編譯了該書后,《血蓑衣》開始在國內流行,“《血蓑衣》系日本名小說,自商務印書館譯刻,紙貴洛陽,風行一時”〔89〕。

        辛亥之際,革命的浪潮風起云涌,乘勢而起的進化團“上演《血蓑衣》《東亞風云》《新茶花》諸劇”〔90〕。朱雙云有可能看過任天知的演出,他對任氏在《血蓑衣》一劇中的演技,贊賞有加。朱氏《新劇史·都督夢》一則道:“《都督夢》,原名《血蓑衣》(即本于日本小說《血蓑衣》),又名《俠女鑒》,為任天知絕唱。進化團演于金陵,即以此劇為第一聲。天知之為是劇(飾星月潔男爵)慰蓮一幕,聲淚俱下,備極酸辛,人莫之及。去年君磐嘗演一次,事后頗悔孟浪,可知是劇之不易演也。劇中有武田永其人,頗不易為,自演此劇以來,從無當意者?!薄?1〕

        1914年出版的《新劇雜志》中,刊有署名秋風的《血蓑衣》劇評。據(jù)秋風的序所言,《血蓑衣》是日本立憲之初的悲劇,在中國曾以《俠女傳》《俠女鑒》《都督夢》等劇名上演??梢?最早上演《血蓑衣》的是任天知的進化團,之后的民鳴社也曾上演該劇。春柳舊人回國后,組成新劇同志會,再度將該劇搬上春柳劇場的舞臺。據(jù)《申報》載,春柳劇場“特依原書編成是劇,加以絳士、我尊、小髭、予倩、鏡澄諸君之描摹,酣暢淋漓,盡情盡致”〔92〕。

        為了使日劇的情節(jié)更加中國化,春柳劇場對原著中的人物姓名進行了調整,原著中的女主角民野蓮改名為馬蓮娘,民野蓮之兄民野魁改名為馬人龍,原著中的男主角星月潔男爵改名為司馬男爵,星月潔之妹星月蓮改名為司馬蓮娘,武田勇改名為武廷璧,半井改名為胡德。如此,該劇中的人物情節(jié),方可與鄭氏書中所收錄的“本事”相對應。

        五、結語

        鄭氏1919年出版的《新劇考證百出》一書中,共計收錄中外劇目132出。據(jù)筆者統(tǒng)計,其中有26出是根據(jù)明清時期的小說改編而成的,約占收錄總數(shù)的20%。明清小說對于民國初年新劇演出的影響,由是可見一斑。

        注釋:

        ① [明]高儒《百川書志》道:“《忠義水滸傳》一百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宋寇宋江三十六人之事,并從副百有八人,當世尚之。”

        ② 按:《水滸》成書時間,說法不一。石昌渝《從樸刀桿棒到子母炮——〈水滸傳〉成書研究之一》一文,通過對《水滸》描寫的兵器與歷史文獻有關兵器記載的對照分析,得出《水滸》成書的大致時間,再通過凌振的子母炮的考察,得出《水滸》成書時間的上限不能早于正德末年的結論(《文學遺產》1999年2期)。

        ③ 《水滸戲曲集》第2冊,傅惜華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④ ⑦ ⑨ ? ? ? ? ? ? ? ? ? ? ? ? ? 〔55〕 〔56〕 〔58〕 〔68〕 〔69〕 〔73〕 〔74〕 〔76〕 〔85〕 鄭 正 秋 原 著 、趙 驥??薄缎聞】甲C百出》,北京學苑出版社2016年版,第46、49、52、172、77、79、81、130、109、81、143、169、174、165、106、107、144、116、119、170、171、147、35、217、229頁。

        ⑤ ? ? ? ? ? ? ? ? ? ? 〔59〕 〔61〕 〔66〕 〔70〕 〔72〕 〔75〕 〔82〕 〔89〕 〔92〕 《申 報 》1915 年 3 月 21 日 、1914年9月21日、1914年5月8日、1914年5月22日、1914年12月19日、1914年6月25日、1913年10月10日、1913年10月27日、1913年11月4日、1914年6月13日、1913年7月9日、1914年9月2日、1913年10月16日、1914年6月6日、1914年10月29日、1914年6月17日、1914年6月16日、1914年7月11日、1914年9月12日、1914年9月12日廣告。

        ⑥ 合作:本意為書法詩文合于法度,此處喻指《豹子頭》依據(jù)小說《水滸》改編,頗為成功。

        ⑧ 義華《六年來海上新劇大事記》,周劍云《菊部叢刊·歌臺新史·陸鏡若之評論》,交通圖書館1918年版,第15頁。

        ⑩〔90〕 朱雙云原著、趙驥??薄冻跗诼殬I(yè)話劇史料》,上海文匯出版社2015年版,第30、10頁。

        ?[日]鹽谷溫《中國文學概論講話》,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 鈍根《二十三晚觀民興社劇》,《申報》1915年9月26日。

        ? 按:1916年3月,朱雙云、鄭正秋、汪優(yōu)游等成立大成社,繼續(xù)在笑舞臺演出?!按蟪缮鐬闋I業(yè)上的競爭,又約了歐陽予倩、查天影等加入。更為出奇制勝起見,商得了歐陽予倩同意,于每周之末,加演其新編的《紅樓夢》歌劇。后此盛行于歌壇上的《黛玉葬花》《寶蟾送酒》《晴雯補裘》《饅頭庵》《負荊請罪》諸劇,完全是予倩在大成社里創(chuàng)造的”(朱雙云原著、趙驥校對《初期職業(yè)話劇史料》,上海文匯出版社2015年版,第67頁)。

        ? 馮叔鸞《春柳社之王熙鳳大鬧寧國府》,《俳優(yōu)雜志》1914年第1期。

        ? 馮叔鸞(1883—?),戲劇評論家,名遠翔,字叔鸞,筆名馬二先生。

        ???〔67〕〔91〕 朱雙云原著、趙驥校勘《新 劇 史》,上 海 文匯出版 社2015年版,第169、211、170、149、156頁。

        ? 中國書店1990年影印版;安徽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盛偉校釋。

        ? 北京文學古籍刊印社1955年影印本。

        ?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標點本。

        ?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本。

        ? 齊魯書社2000年排印本。

        ? 按:此《聊齋》指張友鶴輯校的《聊齋志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 詳見范石渠原著、趙驥??薄缎聞】肌?上海文匯出版社2015年版。

        ? 鈍根《劇談》,《申報》1913年9月28日。

        ?按:1913年11月25日,《申報》刊出了民鳴社開演新劇的廣告,這是民鳴社見諸《申報》最早的演出記錄。剛成立的民鳴社,定于當年陰歷十一月初一日即陽歷十一月二十八日正式開演,首演的劇目便有《馬介甫》。民鳴社演出之后,《申報》上又發(fā)表了署名“慧劍”的評論文章。

        〔51〕 東野《蒲留仙、曹雪芹敬告新劇界諸同志書》,《申報》1914年1月1日。

        〔52〕按:1914年7月11日《申報》載:“春柳劇場閏五月十九夜準演新編名劇《官場現(xiàn)形記》之一《陶子堯》?!豆賵霈F(xiàn)形記》一書,描摹前清官場人物,如大禹鑄鼎,魑魅魍魎,無有遁形,久已膾炙人口。今本劇場特請冥飛君編成新劇,就中采取最有興味之處,如《陶子堯》《魏翩仞新嫂嫂》《毒設美人局》《胡統(tǒng)領》《江山船內爭風光之怪狀》《賈大少爺》《黃胖姑運動之魔力》《田小辮子》《金陵官場之丑態(tài)》等事,先后編演?,F(xiàn)《陶子堯》業(yè)已脫稿,擇本月十九夜開演,特此布告?!?/p>

        〔53〕 按:《陶子堯》一劇,改編自《官場現(xiàn)形記》7—9回。

        〔54〕 按:《田小辮子》一劇,改編自《官場現(xiàn)形記》31回。

        〔57〕 按:1914年7月19日《申報》:“春柳劇場閏五月念七夜準演《官場現(xiàn)形記》之一《田小辮子》。”

        〔60〕 鄭正秋原著、趙驥校勘《新劇考證百出》,北京學苑出版社2016年版,第56頁。按:《恨海》乃章回小說,共十回,清末吳趼人所作,光緒三十二年(1906)上海廣智書局出版。

        〔62〕 按:《申報》1913年12月25日廣告:“高等新劇團假座醒舞臺,即二馬路新新舞臺原址?!鄙涎萑尽逗藓!?。

        〔63〕按:《申報》1914年2月15日廣告:“是劇系著名悲劇,本社特請無恐串張鶴亭,優(yōu)游串陳伯和,描摹鶴亭之厚義,伯和之墮落,不特言行畢肖,而且莊足動人,諧足噴飯,輔以憐影之棣華,悲世之妓女,遂成一時絕作?!?/p>

        〔64〕 瘦鵑《志〈情天恨〉》,《申報》1914年2月18日。

        〔65〕 按:朱雙云《初期職業(yè)話劇史料》一書,對此事亦有記述。朱雙云本人曾一度在新劇社協(xié)助鄭正秋工作,在聯(lián)合公演之前,曾參加過該社的演出,故朱氏在其書中所記之劇目為《情天恨》,而非《恨海》。

        〔71〕 按:《迦因小傳》[英]哈葛德原著,楊紫麟口譯,包天笑筆錄,是為兩人的合作譯本。當時只找到英文原本的上冊,所以只譯了一半,單行本于1910年由上海文明書局出版。后來林琴南的全譯本出版,只將書名中的“因”字加草頭改為“茵”字,以示區(qū)別。鄭氏《新劇考證百出》雖收錄了《迦因》一劇,然該劇改編所宗之本,并非包天笑之譯本,而宗林琴南之譯本。據(jù)春柳劇場廣告:“春柳劇場九月二十夜準演新編名劇《迦茵》。此劇系英國哈葛得原著,為吾國小說大家林琴南先生得意之譯本。”(《申報》1914年11月6日,廣告)林氏譯本,于1913年12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已不屬明清小說之列,故不計算在內。

        〔77〕 按:1909年(明治42年),德富蘆花的《不如歸》第100次重版。

        〔78〕 周作人《閑話日本文學》,《國聞周報》1934年第11卷第38期。

        〔79〕 按:190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林琴南翻譯的“哀情小說”《不如歸》,“林譯小說叢書”第四十三編。

        〔80〕 詳見鄒振環(huán)《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作》,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4年版。

        〔81〕 詳見楊文瑜《文本的旅行——日本近代小說〈不如歸〉在中國》,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83〕 木公《星期六春柳觀劇記》,《申報》1914年5月10日。

        〔84〕 周瘦鵑《不如歸贅言》,《國光特刊》1926年第2期。

        〔86〕 詳見[日]飯塚容《〈血蓑衣〉的來龍去脈——村井弦齋〈兩美人〉的變形》,胡星亮主編《中國現(xiàn)代文學論叢》第4卷,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版。

        〔87〕〔88〕[日]飯塚容《〈血蓑衣〉的來龍去脈——村井弦齋〈兩美人〉的變形》,胡星亮主編《中國現(xiàn)代文學論叢》第4卷,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121頁。

        猜你喜歡
        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何為最好的小說開場白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7:06
        小說課
        文苑(2020年11期)2020-11-19 11:45:11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我們曾經小說過(外一篇)
        作品(2017年4期)2017-05-17 01:14:32
        妙趣橫生的超短小說
        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29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閃小說二則
        小說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11
        国产精品又湿又黄九九九久久嫩草|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久久婷婷综合色拍亚洲| 日本一二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av大全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黑吊大战白妞| 无码av在线a∨天堂毛片| 激情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动漫| 国产婷婷丁香五月麻豆| 日本成年少妇人妻中文字幕| 少妇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无码十八禁| 隔壁人妻欲求不满中文字幕| 小妖精又紧又湿高潮h视频69| 欧美性狂猛xxxxx深喉| 亚洲成精品动漫久久精久| 男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熟妇美熟bbw| 最新四色米奇影视777在线看|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伊人av天堂有码在线| 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激情视频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美女毛片|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在线 一区| 色二av手机版在线| 手机在线看片国产人妻| 免费少妇a级毛片人成网| 国产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亚洲av本道一本二本三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成人| 天堂视频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自拍视频免费在线|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成人|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