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淑玲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倡學生廣泛閱讀,提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guān)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群文閱讀教學以其獨特的魅力,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
一、著眼于單元整體的教學,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學目標明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反之,則會勞而無功。群文閱讀教學要著眼于單元整體教學,確定明確、合理的教學目標,在選文及引導學生閱讀的時候,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做到“形散神聚,活而不亂”。如,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主題是“珍愛我們的家園”,可從單元主題入手,將群文閱讀的教學目標定為:引導學生理解每一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感悟人類的生存與自然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密切聯(lián)系,懂得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鼓勵學生積極行動起來,為建設美麗的地球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群文閱讀篇目可選定以下四篇:《青山不老》《不幸的地球》《離太陽最近的樹》《我的山谷曾如此綠》。其中,《青山不老》為課內(nèi)的,其他三篇為課外的,這樣,以一篇帶多篇,讓學生在閱讀中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單元主題也得到更進一步的深化。
二、著眼于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痹谌何拈喿x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創(chuàng)設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的個性,抓住一切時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語文,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如,魯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主題是“父母之愛”,可從單元主題入手確定群文閱讀的教學目標,可選取篇目:《媽媽的嘮叨》《母愛如粥》《父愛無言》《父愛的高度》。教學中,可引導學生想一想平時生活中父母關(guān)心照顧自己的情景,并且說一說自己當時心情怎樣,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情境理解文章內(nèi)容。學生趣味盎然,踴躍發(fā)言,在品詞析句中,充分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并懂得要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
三、著眼于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倡導有效的學習方式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比?,魯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幾篇文章在表達方式上有相似之處,都是借助人物的動作描寫表達人們之間的關(guān)愛之情。從表達方式入手,可選取《她是我的朋友》《一顆小豌豆》《雨中》和《給予是快樂的》四篇文章組織學生進行群文閱讀。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畫出每篇課文中描寫人物動作的語句細細品讀,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使本單元的語言訓練點得到很好的強化。
四、利用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著眼于高效課堂的打造
教學中,可巧妙地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將搜集到的資料補充到課堂中,使課堂容量更大,使學生的視野更開闊,使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如,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主題是“愛祖國、愛家鄉(xiāng)”,從單元主題入手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可選取《美麗的武夷山》《華北明珠白洋淀》《北大荒的秋天》《拉薩的天空》四篇文章,引導學生賞美景,品美文,悟真情。以網(wǎng)絡信息為載體,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讓學生欣賞火焰山、黃山、九寨溝等圖片,觀看視頻《祖國山水美如畫》,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充分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收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群文閱讀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它以獨特的教學方式,將課外閱讀材料恰到好處地納入課內(nèi),使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效融合。群文閱讀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熱情,拓寬了學生的閱讀面,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讓課堂教學充滿無限的生機與活力,真可謂“群文閱讀,越讀越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