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長偉戰(zhàn)禮勇任宗來楊俊杰程港錢志博
1國網中興有限公司2中機十院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我國正遭遇經濟高速發(fā)展帶來的后遺癥,環(huán)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與土壤污染三方面。近年,隨著PM2.5與霧霾逐漸受到重視,大氣污染成為國人關注焦點。筆者統(tǒng)計了近幾年北京的空氣質量情況數據(圖1、2)。從圖中可以看出,雖然近幾年隨著國家的治理力度的加大,北京市空氣質量明顯改善,但PM2.5全年平均值仍有55.67 μg/m3,和發(fā)達國家、發(fā)達地區(qū)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圖1 近四年北京空氣質量天數情況
圖2 近四年北京全年平均PM2.5數值
目前常用的處理PM2.5形式有五種:凈化新風機組+風盤凈化(本文采用)、新風凈化、單體式空氣凈化器、集中空調+新風機組、沒有新風及凈化裝置。這五種形式對PM2.5的凈化效果如圖3所示[1],圖中縱坐標代表室內外PM2.5的比值。
圖3 不同凈化形式實際調查效果比較
采用傳統(tǒng)的集中空調新風機組時,室內PM2.5大部分時間低于室外濃度,但是如果維護不當,或者人員活動較多時,室內PM2.5濃度會遠高于室外PM2.5濃度。
部分新風機組加裝空氣凈化裝置后,在室外高濃度情況下,室內PM2.5濃度能夠保持明顯低于室外濃度,即使在室外濃度較低的情況下,室內PM2.5依舊不會明顯高于室外。
圖3中有三個項目是新風機組和風機盤管都加裝了空氣凈化裝置,室內PM2.5保持在室外濃度的10%左右,改善室內環(huán)境的效果非常顯著。
部分建筑室內使用了單體式空氣凈化器,可以基本保證室內PM2.5低于室外,但是也有可能因為品牌或選用不當,造成效果不顯著(室內濃度低于室外50%以上只占一半)。另由于其沒有新風系統(tǒng),隨著室內人員活動,造成氧氣消耗,使人有憋悶感。
處理效果最好的是采用新風處理+風盤處理的系統(tǒng),本項目即采用這種形式。凈化模塊是新風除霾機功能實現的核心部分,選擇的凈化方案直接決定著除霾的效果。目前,從實現除塵的技術方式上來說,主要分為濾網式、靜電式、化學式等。
圖4 濾網式凈化原理圖
1)濾網式凈化。將空氣從機器中流過,通過內置的濾網過濾空氣,主要能夠起到過濾粉塵、異味、有毒氣體和殺滅部分細菌的作用(圖4)。濾網又分初效濾網、去甲醛濾網、中高效HEPA濾網、活性炭濾網等。每一種濾網針對的主要污染源都不相同,過濾的方法也不相同。其中,初效濾網主要過濾柳絮、瑣屑等大顆粒雜質,相對成本略高的HEPA濾網主要負責吸附細小顆粒。
2)靜電式凈化。利用靜電場使空氣電離,從而使塵粒帶電吸附到電極上的收塵方法。在強電場中空氣分子被電離為正離子和電子,電子奔向正極過程中遇到塵粒,使塵粒帶負電吸附到正極被收集(圖5)。當然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也有采用負極板集塵的方式。由于電離連鎖反應,在極間運動的離子數大大增加,且高強電壓捕獲附帶細菌顆粒,瞬間導電擊穿由蛋白質組成的細胞壁,達到殺滅細菌吸附除塵的效果。
圖5 靜電式凈化原理圖
3)化學式凈化。光催化技術是利用潔凈、安全、環(huán)境友好的光催化材料,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對有毒有害的物質進行氧化降解,達到無害化處理(圖6)。光觸媒必須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才能發(fā)揮作用。如果不能獲得太陽光照,須另外加上紫外燈發(fā)射紫外線,但過多的紫外線對人體有傷害,所以要避免紫外線燈裸露。
圖6 化學式凈化原理圖
表1 主要凈化技術優(yōu)缺點比較
從表1中可以看出,幾種過濾技術各有優(yōu)劣。針對當前建筑環(huán)境,建議采用濾網和靜電復合的凈化方案,既能保證對大顆粒雜質和PM2.5的有效處理,又能最大程度上延長濾網壽命,有效降低維護成本。至于化學式的方式,由于其對太陽光的以來程度較高,沒有太陽光時需要紫外線燈具,局限性和安全性偏低,其適用于特殊場合中。
上述多種處理技術,再加上多種系統(tǒng)形式,衍生出很多種組合。綜合各種因素,筆者認為在凈化原理方面,靜電式有需要空間小、運行阻力小等優(yōu)勢,比較適用于公共建筑場所,最適用于改造項目使用。新風凈化+室內風機盤管循環(huán)凈化的系統(tǒng)形式,即解決了霧霾的室外源頭問題,又解決了室內二次產塵的問題。故筆者認為,靜電凈化技術與新風凈化+室內風機盤管循環(huán)凈化的組合形式更能滿足空氣處理效果。
某辦公樓空調系統(tǒng)改造項目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該綜合辦公樓四層空調系統(tǒng)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tǒng),新風系統(tǒng)共設置2個新風機房。因該新風系統(tǒng)對新風未做空氣處理導致室外空氣質量污染影響室內空氣,也降低了對室內空氣調節(jié)的效果。表2為該辦公樓項目實施前PM2.5測試情況。
表2 某辦公樓項目實施前PM2.5測試情況
結合項目現狀確定目標即設置室內循環(huán)凈化的辦公室,當室外輕度和中度污染時室內PM2.5小時平均濃度≤35 μg/m3,當室外重度污染時室內PM2.5小時平均濃度≤75 μg/m3。
本項目采用新風凈化加室內風機盤管凈化的系統(tǒng)形式,除塵技術采用微靜電新風除塵凈化。
新風系統(tǒng)凈化:該項目的現有2臺空調新風機組保持不動,結合2個新風機房內的實際狀況,在新風機組中效過濾段位置加裝微靜電過濾器。
室內風機盤管凈化:該項目四層選定了8個房間,分別是值班室、409、412、413、418、428、431 和 432,共計10臺風機盤管,在回風口處安裝微靜電式室內循環(huán)凈化裝置。
經過一段時間運行,為檢驗運行效果,本項目委托國家建筑工程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對本項目進行了兩次檢驗,第一次對整個系統(tǒng)凈化效率進行檢測,第二次對微靜電凈化設備臭氧發(fā)生情況進行了監(jiān)測(表3),檢測結果在室外濃度 310 μg/m3時,室內 PM2.5 濃度小于35 μg/m3,達到了優(yōu)級水平,超過了項目之初的設定目標。
表3 某辦公樓項目第三方檢測數據表
通過本項目的各方面數據顯示,改凈化系統(tǒng)完全可以解決公共建筑的空氣凈化問題,且不會產生不利影響。
在實際研究中發(fā)現,僅采用新風凈化系統(tǒng)即可達到一定的凈化效果,但不能完全消除霧霾對室內環(huán)境的影響,再加上室內風機盤管循環(huán)凈化,會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另外也說明,目前的靜電凈化技術已經比較先進,可以解決臭氧的發(fā)生問題,可以在凈化系統(tǒng)中使用。但系統(tǒng)經過幾年的運行后,是否還能達到目前的凈化效率,是否會有臭氧產生,待筆者后續(xù)測試后再行發(fā)布。
對于該系統(tǒng),筆者還有下述建議供大家參考:
1)適當增加新風量,減少排風量,以維持室內足夠的正壓。
2)室內有風機盤或組合式空調器的項目,應在風盤和組空設備中增加凈化裝置。
3)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門窗邊框的縫隙。
4)加強強弱電纜管端頭封堵措施。
5)適當加大新風量,但新風量也不宜過大,過大新風量將加大室內冷熱負荷,在設計階段應綜合考慮。
6)系統(tǒng)實施前,應進行吊頂內和新風管道清洗,避免室內空調系統(tǒng)的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