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下客
前幾天,在房地產中介遇見了老同學小青,她正打算買一個20多平米的房子,她選擇的片區(qū)沒有什么好學校,不能做學區(qū)房,我說:“你買那么小的房子干什么呢?”她的回答簡直太讓人哭笑不得了,原來是她80歲的奶奶要搬家,舍不得自己那些舊衣爛衫破柜子,一定要統(tǒng)統(tǒng)搬到新房去。新房啊,家具都買好了,哪有地方放這些“古董”呢?
最后小青爸爸出了一招,在附近再買一個小房子,專門盛放老奶奶的這些陳年古物。
記得當初一起上學的時候,小青就說過她的古怪奶奶,明明家里不差錢,但是就喜歡往家里倒騰“破爛兒”。人家扔的紙箱子、廢報紙、酒瓶子,在奶奶眼里統(tǒng)統(tǒng)是寶貝,叮叮當當?shù)亓嗷丶遥缓笫占梢淮舐榇セ厥照举u,賣了三毛兩毛的能高興一上午,下午又動力十足地去撿。
小青媽媽是個挺洋氣的人,衣品飾品的段位都很高,如果和奶奶同框出現(xiàn),一個體面一個寒酸,反差大得不是一星半點,若是不了解他們的家庭,定有人推斷是這個厲害媳婦冷落了婆婆,擠兌得她不得不去自謀生路。
其實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小青媽媽對婆婆從不吝嗇,經常往婆婆口袋里塞錢,但是后來她才發(fā)現(xiàn),最能讓老人歡喜的,不是她塞過去的錢,而是她順手遞過去的空油瓶子。小青媽媽從此便在樓道里騰出一個地方,專門讓婆婆收集瓶瓶罐罐。
媽媽說過一句話,小青記得特別清楚,她說:“你奶奶年輕時苦慣了,家里經濟特別拮據(jù),所以真的是一分錢掰兩半花,才把四個兒子養(yǎng)大。老人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讓他們做自己做喜歡做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其實就是最大的孝順?!?/p>
每一個孝順的孩子都有過這樣的夢想,拼盡全力讓自己有出息,讓自己的父母過上好日子。但是父母眼中的好日子可能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樣。
表妹有一次和我吐槽,說她給姨媽在優(yōu)衣庫買了一件防紫外線的防曬衣,199元,本來拿到家里想給她一個驚喜,結果劈頭蓋臉地受到了一通指責抱怨,主要內容就是這紙片子一樣的衣服又薄又貴又沒用,嚷嚷著非讓表妹退了去。
表妹一番美意無人領會,反而窩了一肚子氣,便對我說:“姐,你說我媽這財迷心竅的性格什么時候能改改?一件衣服穿十年、一套鍋具用一輩子,現(xiàn)在家里已經挺富裕了,怎么就不能讓自己過點好日子?”
我問她:“什么是好日子呢?在我看來,每天都能開開心心,就是好日子。而這個‘開心’的標準不在我們眼里,而是在父母心里。”
我們做子女的,有時候會有一種心理訴求,會覺得讓父母過上了夢想中的日子是一種巨大的成就。但是這個夢想并非父母的夢想,而是我們的夢想。
年輕人的夢想是奮進的、擴張的,是與未來接壤的,但是父母卻比較“因循守舊”,喜歡窩在自己習慣的生活里過日子。即使那些日子在我們看來特別不堪,特別匪夷所思,但那確實是可以給父母帶來安全感和快樂的方式。
我家樓下有位賣菜的老農,每天傍晚四五點鐘必然會出現(xiàn)在街角,在地上鋪一塊塑料墊子,擺上各種各樣的蔬菜,這些蔬菜都是他親手種的,絕對無公害。他賣菜很隨性,黃瓜西紅柿全不用稱稱,人家挑了一堆,他也就要個一兩塊,他總是說:“我賣菜不為賺錢,純粹圖個樂子?!?/p>
老人已經85歲了,兒子不放心他一個人生活在鄉(xiāng)下,就把他接到城里來,可是老人家做了一輩子農民,過慣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一下子鎖在鋼筋混凝土的高樓大廈里極其不適應,說什么也要回去種地。
兒子是某飯店董事,手里掌管著數(shù)十家連鎖店,在他落腳的城市,什么房子都給老爹買的起,但是后來,他發(fā)現(xiàn)如果沒有菜園,老爹住在哪里都不會快樂。于是他就動用一切關系,花了大筆金錢在小區(qū)里圈出了一塊菜地,專門給老爹種菜玩。所以我們常常會在某高檔小區(qū)見到一位穿著粗布衣服,戴著舊草帽,騎著三輪車賣菜的老農,沒錯,那就是某飯店大佬的父親。
從那時候起,我終于明白了“順者為孝”的含義。
遵從父母的心意、接納他們的想法、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不評判、不勸導、不改變,其實才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這世上有很多人,明明那么愛父母,卻總是無意間傷害他們。
同事S曾經對我們說,自己看不慣老媽買那些大紅大紫的衣服,然后華麗麗的去公園里跳廣場舞。
有一次,老媽穿了一身扭秧歌的綠衣服,還興高采烈的讓她幫忙畫個妝,她一看就堵了,敷衍了事地給老媽涂腮紅,結果終于忍不住,說:“媽!您都多大歲數(shù)了,還穿成這樣?能不能別去大街上丟人現(xiàn)眼??!”
她看到老媽的眼神瞬間黯淡下來。她猶豫了一會兒,脫掉了衣服,說:“算了,我不去了?!?/p>
S得逞了,但是她心如刀絞,那一刻,她才看到她在乎的是自己的面子,而不是母親的快樂。
她后來也勸過老媽再去跳廣場舞,但是她再也沒去過:有些刺,扎在心里,是永遠也拔不出來的。
父母對孩子有個誤區(qū),以為供養(yǎng)孩子好吃好喝就是最大的成就,但是他們卻忽視了,更加需要喂養(yǎng)的是孩子的心靈,孩子最需要的是成長路上給他們最大的成全。而這些子女長大后,也沒有學會尊重與真愛,他們也會一廂情愿的“為父母好”,卻不管對方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于是落個受累不討好,和父母兩敗俱傷。
說到底,我們都沒有學會接納對方本來的樣子。最高級的孝順是接納父母的生活方式,讓他們自由選擇,讓他們如魚得水。
允許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即使在你看來那很荒唐、很低級。允許他們發(fā)表一些自己的觀點,即使你完全不認同,很想跳出來反擊。允許他們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即使你非??床粦T,非常難以理解。允許他們有一些“壞習慣”,因為改變他們數(shù)十年的生活方式,對于他們是很痛苦的事,而他們改變,僅僅是因為他們愛你。
孝順不是做給別人看,也不是做給自己看,孝順的唯一目標是為了讓父母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