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華丹
有位詩人這樣說過:記憶是人生道路上唯一的行囊。有人因打翻了牛奶仍在哭泣,有人因為失去太陽仍在嘆息,也有人因為一葉飄落而心神不寧。從昨天的風雨里走過來,身上難免沾染一些塵土和晦氣,心中多少留下一些酸楚的記憶,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我們需要總結昨天的失誤,但我們不能對過去的失誤和不愉快耿耿于懷,能挽回的即挽回,不能挽回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早放棄,輕裝前行!
一味地沉浸于失去的悲痛中,不但不能挽回,反而會使自己更加悲痛;一味地回味悲痛,只會將悲痛放大,使自己遭受更大的悲痛。于丹說過:“當我們遭遇某種不好的影響時,我們所能做的,最好使自己冷靜下來,接受它,然后說忘記。”這樣才會及早地使自己從陰影中走出來,以更好的姿態(tài)去面對生活。
英國前首相勞合·喬治有一個習慣——隨手關上身后的門。有人問他為什么。喬治說:“我這一生都在關我身后的門。你知道,這是必須做的事。當你關門時,也將過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還是讓人懊惱的失誤,然后,你又可以重新開始。”喬治正是憑著這種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坐上了英國首相的位置?!拔疫@一生都在關我身后的門?!倍嗝唇?jīng)典的一句話!如果對自己的失誤或錯誤總是背著沉重的包袱,為逝去的流年感傷不已,那只會白白耗費眼前的大好時光,也就等于放棄了現(xiàn)在和未來。追悔過去,只能失掉現(xiàn)在;失掉現(xiàn)在,哪有未來?
面對失誤消極地沉湎于煩惱和悔恨之中,代價實在是付出得太多。懊悔和思過僅僅是昨天的一個短短的小結,而我們卻用凝固的時間換取了長久的自責。其結果正如俗語所說的那樣:“為誤了頭一班火車而懊悔不已的人,肯定還會錯過下一班?!边@是對生命的一種最無謂的揮霍。悲哀無法彌補以往的漏洞,痛苦抹不掉那許久的失落。面對不能挽回的無法完整的“缸”,你能做的是放棄,像賣缸人一樣,“頭也不回地往前走”。
放棄不可挽回的東西,集中精力,繼續(xù)開創(chuàng)明天。不管我們失去的是什么,不管我們經(jīng)歷了怎樣的苦難,讓我們慢慢去淡忘,千萬“別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命運的概念是前行而不是退縮,好也罷,壞也罷,都要輕裝前行。我們要學會將過去的錯誤、失誤通通忘記,該放則放,用內心的樂觀與勇敢去化解生命中的遺憾,輕裝前行,快樂向前。
【評點】
這篇習作的亮點主要有二:一是切題準確,立意高遠。作者運用新穎的材料,用觀點統(tǒng)領材料,用材料說明觀點,表達了對不能挽回的事物要敢于放棄、向前看的觀點。譬如列舉英國前首相勞合·喬治的“關門”的例子進行佐證,使文章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精選名言俗語作為引證論據(jù),很好地支撐了自己的觀點,給人以啟迪。二是語言鮮活,哲理味濃。文章開頭先引用詩人的話,接著進行評析:“從昨天的風雨里走過來,身上難免沾染一些塵土和晦氣,心中多少留下一些酸楚的記憶,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比缓蟀l(fā)表自己的看法,“能挽回的即挽回,不能挽回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早放棄,輕裝前行!” 這樣寫來,就少了一分呆板,多了幾分靈氣,讀者就多了一些新鮮感,也使文章中心更加鮮明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