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fù)
天啟年間,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觀園,其中亭臺樓閣。池水逶迤,水復(fù)(重疊,繁復(fù))蕩漾,成名擲一石子,波浪頓生,頃之,又復(fù)(恢復(fù))如初。前行,一老人見之,問其話,成名不敢出言以復(fù)(答復(fù)),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與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試令之與雞斗,無不勝者。兩人喜,相約明日復(fù)(再)往。
【譯文】天啟年間,皇上喜歡蟋蟀,江南的成名尋找蟋蟀,到了一個大觀園,其中亭臺樓閣,池水逶迤蕩漾。成名扔了一個小石子,波浪立馬產(chǎn)生,不一會兒又恢復(fù)成原來的樣子。向前行走,一個老人看見他,問他話,成名不作回答,后來老人自己說,因為找蟋蟀到了這個地方,成名于是和他說話,希望能夠共同前往尋找蟋蟀。他們一起找到一只蟋蟀,成名因為它小,認為它不好,試圖讓它和雞搏斗,沒有不成功的。兩人十分高興,相約明日再次前往。
蓋
姚鼐游泰山,路有樹,枝枝相覆蓋(遮蓋),其葉如蓋(傘)。登之愈難,憶項羽氣蓋(超過)世,又登之。見一古物,其文如新無損,蓋(大概)古人遺之。
【譯文】姚鼐游覽泰山,見路邊有樹,枝枝相互遮蓋,它的枝葉像傘一樣。姚鼐向上攀登更加困難,想到項羽氣勢超過世人,繼續(xù)攀登??吹揭粋€古物,它上面的文字像新的一樣沒有缺損,大概是古人留下來的。
故
項伯與張良有故(交情),遇項王欲殺劉邦,故(所以)前往告良。良初見,問之:“公何故(原因)至此?”伯具言所聞。良聽之,急以告。邦故(仍舊)嫌良告之遲,良細述原委,劉邦顏色少解。
【譯文】項伯和張良有交情,遇到項王想要殺劉邦,所以前去告訴張良。張良剛見到他,問他:“你為什么來到這里?”項伯詳細地告訴他自己聽到的消息。張良聽到后,急忙上報。劉邦仍舊嫌張良稟告遲了,張良詳細地敘述了事情的始末,劉邦臉色稍稍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