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士州
在氣象科學(xué)預(yù)報出現(xiàn)以后,“出門看天色”這句話漸漸被人們遺忘了。然而氣象臺站發(fā)布的消息,主要是近地面的氣象情況;即使發(fā)布高空氣象信息,最多也不過是地面上空20千米處的氣象情況。這對地球的整個大氣圈來說,只占總厚度的1%左右而已。
厚厚的大氣圈究竟分幾層?在古代,人們無法弄清楚這莫測高深的天穹,便想當(dāng)然地認為“天有九重”。在今天,科學(xué)家根據(jù)溫度、氣壓、密度、氣體成分等,把大氣圈分成了好些層次。這樣一來,“九重天”變得名副其實,具有真正的科學(xué)內(nèi)容了。
氣象臺站報告的天氣情況是最接近地面的這一層。這里,大氣受地表影響最大,對流十分劇烈,稱為“對流層”,水分子和水汽極大部分集中在這里,風(fēng)云雨雪就在這里孕育誕生。
翻騰激蕩的對流層大氣,就像一條棉被裹著地球,但這條“棉被”有厚有?。撼嗟郎峡丈w得最厚,厚度為16千米至18千米;南北兩極的上空最薄,只有七八千米;而在赤道和兩極之間的上空,逐漸由厚趨薄。中緯度地區(qū),如中國的北京、美國的華盛頓、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上空,厚度在10千米至12千米之間。
對流層的厚度不但與緯度有關(guān),也會因季節(jié)的變化而有差異:北京上空的對流層,冬天就要比夏天薄一些。
對流層里朝云暮雨,變幻無窮,甚至還會出現(xiàn)一些使人困惑不解的現(xiàn)象。
1952年,在朝鮮戰(zhàn)場上,有一大群從日本起飛的美國轟炸機,企圖襲擊朝鮮北方。從地面上看去,這批飛機的機頭是向西的,正在向西飛行,但實際上是在往東移動。許多人對這一奇怪的現(xiàn)象不得其解,而氣象學(xué)家認為:轟炸機闖進了地球的“盛行西風(fēng)帶”。
原來太陽照在地球上,球形面上受熱是不均勻的,加上地球本身的自轉(zhuǎn),這就在對流層里造成了不同的風(fēng)帶。地球的南北兩極上空經(jīng)常刮東風(fēng);在中高緯度地區(qū),常年吹著西風(fēng);而在低緯度地區(qū)上空,北半球東北風(fēng)不斷,南半球東南風(fēng)不絕,在一定高度上,這類風(fēng)的力量十分強勁。那群美國轟炸機正好撞進中、高緯度上空的盛行西風(fēng)帶里,于是仿佛劃著小舢板在激流里逆水行駛那樣,雖然努力在向前劃行,實際上被洶涌奔瀉的水流裹向下游。
假定我們從地面出發(fā),經(jīng)過對流層去平流層旅行。我們?nèi)饺缴仙搅?00多米的高度,炎熱消失了,我們好像來到了號稱清涼世界的莫干山頂。再上去,高度到了1千米至5千米,已經(jīng)超越了避暑勝地廬山。到了3.5千米高處,已經(jīng)是隆冬天氣。繼續(xù)上升,冷得更厲害,氣溫已降到-73℃了。這里已越過了對流層頂,氣溫跟北極的嚴冬相仿。有趣的是,在地面從赤道到北極,100℃的溫差要縱跨半個地球,路程達3000千米;而從地面到高空,同樣大的溫差,只相距12千米。
我們?nèi)匀徊粩嗌仙?,不知溫度將冷到什么地步,不料溫度?73℃上似乎“凍住”了。繼續(xù)上升,溫度不但不再下降,反而一點點上升起來。原來我們已到了目的地——平流層,剛才那個溫度不變的區(qū)域是過渡帶,它的高度是一二千米。
平流層是在對流層的上面,離地面15千米至50千米高處的大氣層。這里水汽和灰塵極少,偶爾可以見到閃爍著“珠光寶氣”的云朵,叫作珠母云。在平流層里,隨著溫度的增加,氣溫漸漸暖和,約到50千米高處的“平流層頂”,雖然沒有鳥語花香,卻也近似早春時節(jié)了,氣溫在5℃上下。
平流層再往上一站是中大氣層,這里又是一重天。在平流層和中大氣層之間,有一個過渡帶。平流層頂?shù)街写髿鈱禹敾蚍Q中層頂,大約有35千米,也就是說,中層頂離地面約有85千米。
在這一層里,溫度的趨勢也同對流層一樣,越往高處走,溫度越下降。不同的是,對流層頂溫度不過為-73℃;而在中層頂,溫度竟然到了-123℃。要知道,在這個低溫下,加上一定的壓力,連生命不可須臾離開的氧氣也會凝成藍瑩瑩的液體。中層頂離地面的高度在80千米至90千米之間,有的地方高一些,有的地方低一些。
從中層頂上去,再經(jīng)過一個過渡帶,就進入了又一重天,叫作熱成層。顧名思義,這里是一個熱的世界。
熱成層的最初三四十千米處,溫度就超過了-133℃到-123℃的溫差。到地面150千米的高處,溫度就會驟升到230℃以上了。當(dāng)然,這里所說的溫度,都是指白天的溫度。在背著太陽的夜晚,溫度不到白天的40%。原來,陽光里的紫外線被這一層里以氧分子為主的空氣大量吸收,轉(zhuǎn)化成了熱能。
另一重天叫作等溫層。等溫層與熱成層的界限不分明,只是在等溫層里,溫度比較穩(wěn)定,所以有的科學(xué)家仍然把它看作熱成層的一部分。等溫層的頂部在離地面500千米的高處。
離地面500千米至1000千米高處是一個廣漠的空間。大氣分子稀少并幾乎都孤零零地離群索居,很難相互碰撞。一些帶電的粒子,運動受到磁力線的約束;中性粒子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有些速度比較大的粒子,就會擺脫地球的引力,向太空逃去。這一層被稱為九重天頂,也叫外大氣層,再上去就是宇宙空間了。
大氣圈是地球的天然屏障,它保護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不受宇宙各種射線、太陽粒子以及流星和宇宙塵的襲擊?!熬胖靥臁爆F(xiàn)已不再神秘,大氣圈里的學(xué)問,還等著我們一一去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