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發(fā)興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門較為抽象、復雜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把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起來,才能夠對所學知識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和認知。教師在初三物理教學中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方法,提高學生參與初三物理課堂教學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因為初三物理教學內(nèi)容較多,最后還要進行總結性的復習,對于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學習壓力,教師要善于去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真實的學習需求和進度,設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和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跟得上教學進度,最大限度的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減輕學生的物理學習壓力。
關鍵字:初三物理;問題;方法
在初三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傳授給學生物理知識,還要教會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因為初三物理學習任務較為艱巨,學生只有掌握相應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夠對所學到的物理知識有一個清晰的歸納與總結,從而更好信心去面對中考,取得優(yōu)異的物理成績。很多教師在初三物理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總是習慣于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使得很多學生存在厭學心理,非常不利于學生長久的學習之路發(fā)展。
1.目前初三物理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目前在初三物理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嚴重影響了物理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首先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傳統(tǒng),還習慣于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但是對于初三大容量的教學任務來說,會出現(xiàn)適得其反的現(xiàn)狀,嚴重時會讓學生存在嚴重的厭學心理。其次,部分教師不善于應用多媒體技術,還采用板書的形式來傳達教學內(nèi)容,使得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枯燥,增加了教學時間,一些抽象、復雜的物理現(xiàn)象無法通過板書的形式表達出來,學生對所學知識沒有更為清晰的認知與理解。很多教師過度的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略了把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起來,學生缺乏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不能夠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每一個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尤其是初三學習任務量非常大,但是教師往往無法深入去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需求與進度,使得很多學生無法跟上教學進度,成為物理課堂的后進生,非常不利于學生長久的學習之路發(fā)展。
2.提高初三物理教學質量的方法
2.1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對象
由于初三物理教學任務量比較大,如果學生總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是無法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所以教師要善于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對象,不僅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教師起到一個良好的引導作用。例如,在講解“伏安發(fā)測小燈泡電阻”的時候,教師要在做實驗之前傳達給學生實驗步驟,而讓學生自主的去探究實驗過程,而不是直接把實驗展示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物理思維,從而對所學到的物理知識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和認知。教師在學生做實驗的時候拋出問題,“為什么在閉合開關之后,電流表還顯示相應的示數(shù),但是電壓卻沒有示數(shù)顯示?”然后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到試驗中去,最終得到的結果是小燈泡出現(xiàn)了短路故障原因,這樣的教學模式才能夠讓師生之間共同構建高效課堂。
2.2開展分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
初三物理相對于初一、初二物理來說難度要大,這時候就需要教師開展分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意見、總結經(jīng)驗,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能夠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系統(tǒng)的歸納與總結,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針對一些重點、難點問題,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找到解題的規(guī)律與思路,這樣就可以靈活運用所學到的物理知識。由于物理十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尤其是在初三物理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把實驗實行整合,節(jié)約更多的教學時間,例如可以把打點計時器中的實驗整合成一組,其中牛頓第二定律實驗作為重點,首先需要讓學生對打點計時器的數(shù)據(jù)處理與使用進行復習,接著去復習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等,讓學生對關鍵問題能夠有更為深刻的記憶。
2.3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由于初三物理教學量非常大,如果教師還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厭學心理,并且產(chǎn)生一定的學習壓力,這時候教師就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參與初三物理復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節(jié)省更多的教學時間,一些抽象、復雜的物理現(xiàn)象還可以更為直觀的傳達給學生。例如,在學習光在氣體、液體、固體中都是以直線傳播的時候,實驗非常難以操作,這時候就可以通過flash的形式把實驗過程展現(xiàn)給學生,既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也讓學生加深了記憶與理解。
3.總結
總之,在初三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充分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需求與進度,設定相符合的教學方案和理念,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記憶,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物理素養(yǎng),為以后長久的學習之路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凡. 結構分析法在初三物理復習課課堂教學設計中的運用[J]. 綿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02):84-88.
[2]姚雪. 強化教師引導作用 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做好初三物理總復習[J]. 科學決策,2008(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