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大蕤
音樂、舞美與電影的融合,不僅增加了電影的觀賞性、感染力、滲透力,而且能夠將影片中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展示給觀眾,是推進電影劇情發(fā)展、增強電影藝術表現(xiàn)力的有效路徑。[1]
一、電影與音樂的“前世”
自從電影與音樂產(chǎn)生碰撞的“火花”以來,電影、音樂兩種本來毫不相關的藝術開辟了電影音樂藝術的新天地,兩者的融合已經(jīng)成為一部成功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某種程度上來說,電影音樂是電影銀幕影像的一種情感、內容、情節(jié)的詩意延伸,既賦予了電影感情色彩,也增強了電影影片的情感表現(xiàn)力。音樂在電影中的應用,有助于渲染電影的氣氛、豐富電影的情感表達方式、達到描繪主題的目的等等,配以恰當?shù)囊魳?,能夠讓觀眾產(chǎn)生心理共鳴,更好地理解電影所要表達的目的。[2]
音樂在電影中的廣泛應用,幾乎與電影出現(xiàn)的時間差不多。雖然,世界上第一部無聲電影問世時,在影片中并未覓得音樂的“蹤跡”,但是,制作方在現(xiàn)場卻使用了大量的音樂來渲染、烘托氣氛。1895年,《工廠的大門》的上映打開了電影世界的大門,雖然該電影作品還不能說是嚴格意義上的“電影”(因為由盧米埃爾執(zhí)導的這部作品并無聲音,即我們現(xiàn)在俗稱的“無聲電影”),但在當時卻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工廠的大門》這部影片上映時,為了增加藝術效果、提升影片的感染力,采取了場外配樂的方式來烘托默片的氣氛,這或許可以稱之為電影與音樂的第一次“接觸”,即“前生”。1900年,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在巴黎問世;1927年,第一部有聲故事影片公開發(fā)行,這部影片的發(fā)行,使得著名的歌舞劇演員喬爾森聲名大噪;后來,音樂逐漸成為電影藝術不可或缺的元素,諸如好萊塢出品的大量影片之所以能夠被觀眾所認同,與這些影片所采用的堪稱無比絕倫的音樂效果有著密切的關系。[3]電影音樂與電影一樣,具有鮮明的主體、區(qū)域特征、民族風情、文化與時代特色,電影與音樂已經(jīng)成為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體,電影與音樂的融合經(jīng)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幼稚到成熟的漫長的發(fā)展歷程。電影作為一門綜合性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在經(jīng)歷無聲到有聲的發(fā)展過程中,人們逐漸意識到音樂在電影中人物情感表達、氣氛渲染以及推進劇情發(fā)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電影音樂在電影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二、電影與音樂的“今生”
電影音樂必須要符合主題表達的需求、符合電影敘事的基本規(guī)律,絕對不能強行植入,否則,不僅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可能還會對整部影片的敘事、主題表達產(chǎn)生致命的影響。今天,任何一部影片都包括了多種類型的音樂,電影配樂作為一種特殊的、獨立的藝術情感表達方式,在豐富電影內容、表達電影情感、增強觀眾的情感體驗方面發(fā)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音樂在電影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效果:
(一)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與情感
一部好的電影往往矛盾會比較突出,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也比較劇烈,情節(jié)曲折且具有巨大的情感沖擊力,配以適當?shù)碾娪耙魳穭t可以進一步向觀眾展示影片中各個人物的內心世界、情感變化的過程。音樂劇《馬戲之王》是由著名導演邁克爾·格雷執(zhí)導的歌舞片,該劇主要講述了巴納姆(身處社會底層)依靠自己的不斷努力、無窮的想象力以及鍥而不舍的精神,從最初經(jīng)營博物館到開創(chuàng)世界上第一家馬戲團的故事。巴納姆取得成功以后,妻子的父母前來道賀,巴納姆并沒有原諒他們當初對自己的“欺負”、鄙視,而是強硬地將妻子的父母趕了出去,影片中這段情景的背景音樂具有極強的震撼力、沖擊力,這正好與巴納姆當時內心世界相符,向觀眾展示了巴納姆倔強的性格、不屈不撓的精神。
(二)渲染電影的氣氛
如果電影藝術僅僅使用平鋪直敘的語言表達,而缺少了音樂,那么無論多么富有穿透力、感染力的“聲音”,都很難達到渲染影片氣氛的目的。《馬戲之王》這部電影可謂是實現(xiàn)了電影與音樂的完美融合,頂級的配樂、完美的混音設計,這也是該部音樂劇中原聲音樂獲得眾人“追捧”的關鍵所在。胡子姐姐被拒之門外所唱的This Is Me,本來歌詞就十分感人,再輔以充滿感染力、滲透力的音樂配樂、群舞伴舞,這就直接戳中了廣大觀眾的淚點,這就充分體現(xiàn)了音樂的巨大的沖擊力。主人公被鄙視,不同階層之間的相愛,陷入逆境中的“挫敗感”,尋求異能人士的決心,馬戲團取得成功的喜悅之情等等,幾乎在每個環(huán)節(jié)、情感轉折點都借助于音樂來宣傳電影的氣氛,這也是音樂劇《馬戲之王》能夠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強化電影主題及推動劇情的發(fā)展
就單純的考慮電影表達的主題而言,故事情節(jié)是電影的“第一臺詞”,而音樂應該是電影的“第二臺詞”,兩者是電影不可分割的整體。音樂的融入,往往是為了滿足主體表達需求的,將音樂與電影畫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僅能夠達到強化電影主題的作用,而且還能夠推動電影劇情向更高階段發(fā)展。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馬戲之王》這不音樂劇的劇情、故事很難稱得上“完美”,而且從觀眾的評論來看,劇情、故事情節(jié)也確實成為了部分人吐槽的對象。然而,這部電影最大的閃光點是音樂、舞美與電影劇情的完美結合,音樂與電影劇情的“完美搭配”,使得整部電影的主旋律顯得十分的明確、突出。
音樂為電影提供了一種無意識的支持,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觀眾,與普通的電影不同,音樂劇電影的優(yōu)勢在于“利用大量的音樂、舞蹈來提升影片的效果”。《馬戲之王》是一部普通的故事影片,但更是一部質量比較高的歌舞影片,影片中使用大量節(jié)奏明快、主題色彩鮮明的音樂,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電影是一種以視覺語言為主導的藝術,輔以恰當?shù)囊魳繁磉_,觀眾會在無意識的過程中“被動地”接受電影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并與影片產(chǎn)生共鳴。然而,無論多么感人的故事情節(jié),單憑簡單的語言描述可能難以感染觀眾,融入了背景音樂、歌曲,卻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或許,胡子姐姐唱的歌曲、配樂才是真正地觸動觀眾心里神經(jīng)的“元素”,并讓觀眾悄然淚下。本質上來看,電影藝術是集多種藝術于一體的綜合性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而諸如插曲、主題歌、主題曲以及情景音樂等電影中的廣泛應用,突出了電影的主題,影片的藝術表現(xiàn)力、情感感染力大幅增強。
結語
電影具有極強的時代感,特殊的生存環(huán)境、特定的時代背景都賦予了電影、音樂所特有的功能和藝術魅力。只有真正地實現(xiàn)電影藝術與音樂藝術的完美融合,才能夠真正地、充分地體現(xiàn)出電影音樂劇的藝術價值。當前,電影、音樂均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娛樂的一部分,這就為電影與音樂的融合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音樂無國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動人的故事、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如果輔以民族音樂,不僅能夠拉近觀眾與電影之間的“距離”,而且會增加觀眾的認同感,這對增強廣大的電影觀眾的體驗感具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范宏.電影音樂的功能、歷史與分析[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
[2]孫煜.《電影音樂,一段歷史》 譯介及其音樂美學相關問題的研究[D].西安:西安音樂學院,2013.
[3]張雯雯.《人民音樂》與中國當代音樂批評(1950-2010) [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