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靜
(山西省林業(yè)科學(xué)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核桃是我國重要的干果經(jīng)濟(jì)林樹種,根據(jù)結(jié)實習(xí)性可分為早實品種和晚實品種。目前山西省主栽品種多為早實核桃品種,其早期豐產(chǎn)性強(qiáng),對樹體管理的要求也較高。修剪是核桃生產(chǎn)中重要的管理手段,筆者選擇山西省主栽早實核桃品種中林1號進(jìn)行修剪試驗,旨在為核桃生產(chǎn)提供技術(shù)指導(dǎo)。
試驗地位于山西省呂梁市孝義市高陽鎮(zhèn)賢者村,地處山西省腹地偏西,溫帶季風(fēng)氣候。年平均氣溫10.7 ℃,平均最低氣溫9.5 ℃.無霜期190 d,境內(nèi)年平均降水量428.8 mm.試材為6年生中林1號苗木,栽植密度4 m×5 m.該品種生長勢強(qiáng),樹姿較開張,分枝角65°左右,樹冠自然圓頭形,葉質(zhì)厚,雌先型,中熟品種。分枝力2.04個,新梢平均長14.2 cm,粗0.7 cm,果枝率89.4%.
選擇開張角度為0°~45°和45°~90° 2種類型的枝條,各設(shè)4種處理,處理1:輕短截(1/3);處理2:中短截(1/2);處理3:重短截(2/3);處理4:緩放。每種處理10個枝條,春天修剪。修剪后,當(dāng)年秋季調(diào)查不同處理下2種類型枝條的新梢長度、新梢徑生長、成枝力和果枝率。
2.1.1 對 45°枝的影響
不同處理對45°枝新梢長度的影響見第38頁表1.
表1 不同處理對45°枝新梢長度的影響
由表1可見,不同修剪方式,其新梢平均長、最長枝平均值以及抽生新梢總長平均值均存在顯著差異。處理4由于頂端優(yōu)勢,新梢平均長最大。處理2最長枝條平均值為103.46 cm,顯著大于處理1(58.5 cm).處理2抽生新梢總長平均值231.3 cm,顯著大于處理1和處理4.
2.1.2 對水平枝的影響
不同處理對水平枝新梢長度的影響見表2.
表2 不同處理對于水平枝新梢長度的影響
由表2可見,對于中林1號水平枝,處理2和處理3的新梢平均長、抽生新梢總長平均值顯著大于處理1和處理4.處理2的最長枝平均值為104.16 cm,處理3的最長枝平均值為90.00 cm,處理1的最長枝平均值為64.33 cm,比處理4分別提高了43.66 cm,29.5 cm,3.83 cm.處理2的抽生新梢總長平均值最大,為188.83 cm,處理3次之,處理4最低。
2.2.1 對45°枝的影響
不同處理對45°枝新梢徑生長的影響見表3.
從表3中可見,不同處理45°枝新梢徑生長間存在差異。處理4新梢平均直徑最大,處理1最小。處理2的抽生新梢徑生長總和平均值為5.64 cm,處理3的抽生新梢徑生長總和平均值為5.16 cm,顯著大于處理1和處理4.
表3 不同處理對45°枝新梢徑生長的影響
2.2.2 對水平枝的影響
不同處理對水平枝新梢徑生長的影響見表4.
表4 不同處理對水平枝新梢徑生長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對于水平枝,4個處理最粗新梢平均直徑的差異不顯著。對于抽生新梢徑生長總和平均值來說,處理2最大,為5.11 cm,處理4最小,為2.55 cm.處理1,處理2均顯著大于處理4.
不同修剪方法對中林1號成枝力的影響見圖1.
圖1 不同修剪方法對中林1號成枝力的影響
由圖1可知,對于水平枝,處理2的成枝力最大,處理3次之,處理4最小。對于45°枝,處理1和處理2成枝力較大,處理4最小。可見緩放處理成枝力最小。
不同修剪方法對中林1號果枝率的影響見第39頁圖2.
圖2 不同修剪方法對中林1號果枝率的影響
由圖2可見,對于水平枝,處理3的果枝率最高,為37%;處理1的果枝率最低,為12%.果枝率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處理3>處理2>處理4>處理1.對于45°枝,各處理的果枝率均高于水平枝的果枝率;處理2的果枝率最高,為60%;處理1次之,處理3和處理4基本相同。
1)對中林1號核桃進(jìn)行輕短截、中短截、重短截和緩放4種不同處理,其新梢平均長、最長枝平均長以及抽生新梢平均總長均存在顯著差異。對于45°枝,緩放處理由于頂端優(yōu)勢,新梢平均長最大;中短截處理新梢總生長量最大。對于水平枝,中短截和重短截的新梢平均長、抽生新梢平均總長顯著大于輕短截和緩放處理;中短截的最長枝平均值顯著大于處理1和處理4.
2)對于45°枝,緩放處理新梢平均直徑最大,輕截處理1最??;中短截和重短截的最粗新梢平均值和抽生新梢粗度平均值均顯著大于輕短截和緩放處理。對于水平枝,4個處理徑生長的差異不顯著。
3)中林1號水平枝,中短截的成枝力最大,重短截次之,緩放最小。對于45°枝,輕短截、中短截成枝力最大,緩放成枝力最小。
4)對于水平枝,重短截的果枝率最高,為37%;輕短截的果枝率最低,為12%.果枝率從高到低的順序是重短截>中短截>緩放>輕短截。對于45°枝,各處理的果枝率均高于水平枝的果枝率;中短截的果枝率最高,為60%;輕短截次之,重短截和緩放基本相同。
早實核桃分枝性強(qiáng),結(jié)果早,且具有抽生二次枝的特點(diǎn),若不進(jìn)行合理的樹體管理,容易造成樹形紊亂,影響結(jié)果。因此,在修剪上,應(yīng)根據(jù)品種不同選擇適宜的修剪方式,培養(yǎng)好主、側(cè)枝,形成結(jié)果枝組,控制二次枝。試驗結(jié)果顯示,不同強(qiáng)度的修剪對中林1號新梢生長量、成枝率和果枝率均有顯著的促進(jìn)作用。對于45°枝,中短截和重短截的修剪方式對提高成枝率和果枝率效果顯著,且新梢生長量大。對于水平枝,中短截對增強(qiáng)新梢生長量、成枝力和果枝率的效果最顯著,輕短截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