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瓊
打造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教育群眾、培養(yǎng)干部的重要思想教育陣地和理論傳播平臺,這是湖北日報全媒體“新時代湖北講習所”欄目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起的政治責任和重要使命。作為一個每一個工作日都要與讀者見面的欄目,“新時代湖北講習所”欄目著眼于“天天見、天天新、天天深”的要求,湖北日報評論理論中心從增強新聞性著手,在提升黨報理論宣傳的傳播力上作出了有效的探索。
毛澤東同志曾在 《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中指出:“我們的政策,不光要使領導者知道,干部知道,還要使廣大的群眾知道。有關政策的問題,一般地都應當在黨的報紙上或者刊物上進行宣傳”。
理論宣傳是黨報的一個傳統(tǒng)優(yōu)勢,也是體現(xiàn)黨報權威性、指導性的重要方面。但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種傳統(tǒng)優(yōu)勢是建立在主流媒體覆蓋廣泛、生動鮮活的宣傳闡釋和輿論引領作用之上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我們黨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以一系列原創(chuàng)性戰(zhàn)略性的重大思想觀點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宣傳好、闡釋好我們黨這一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不僅給黨報理論宣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黨報理論宣傳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如何思維方式還停留在過去的老套路上,不僅難有出路,還會坐失良機”。推動經(jīng)濟轉型升級是如此,黨報的理論宣傳也是如此。如何做到既嚴謹又生動?如何既確保學習宣傳的權威性、準確性,做到忠實原文、忠實原義;在生動中“下接地氣”,確保解讀闡釋的形象性、生動性,做到貼近群眾、貼近生活?這就要求“新時代湖北講習所”一開始就跳出長期以來黨報固化的理論宣傳方式,從形式到內容,從選題到表達,全方位跳出定式、打開思路,著力增強“講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以主動創(chuàng)新激活這個傳統(tǒng)優(yōu)勢。
與報紙新聞板塊相比,理論宣傳板塊一直被視為“慢工出細活”的板塊,由于其在政治高度、理論深度、思想力度上的責任和追求,其時效性相比新聞板塊體現(xiàn)不夠充分?!靶聲r代湖北講習所”在時效性上的最大特點,就是直接跳出了傳統(tǒng)理論版的刊發(fā)周期,在要聞板塊以“天天見”的形式高密度、快節(jié)奏推出。
既然是高密度、快節(jié)奏的理論宣傳,“講習”選題就必須更加體現(xiàn)新聞的熱度。因此,“新時代湖北講習所”的“專家講習”欄目一方面以分單元講習的形式成體系、板塊化推出,一方面也緊密跟進習近平總書記最新講話精神,讓理論闡釋反應更快,更敏銳。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xié)聯(lián)組會上,首次提出“新型政黨制度”后,“新時代湖北講習所”在全國兩會期間推出的“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專家講習單元敏銳抓住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表述,迅速推出以“新型政黨制度彰顯中國智慧和中國優(yōu)勢”為題的專家講習;在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后,又迅速推出了“煥發(fā)偉大民族精神的強大精神動力”、“讓中華兒女共享幸福和榮光”,深刻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提出的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的深厚意蘊和豐富內涵,和“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怎樣的重大意義。通過對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的緊密跟進,讓“新時代湖北講習所”的專家講習抓住了重大理論問題的最佳闡釋時機,在及時“解渴”上更進了一步。
1、在追問中釋疑解惑?!皩<抑v習”是目前“新時代湖北講習所”中數(shù)量最多、見報頻率最高的一個欄目,自推出之日起已經(jīng)超過100期。怎樣才能讓專家學者的講習做到老百姓愛聽愛讀、入腦入心的效果?在“專家講習”的呈現(xiàn)形式上,采取了記者與專家對話的形式,取得了更好的傳播效果。
一是這種對話式的訪談,區(qū)別于“來稿照登”的守版待稿,也區(qū)別于“你說我聽”式的簡單記錄,而是理論記者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社會問題出發(fā),通過追問乃至質疑緊扣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新情況、新問題,推向對話走向縱深,在與專家學者的互動中提升了“講習”的現(xiàn)實針對性,提升了讀者在閱讀中的代入感。二是這種對話式的訪談,要求理論記者不僅要系統(tǒng)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研究、敏銳捕捉其中的新思想、新論斷、新提法、新舉措,而且要了解其理論精髓、核心要義、精神實質、理論來源、時代基礎和實踐要求,才能通過有質量的“問”激活專家有質量的“答”。這個過程,不僅提升理論記者增強了加強自身學術積累的緊迫感,而且推動理論記者廣泛深入地參與到國內省內重大的學術論壇、理論研討活動中,精確掌握各大高校、科研結構的學術特點、專家隊伍。在這種學術對話形式的驅動下,湖北日報評論理論中心與中央黨校、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等高端智庫建立了密切聯(lián)系,把大批國內著名專家學者變?yōu)榱恕靶聲r代湖北講習所”專家講習欄目的講習專家。
2、在“眾籌”中平易近人。長期以來,黨報理論版成為相對枯燥的版面,導致很多人對理論望而生畏,一提起理論,就想到艱深、晦澀、難懂,認為理論只是專家學者研究的東西,讀理論、學理論的事情也只和大學課堂、研究機構有關。結果,對理論的抽象化處理,讓理論遠離了普通公眾,也偏離了現(xiàn)實的需要。為此,“新時代湖北講習所”要在黨報理論宣傳上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突破,不僅要解決“怎么說”問題,也要解決“誰來說”的問題。
在“新時代湖北講習所”的三個欄目中,“學思踐悟”是一個既富有實踐特色、又富有親切感的欄目。這一欄目的報道,由各領域、各戰(zhàn)線的基層一線工作者采用第一人稱的表達方式,結合實踐講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所思所悟。在“學思踐悟”中“講習”人,既有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企業(yè)管理者,也有深度擁抱互聯(lián)網(wǎng)的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既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院士科學家,也有在社區(qū)基層治理一線的“小巷總理”。他們從各自的工作實際出發(fā),“講習”中有故事、有思考、也有感悟。理論宣傳的對象成為“講習”的主體,親切樸實生動的講述代替了呆板、生硬、單調的灌輸和說教,大大增強了黨報理論宣傳參與性、互動性,提升了傳播的吸引力、感召力,充分證明了馬克思的名言:“理論一經(jīng)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