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笑菲
【適用話題】典故 詞牌起源 感懷
以前上學的時候背誦《卜算子》,總覺得這個詞牌聽起來好像跟算命占卜有什么關系,但是再讀一讀詞句,又好像并沒有人在講算卦的事。那《卜算子》這名字是怎么來的?
話說當年,被貶到廣東惠州的蘇東坡,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蘇東坡喜歡夜讀,他發(fā)現有個姑娘,經常在他家院子里徘徊,隔著窗戶聽他念詩,但是只要他推開窗,那姑娘就立刻逃跑。蘇東坡跟鄰居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這女孩是官宦人家的女兒,特別仰慕他,所以才冒昧窺探。蘇軾一聽,這姑娘妙齡未嫁,便幫她介紹了位當地的青年才俊。
沒過幾天,蘇軾又一次被貶黜,從惠州去了海南。四年后,他終得大赦,北歸路上經過惠州,想著能見到那姑娘夫妻倆舉案齊眉的場面。誰知,蘇軾去海南后不久,姑娘就憂郁過世了。聞此變故,蘇軾感傷不已,提筆寫了一首《卜算子》:“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所用的詞牌《卜算子》,因為曲調平實,聽起來不光像民謠,還像占卜算卦人的唱詞,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名字。
說完東坡先生,接下來再講講陸游和《卜算子》的故事。陸游本來是力主抗金北伐的,可惜當時南宋朝廷一直退讓,不光不收復失地,還把主戰(zhàn)人員給一一罷免了。時局飄搖,壯志難酬,在驛站小駐的陸游心中煩悶,又剛好看見一樹梅花殘破凋零,他觸景生情,哀嘆自身境遇,于是作《卜算子》云:“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p>
《卜算子》詞律朗朗上口,除了用來感嘆一下自己的雄心壯志,當然也少不了要表達一下內心的豐富感情。北宋王觀的《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就是借了山水而話惜別:“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边@是一首送別詞,這首詞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詞句讀起來是大白話,但是居然平仄契合,情趣盎然。所以后人從這首詞里取了“眉峰聚”三個字,作為《卜算子》這個詞牌的別名。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之子秦湛,傳世之詞僅有一首,就是這首《卜算子·春情》:“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極目煙中百尺樓,人在樓中否。四和裊金鳧,雙陸思纖手。擬倩東風浣此情,情更濃于酒。”這首詞可以說是經典的抒情佳作了,后人十分推崇,于是也取了“百尺樓”三個字,作為《卜算子》的另一個小名。
(摘自微信公眾號“博物”)
【素材分析】《卜算子》這個詞牌雖有“卜算”二字,但和占卜之事并無關聯。從蘇軾感懷少女之說,到陸游自嘆境遇之說,再到“二觀”抒情之說,無疑都是對這個詞牌的豐富和發(fā)展。
NEW視野
現代人所謂的“詩”“詞”都是古時人們的歌曲,每一種詞牌都代表一支曲子,一般的詞人只負責“填詞”就行了。樂曲名字的來歷,例如《菩薩蠻》,據說是由于唐大中初年,女蠻國進貢,她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瓔珞,像菩薩,《菩薩蠻》因此得名。據說唐玄宗愛唱《菩薩蠻》詞,可見是當時風行一時的曲子?!段鹘隆贰讹L入松》《蝶戀花》等,都屬于這一類來自民間的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