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
摘 要 劉集鎮(zhèn)位于鄧州市東南32公里,耕地13萬畝,土壤類型大部為砂姜黑土,在河南省小麥品質區(qū)劃上屬于強筋次適宜區(qū)。生產實踐表明,在技術措施完全落實的情況下,我們能夠生產出優(yōu)質強筋小麥,其生產技術在選用優(yōu)良強筋品種、做好病蟲草害防治、適時適量播種、加強田間管理、適時收獲、后熟貯藏等基礎上,重點要落實好整地與施肥技術。
關鍵詞 砂姜 黑土 小麥 生產
中圖分類號:S512.1 文獻標識碼:A
1精細整地
由于砂姜黑土大部分質地粘重、易澇上浸,而優(yōu)質強筋小麥的水分管理是以適度控水,特別是灌漿期是靠適度的水分脅迫來促進籽粒蛋白質含量提高的,所以砂姜黑土整地方式與質量對于優(yōu)質強筋小麥生產來說十分重要。
在生產上大部分農戶對于精細整地能夠提高強筋小麥品質的作用認識模糊,往往怕麻煩、圖省事,導致整地質量差。有的只旋耕且深度僅8-10厘米、有的旋而不耙或耙而不細,長年累月造成耕層變淺、土壤需肥保水能力下降。
由于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小麥播期彈性較大,小麥整地時間相當充裕,可以先將前茬作物秸稈及其殘茬粉碎3厘米以下,而后再根據情況采取相應的整地措施,使耕層深厚、土壤細碎、上虛下實、田面平整、秸稈殘茬細碎與耕層土壤混合均勻、秸稈不結團,全田無漏耕漏耙,橫向到邊、縱向到頭、無溝無塹,達到“深、細、透、實、勻、松、平”的標準。
對于耕層質地重壤以上、耕性良好、耕層厚度>25厘米的土壤可采用翻耕整地的方式,翻耕深度一般20-25厘米,耙深均勻一致,一般為15-20厘米,耙后表土平整、細碎、松軟。
對于耕層質地重壤以上、耕性不良、耕層厚度<25厘米、耕層以下土質粘重的土壤可采用深松整地的方式,翻耕深度20厘米以上,加5厘米深松,深松宜2-3年一次,耕后細耙。
大部分砂姜黑土滲水性能差,在小麥灌漿期降水偏多的情況下,在土質粘重特別是耕層以下有粘土層、砂姜層等透水性能差的耕地上會使耕層土壤水分過多而影響小麥蛋白質的積累從而導致強筋小麥的品質達不到標準,采用溝廂種植方式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首要選擇。溝廂種植方式前期旱時可以順溝澆水,能夠既解決干旱問題又不因灌水而導致產生上浸、漬害,后期雨水過多時順溝排水,減少田間濕度,有利于蛋白質的積累。溝廂規(guī)格一般廂面寬2.4-3米,方向以方便灌排為宜,長度根據地塊而定,一般為60米左右,廂溝溝寬0.2米、底寬0.2米、深0.2米,廂溝、腰溝、地邊溝相連相通,以利于灌溉和排水。
2科學施肥
在生產上很多農戶習慣采用“一炮轟”的施肥陋習,且不按照強筋小麥的需肥規(guī)律施肥,存在著“重化肥、輕有機肥,重氮肥、輕磷鉀肥,重底肥、輕追肥”的普遍現(xiàn)象,這對于強筋小麥生產來說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踐證明養(yǎng)分適時適量供給是優(yōu)質強筋小麥生產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技術關鍵環(huán)節(jié),需要掌握的原則一是以地、以品種、以水、以管理定產,以產量定肥;二是增施有機肥、有機無機結合、氮磷鉀以及中微量元素全量施用;三是按照強筋小麥需肥規(guī)律全生育期充分供應。
按產量施肥主要是指化學肥料的施用,在測定土壤有效養(yǎng)分的基礎上,產量目標每畝500公斤時可施用氮肥(N)12公斤、磷肥(P2O5)6公斤、鉀肥(K2O)13公斤、硫酸鋅1公斤(2-3年施一次),產量目標每畝600公斤時可施用氮肥(N)14公斤、磷肥(P2O5)7公斤、鉀肥(K2O)15公斤、硫酸鋅1.5公斤(2-3年施一次)。
增施有機肥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砂姜黑土有機質含量,促進根際微生物活動,為小麥根系健康發(fā)育提供一個良好的根際微生態(tài)環(huán)境,基本措施就是增施農家肥或秸稈還田。農家肥最好是采取高溫積肥的方法漚制,這樣可以在培肥地力的同時又減少糞肥病蟲基數(shù),施量為每畝4000公斤,在整地前施入,也可以在出苗以后麥苗封壟前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機肥。若秸稈直接還田時每畝應隨時補施尿素10公斤,降低碳氮比,加快秸稈發(fā)酵分解,直接還田土壤水分要充足,如果土壤干旱麥播前一定要澆塌墑水,以沉實土壤。
化學肥料特別是粉末狀化肥可以在整地前做基肥施入,顆粒狀化肥也可以隨播種用種、肥異位播種機施入。化肥特別是氮肥不能一次性做基肥或者做種肥施入土中,一般氮肥做追肥的比列應為40-70%,土質粘重的耕地追肥比列低一點、土質松輕的耕地追肥比列多一點,在提高氮肥的利用率的同時保證強筋小麥后期的氮素供應。
施肥方法上,基肥要在上茬作物秸稈粉碎全部還田,深翻入土。全部有機肥、中、微量元素肥料、EM菌等秸稈腐熟劑耕地前施入。
種肥可在播種時用種肥異位播種機施入各20%的氮、磷、鉀化學肥料,既可滿足小麥苗期生長發(fā)育的需求,又能起到減少肥料揮發(fā)和淋失的作用。追肥需分為兩次,一次是越冬期可在小麥行間追施80%的磷、鉀肥和30%-40%的氮肥,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剩余的氮肥于3月底4月初(拔節(jié)中期,基三節(jié)間高度8厘米左右,幼穗分化藥隔期)小麥分蘗兩極分化基本結束時追施,可有效地發(fā)揮氮素肥料的增產作用。
超常量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對于提高強筋小麥品質也有很大的作用,可在返青期、拔節(jié)期、孕穗期、灌漿期每畝每次用磷酸二氫鉀400克兌水50公斤,于晴天上午10時前、下午4時后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