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漢培
【摘要】目的 總結(jié)分析血清D-D、NT-proBNP及hs-CRP檢測在診斷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觀察組為我院2014年8月~2017年10月期間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對照組為同期收治的50例不合并冠心病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測定兩組患者血清D-D、NT-proBNP及hs-CRP指標并對比。結(jié)果 在血清D-D、NT-proBNP及hs-CRP指標方面,觀察組治療前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較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D-D、NT-proBNP及hs-CRP均下降,在治療后的血清D-D、NT-proBNP方面,兩組患者存在差異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血清D-D、NT-proBNP及hs-CRP檢測在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診斷以及預后評價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D-D;NT-proBNP;hs-CRP;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臨床診斷;預后評價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8..01
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老年人群中多種疾病合并情況逐漸增多,較單一疾病,多種合并癥的臨床診斷以及治療難度進一步增加[1]。本文結(jié)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探討血清D-D、NT-proBNP及hs-CRP檢測在其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組為我院2014年8月~2017年10月期間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對照組為同期收治的50例不合并冠心病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60~78歲、平均(66.8±4.1)歲。對照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61~77歲、平均(66.6±4.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24 h內(nèi)測定血清D-D、NT-proBNP及hs-CRP,其中血清D-D采用免疫滲濾法進行檢測,檢測試劑盒為武漢明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NT-proBNP采用膠體金免疫檢測方法,檢測試劑盒為杭州普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hs-CRP采用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測定,檢測試劑盒為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嚴格按照不同檢測試劑盒操作要求進行檢測。根據(jù)不同患者實際情況采取規(guī)范治療方法,在治療完成后再次對患者上述指標參數(shù)進行測定。
1.3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為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的血清D-D、NT-proBNP及hs-CRP含量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觀察指標所需要的參數(shù)進行整理,并使用SPSS 20.0軟件完成數(shù)據(jù)分析,血清相關物質(zhì)含量使用均值±標準差表示,差異性對比使用t檢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為P<0.05。
2 結(jié) 果
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前D-D含量為(496.1±120.6)、NT-proBNP為(4585.5±2061.6),hs-CRP為(71.5±34.9);對照組治療前D-D含量為(426.1±90.4)、NT-proBNP為(515.7±204.9),hs-CRP為(50.7±28.5),治療前觀察組上述各項指標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D-D含量為(391.5±69.3)、NT-proBNP為(481.5±203.5),hs-CRP為(8.7±3.2);對照組治療后D-D含量為(295.4±72.4)、NT-proBNP為(405.7±182.1),hs-CRP為(8.5±3.1),兩組患者治療后較治療前對應的D-D、NT-proBNP以及hs-CRP均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的D-D、NT-proBNP方面,觀察組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hs-CRP方面,觀察組與
對照組之間差異性不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在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診斷中,相關實驗室指標含量水平逐漸得到應用,其中D-D含量檢測能夠反映出患者體內(nèi)凝血、纖溶系統(tǒng)被激活,表明患者體內(nèi)處于高凝狀態(tài);根據(jù)已有文獻報道,NT-proBNP在心室功能障礙患者體內(nèi)具有較高的含量水平,同時這種含量變化情況與患者心衰程度密切相關,因而通過對NT-proBNP含量測定能夠反映出患者心功能的變化情況;hs-CRP作為一種炎癥反應物,其含量水平表明患者體內(nèi)炎癥情況,隨著對冠心病的深入研究與分析,冠心病的形成與動脈粥樣化血栓形成息息相關,而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一方面是脂肪堆積過程,另一方面也屬于慢性炎癥病變過程,所以通過對hs-CRP的檢測能夠作為患者體內(nèi)動脈粥樣化血栓形成的參考指標。通過對上述各項參數(shù)的分析,綜合D-D、NT-proBNP及hs-CRP檢測可反映血栓形成以及發(fā)展,因而可用于冠心病的診斷[2]。
綜上所述,血清D-D、NT-proBNP及hs-CRP檢測在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診斷以及預后評價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 永,范遠威,劉 勇,等.血清D-D、NT-proBNP及hs-CRP檢測在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7,22(11):2025-2027.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