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錫根
歲月如梭,月缺月圓。轉(zhuǎn)眼間,母親離我而去30年了,但母親的音容笑貌仍浮現(xiàn)在眼前,她的親切話語常常在耳邊回蕩。我感謝母親給了我生命,更要感謝母親給了我如何做人的道理。
母親生于江蘇省啟東市永安鎮(zhèn),文化初小,18歲來到上海,嫁給了我父親。她是個典型的農(nóng)村婦女,在普陀區(qū)萬里村小梁山這塊土地上耕耘了半個多世紀。20世紀60年代,都是集體勞動,只要出工就記工分,但總有些人出工不出力,三三兩兩在田頭抽著煙瞎扯聊天。在我的眼里,母親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勁,也不知道歇息。每次收工時,隊里的人都急著往家走,而母親總是在地里左顧右盼,實在沒啥可干了才一個人默默地向回走。
拖糞是最苦最累最臟的農(nóng)活,體力消耗又大。根據(jù)隊里的安排,每戶社員大約一個月左右就要輪到一次,到附近的市區(qū)甘泉新村居民區(qū)去拖糞,用于給蔬菜施肥。那時,社員們拉著裝有數(shù)百斤重的糞便車,在高低不平的路上來回行走6里多路,每天從早到晚要拖8車。面對這繁重的勞動,母親總是多做少說,不怕臟和累,每次在車上的桶里把糞便裝得滿滿的,從不像有的人那樣為圖省力,少裝少拖。我清楚地記得,有次我和母親一起去拖糞,途中遇上一場狂風暴雨,渾身都濕透了。此時,我對母親說:“你還是回家吧,我一個人是可以擔當?shù)摹!蹦赣H說:“我吃得消,不要緊的?!彼彩强恐约旱囊懔?,堅持和我一起干完后才結(jié)束。然而,回到家里,母親累得腳也抬不起來,一下子癱倒在床上。
母親平時生活總是節(jié)衣縮食,精打細算,辛苦地養(yǎng)育著我們兄弟姐妹。多少年來,在她的床頭旁,放著一只四角形針線籃,這是她從啟東娘家?guī)淼?。在我心里,這只針線籃便是母親的寶貝,也是我兒時的難忘記憶。經(jīng)過一天的勞累后,每當夜幕降臨,母親就在昏暗的燈下給我們做鞋子、做衣服,我們姐妹兄弟六人的穿著都是母親一針一線做起來的。記得有一次,母親讓我穿上一件很舊有補丁的衣服上學去,我嫌難看不想穿。母親對我說:“衣服舊點不要緊,只要整齊干凈就好。”在母親的說服下,我還是高興地穿上了,并在以后養(yǎng)成了艱苦樸素的習慣。
多少年來,母親因胃氣痛養(yǎng)成抽煙的習慣。盡管我多次叮囑她不要抽煙,但她一時難改掉。一段時間來,我總是買些甲級香煙給她,讓她少抽煙、抽好煙。然而,母親為了要省吃儉用,總是去商店和營業(yè)員商量,退掉甲級煙,調(diào)換丁級煙。不僅這樣,母親還把吃剩下來的煙頭集中起來,然后自制成香煙。母親如此的“做人家”,在村里是出了名的。
“一粒米,七擔水?!蹦赣H多次對我這樣說,教育我糧食來之不易,不要隨便浪費。大躍進年代吃飯不要錢,但母親用一只鋁鍋子去盛飯,從不多盛,連勺子上的飯粒也要剝下來。母親寧愿少吃餓著肚子從自己口中省下來給我們吃。曾記得,那時候,母親因收工晚,我們幾個小人就先吃了,然后把足夠的粥留給母親,讓她吃飽。然而,當母親收工回家吃飯時,她總是舍不得吃,剩下了不少。每當此時,我和幾個妹妹就搶著鍋子刮鍋底。事后,母親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其實我還沒吃飽。我是誠心多剩下一點給你們吃的,因為你們是長身體的時期,不能餓著肚子。”回想起這情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蓱z天下父母心,母親為了我們的成長,傾注了無私的情懷。
在農(nóng)村經(jīng)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母親在晚年得了肺原性心臟病。病重的時候,有一次我趕回去看望她,坐在母親的床頭,她一直用手摸著我的手背。一時間,她什么都沒說出來,終于,當我向她道別的時候,母親喘著氣,十分吃力地對我說:“我一直在想,以后房子留給你一間,不知道你什么時候才回來,葉落要歸根的?!鄙缘绕蹋赣H話鋒一轉(zhuǎn),又深情地說:“你在解放日報社工作不容易,工作忙,不能因我的病而影響你的工作。我的病會好起來的?!贝丝蹋依赣H的手,禁不住淚水往下流。
在母親生命的最后時刻,我因工作忙碌,未能陪伴在她的身旁。為此我悲痛悔恨至今,也不知落過多少傷心的眼淚。2000年,我們迎來了舊居動遷,我從報社退休后回到了普陀區(qū)生活,實現(xiàn)了母親的遺愿,葉落要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