蟈蟈
珠寶鑒定實驗室。寬敞而明亮.李媛穿著白大褂,坐在一臺臺精密儀器之前,逐一鑒定著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鉆石。平日里熱情開朗,特別愛說笑的她.一穿上工作服,立刻變得嚴謹而不茍言笑。因為在李媛看來。做珠寶品質的守護人,就是她的職責。
緣分是一樣神奇的東西,它說不清道不明,卻又在恰好的那一刻,讓你覺得這就是冥冥中的注定。感情如此,事業(yè)也是如此。李媛是個特別相信緣分的人,因為在她的生命中,石頭就是最好的伙伴。
李嬡是在四川樂山一個地質大隊長大的孩子,外公與石頭打了一輩子交道,媽媽從事的是巖礦鑒定。耳濡目染間,李媛從小對石頭有著濃厚的興趣。有時候,她拿到一塊石頭,就會在手里不停把玩,遇到很特別的石頭,還會去問大院里的叔叔阿姨,這到底是什么。
李嬡的爸爸是核反應堆工作者,6歲以后,李嬡一家離開了地質隊大院,前往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那是我國從事核反應堆工程研究、設計、試驗、運行的大型綜合性科研基地,位于四川夾江的大山里,曾經(jīng)發(fā)出了新中國第一度核電。那里沒有繁華的車水馬龍,沒有林立的高樓大廈,卻有著大院鄰里間最樸實的問候和相互關懷。
在大山中生活與玩耍,李嬡依然時不時能接觸到石頭。研究院的科研人員有時會做一些輻照處理,對寶石進行改色。外表硬邦邦、冷冰冰的石頭,其實有著一顆無比柔軟的心,當它們經(jīng)過一定處理之后,就會呈現(xiàn)出讓人意想不到的變化。李嬡還記得,她曾見過一顆透明的托帕石,經(jīng)過相應處理后,變成了藍色。這些神奇的變化,在她眼中儼然成了一場魔術,也讓李媛對石頭的世界,更多了一份憧憬。
李嬡一直對老一輩的地質工作者、國防三線的工作者們滿懷崇敬。他們心懷理想,義無反顧地前往最需要他們的地方,默默奉獻了一生,他們的執(zhí)著信念,在潛移默化中深深觸動著李嬡。李媛總是想,長大之后,她也要像這些人一樣,成為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童年的生活是快樂的。李嬡的父母并沒有刻意地將女兒往地質學方面引導,他們并不想為她規(guī)劃人生,而是希望她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健康成長。
李媛特別喜歡唱歌。從小,她便學習民族聲樂以及鋼琴,歌唱得特別棒,琴也彈得非常不錯,她的音樂啟蒙老師曾是戰(zhàn)旗歌舞團的歌唱演員,李媛特別感謝她為那個山溝溝帶來了悠揚的旋律。
然而,在李媛的內心深處,她始終覺得自己跟石頭有著解不開的緣分。1998年,李媛成為了一名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專業(yè)的學生。
如果說,小時候的李嬡對于石頭只是喜歡與好奇,那么從大學開始,她便與石頭有了真正的親密接觸,且形影不離。結晶學、礦物學、晶體光學、寶石鑒定、珠寶評估……這些專業(yè)的課程,讓李嬡真正走進了寶石的璀璨世界。
這些晶瑩剔透、光彩奪目的石頭,它們的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秘密。四年的學習生活,讓李嬡掌握了許多知識,每次看到那些美麗的石頭標本,李嬡都暗下決心,畢業(yè)后要成為一位珠寶鑒定師,守護住這些寶石的美。
2002年,李媛大學畢業(yè),她參加了國家注冊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的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成為了當時年紀最小的國家注冊珠寶鑒定師之一。
這是一項難度非常大的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全國通過率只有20%,從1997年第一次實行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職業(yè)資格考試以來,截至目前僅有1569人通過了考核,是質檢師“中國制造”的代表。李嬡成為了其中的一員,靠的不僅是滿腔熱情,更是扎實的基礎。
大學畢業(yè)后,李嬡來到上海,成為了老廟黃金的珠寶鑒定師。能進入這家老字號民族品牌企業(yè),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
這份工作的職責,就是對豫園黃金珠寶集團下出品的珠寶玉石、首飾等進行鑒定、分級,確保產(chǎn)品質量達到國家標準,甚至高于國家標準。這讓李嬡有了一份深深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實驗室的工作與大學時的學習感覺很不一樣。學生時代,李媛并沒有接觸過那么多精密儀器,如今,面對如此多的高新科技,她的內心一半是激動,一半是敬畏。
幸運的是,帶教李嬡的是周逸老師,他是中國最早的國家注冊珠寶鑒定師,在這一領域從業(yè)多年,有著極其豐富的經(jīng)驗。在工作過程中,李嬡不斷接觸到許多行業(yè)大咖,她虛心地向老師們請教各種問題,他們的無私教導,讓李媛每天都在進步。
珠寶玉石鑒定是相當嚴謹和復雜的工作,在豫園黃金珠寶集團的珠寶鑒定實驗室中,有著無數(shù)關于工作質量要求的文字規(guī)范。高標準的質量體系10萬字、質量手冊3萬字、程序文件28個……然而,這些標準制定之后,并不意味著能一直使用下去。由于寶石優(yōu)化處理以及合成技術的發(fā)展速度遠遠超過鑒定師的原有認知,因此,往往3個月前更新的鑒定指導書,在3個月后某些內容就已經(jīng)失效,這就要求珠寶鑒定師不能只依靠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而是要時刻保持學習狀態(tài)。
幾乎每個月,李嬡都會去找同濟大學寶石中心的亓教授,向他請教最新的行業(yè)知識與遇到的難題。她與亓教授的微信對話,就像一本一問一答的教科書,對于李媛的疑問,亓教授總是不厭其煩地耐心解答。而讓李嬡感動的是,行業(yè)大咖們并沒有對她這位新人有任何敷衍,而是毫無保留地指點,有時候,他們的一句話,一次點撥,就能讓她醍醐灌頂。
李媛在珠寶鑒定實驗室中,一千就是15年,這些年中,她總共過手的珠寶玉石少說也有幾十萬件。照理說,李媛已算是經(jīng)驗豐富的專家,但在工作過程中,她卻始終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
以前,公司領導每年都會組織李媛所在的實驗室人員,前往各門店進行貴金屬抽檢,可每一次的抽檢結果,都不能讓領導滿意,于是,只能返工再返工。如此,便浪費了大量的精力與時間。
后來,老領導退休了,李媛自己開始組織抽檢。這時,她才找到了以往總是“吃批評”的原因。原來,過去為了圖方便,李嬡和實驗室的同伴們總是挑選戒指、掛墜等進行檢驗,但其實,最容易出問題的卻是被忽略的耳環(huán)背部和手鏈搭扣等。李媛領悟到,每一次抽檢都要用心去做,不僅方法要合理,而且產(chǎn)品也要做到全覆蓋,這樣才能確保沒有一絲漏洞。
為了確保準確性,實驗室中會不定期就檢驗結果和過程步驟等進行各種比對,除了實驗室內部比對外,還會與外部實驗室進行比對。
目前,豫園黃金珠寶集團的珠寶鑒定實驗室正在申請實驗室認證,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要進行實驗室間比對,目前他們與國家金銀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這兩大國家級實驗室開展了比對。
在工作中,李嬡不斷學習與總結,她與她的實驗室伙伴們,不斷摸索著更好的檢測方法。
豫園黃金珠寶集團對于珠寶玉器產(chǎn)品的質量,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因此,除了每年的抽檢之外,還會進行復檢。過去,門店的復檢產(chǎn)品都要送到實驗室來檢測,這樣會直接影響到門店的正常銷售。
實驗室的儀器體積較大,而且外力碰撞很容易影響到精準性。因此,將儀器搬到門店去檢測,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經(jīng)過反復思考和試驗,李嬡和同事們找到了紫外線光源鑒定的方法。
紫外線光源的鑒定儀器不大,方便攜帶,李媛和同事們將它帶到了門店,找了一間遮光的“小黑屋”,戴上遮光眼鏡和手套,10天時間里,7個人連續(xù)篩查了幾萬件產(chǎn)品。這一方法,很好地解決產(chǎn)品復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也進一步確保了產(chǎn)品質量的提升。
所有的努力終究會有回報。今年6月5日舉行的“上海職工科技節(jié)”閉幕式上,上海市總工會、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經(jīng)信委對評選產(chǎn)生的“2018年職工先進操作法優(yōu)秀成果”進行了表彰,其中就包括李嬡總結并提煉的《鉆石篩查分級法》,而這一榮譽,全上海只有20項。
在不少人眼中,珠寶鑒定師的形象總是刻板而謹小慎微的。然而,脫下工作服的李媛,卻是個愛說愛笑,民歌唱得特別動聽,菜也做得非常好吃的姑娘。李嬡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愛她的丈夫,可愛的兒子,一家人始終其樂融融。
李嬡的先生是她的大學校友,讀的是石油地質專業(yè)。先生是個內斂的人,讀書時一直很低調。起初,李媛并沒有特別注意到這個人。直到臨近畢業(yè),她的先生一直忙著幫同學轉黨員關系,還自己掏腰包幫別人暫時墊付黨費。那時,李媛才開始覺得,這個男孩好像還蠻熱心、蠻不錯的。
慢慢地,兩人之間的了解越來越深,然后便水到渠成地戀愛了。李媛說,她生命中的很多要素都與石頭有緣,愛情也是如此。李媛的QQ名叫海藍雨,這個名字取自于海藍寶石,而相戀之后,李媛發(fā)現(xiàn),先生的QQ名居然就叫海藍?;蛟S,冥冥中正是這顆晶瑩的寶石,將兩人牽在了一起。
畢業(yè)后,李媛來到了上海,而先生繼續(xù)留在武漢讀研,分隔兩地,他們只能依靠電話訴衷腸。每天最少一通電話,每回都是李媛不停地說呀說,而先生則是忠實地傾聽者,頻繁的“電話粥”,積累起來的電話卡也有厚厚一刀。
研究生畢業(yè)之后,李嬡的先生為了她來到了上海,并前往同濟大學繼續(xù)深造,研讀博士學位。2005年,兩人步入了婚姻殿堂。沒有房子、車子,沒有貴重的嫁妝,兩人幾乎就是裸婚。但這么多年來,李媛始終覺得,她一點都沒有嫁錯,因為眼前的這個人,就是她最愛的人。
李媛和先生的性格互補,一個活潑樂觀,一個穩(wěn)重踏實,而兩個人的價值觀卻始終一致。如果遇到困難或者比較煩心的事情,李嬡總會向先生求助和傾訴,而先生總會不斷地鼓勵她、安慰她、開導她,為她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兩人之間不僅是愛人,也是最懂得彼此的伙伴。
兩人的生活也充滿情趣。李嬡特別喜歡烹飪,燒得一手超好吃的川菜。李媛是四川人,先生是湖北人,兩人無辣不歡。李嬡就這樣一點一點地把先生喂胖。剛結婚時,先生只有120斤,如今已經(jīng)快150斤了。
喜歡音樂的李媛,總愛去聽音樂會,不過,這并不是先生的興趣所在。于是,李媛便“強迫”先生陪她一同去,而先生每次都會“乖乖就范”,音樂廳里總能見到他們的甜蜜身影。
有時遇到勘探項目匯報,先生常會寫報告至深夜甚至通宵,為了他的安全,李嬡會一早開車送他去單位,到了晚上再去接他回家。而如果先生有空,他也會來接李嬡下班。兩人之間的愛,并不需要太多甜言蜜語或貴重的禮物,心照不宣的關懷,就是最好的愛。
2008年,兩人的愛情結晶出生了,兒子叫東東,長得虎頭虎腦,特別可愛。在孩子的生命中,兩個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李媛負責陪伴孩子吃喝玩樂,打理他的生活起居,先生則負責教導孩子,同時,陪著孩子一起玩樂。
李嬡和先生給予了孩子最大的愛,但他們并沒有對孩子的未來有什么特別的期許,就像李嬡的父母當初對她那樣,只要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一切就足夠了。
每天,李媛的生活就在平靜與快樂中度過。在公司里,她認真嚴謹?shù)罔b定每一顆寶石,全力確保產(chǎn)品質量;下班回家后,她做飯、陪丈夫、陪孩子,一家人開開心心地有說有笑。簡單而幸福的小美好,也許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