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振
【經(jīng)典文本】
夏日的綠蔭里躺著一頭豬
侯德云
天地間灌滿了火辣辣的熱。他憤憤地罵了一句:這鬼天氣!罵過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抬腿向村子走去。
他光著膀子,襯衫隨意搭在肩上。渾身上下黏嘰嘰的油汗把他糾纏得很不舒服。太陽快要落山了,咋還這么熱呢?他覺得老天爺一定是老糊涂了,就像村里活了90多歲的那個白發(fā)老太婆一樣,耳聾眼花,弄不清是是非非了。
只鋤了幾壟地,他就受不住了,嗓子里冒了煙。他要回家去喝一大碗涼水,不,喝一大缸涼水,痛快痛快再說。當(dāng)然啦,痛快之后,他還是要返回地里干活的。那片莊稼是他一家人全年的指望,敢不精心地侍弄著?
走近村子的時候,他看見村頭那棵粗大的老槐樹下懶洋洋地躺著一頭豬,一頭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的豬。那頭豬渾身臟兮兮的,在綠蔭里酣睡,呼嚕打得很響。不知為什么,他對那頭豬萌生了一股非常強烈的嫉妒。傻不拉嘰的東西,你倒是會享個清福!他又憤憤地罵了一句,一口痰噴到豬身上,那頭豬仍在呼嚕呼嚕地酣睡,根本沒理會他的存在和他正在燃燒的憤怒。他狠狠地踢了豬一腳。豬醒了,哼哼著撐開眼皮,歪了他一眼,迅即又閉上眼睛。呼嚕又起。
他愣了一瞬,一下子跌到樹蔭里,坐那頭豬的身邊。他卷起一支喇叭筒老旱煙,沒滋沒味地吸了起來。一縷縷藍色的煙霧飄飄忽忽地縈繞在他的頭頂,他的心思也隨之搖擺了起來。
他嘆了一口氣:唉,這人哪,活得還不如一頭豬哩。一頭豬,一輩子不必為吃喝犯愁哇。餓了,渴了,嗷嗷吼幾嗓子,就會有人屁顛屁顛地端來吃的喝的。人能行?不干活想吃飽肚子,哪兒找這樣的好事呀!不如下輩子就托生一頭豬吧,熱天熱地里躲到樹底下睡大覺,真他媽的美氣!
一支老旱煙抽完,他又卷了一支,滿腹心思仍在繼續(xù)搖擺著。
他想到了那頭豬命運的最后時刻,心兀地顫了一下:盡管活得自在,還不是要被人殺掉吃肉嗎?他扭頭看了一眼那頭還酣睡的豬,禁不住可憐了它一下。轉(zhuǎn)念又一想:不對呀,人也是要死的,死了之后,埋在土里或是被人吃掉,有什么區(qū)別?只不過是,人的墳?zāi)故且粋€土堆,而豬的墳?zāi)故侨说亩瞧ちT了。接著又想到了吃豬肉時的感覺,嘿,那滋味!他咧著嘴無聲地笑了一下,嘴角濕漉漉的,淌著一些水樣的玩意兒。豬有豬美氣的時候,人也有人美氣的時候哇。于是他鄭重決定,下輩子不托生個豬了,至于托生個什么,他還沒想好,以后再說吧。
這時候,他看見一個人向他走來。他像突然想起個什么事兒似的,問那個人:這是誰家的豬?
那人木著臉說:我家的,不知什么時候溜了出來。怎么了?
他嘿嘿著:沒怎么。過年的時候殺豬吃肉嗎?
那人說:當(dāng)然殺豬吃肉!要不我費心巴力地養(yǎng)它作甚?
他點點頭,說:好,好,到時候別忘了請我去吃肉。我家殺豬的時候,也請你去吃肉。行嗎?
那人說:當(dāng)然行,就這么定了吧。
他站起身子,拍拍沾在屁股蛋子上的土沫子,又瞅了瞅那頭豬,心想:睡吧睡吧,再過幾個月我就要去吃你的肉哩。
他精神抖擻地向村外走去。莊稼地里還有很多活兒等著他去干哪。
很顯然,他完全忘記了回家喝涼水的事兒,那可是他當(dāng)初回村子里來的唯一目的。
【解題筆記】
夏日的綠蔭里躺著一頭豬?對,沒看錯,就是一頭豬,而且是躺在綠蔭里的一頭豬。新穎的標(biāo)題本身就是一個大大的懸念,出人意料而又引人注意。夏日,綠蔭下,躺著的一頭豬,三個關(guān)鍵詞組合出一幅極具畫面感的場景,也將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進行了界定。按小說常見的構(gòu)思方式推斷,題為“豬”,實則很可能寫人。這個標(biāo)題所能引發(fā)的猜想之一,在于躺在綠蔭下的“豬”和人到底有怎樣的關(guān)聯(lián)?豬的處境和人的言行之間有怎樣的關(guān)系?是借豬寫人,或是以豬喻人?如果能在標(biāo)題的解讀訓(xùn)練中形成一種問題意識,那將會大大提高文本解讀的效率。就這篇而言,當(dāng)我們將“豬”和“人”聯(lián)系在一起來判斷作者寫作意圖時,不難揣摩出些許諷刺和批判的意味。
[結(jié)構(gòu)]
先看看故事內(nèi)容:一個不得不依靠在地頭辛苦勞作來謀生的村民,疲乏之時對一頭綠蔭下呼呼酣睡的豬產(chǎn)生了羨慕嫉妒恨,然后開始思考人生,思考人與豬的差別,思考生命的輪回轉(zhuǎn)世,最后在吃豬肉的約定中,獲得了一種心理的滿足??此朴腥さ墓适?,卻又讓人在笑過之后不禁要心生感慨:人是多么貪婪而又容易滿足的動物?。∫粋€原本尋常得不能再尋常的農(nóng)村生活片段,卻借助主人公的一番思悟和言行,展示出了作者對于人性的挖掘和批判。這種以小見大的巧妙構(gòu)思,充分展示出微型小說的獨特魅力。
從結(jié)構(gòu)上來看,小說題為“夏日的綠蔭里躺著一頭豬”,卻未直接從豬寫起,而是先從“火辣辣的熱”起筆,自然地引出“夏日的綠蔭”?!肮酀M”一詞,用得形象而生動,熱感仿佛撲面而來。環(huán)境描寫之后,作者借助外貌和心理描寫,刻畫了一個在地頭勞作、不太能吃苦耐勞、頗有些怨天尤人的村民,然后再由這個村民引出他所見到的綠蔭下的一頭豬。如果說天氣的炎熱是在為后文主人公喝水和歇息的情節(jié)作鋪墊,那么,對他怒氣沖沖抱怨老天爺?shù)男睦砜坍?,在表明其心理失衡的同時,也為后文他表現(xiàn)出羨慕豬的心理作出了鋪墊。簡潔的開場絕無閑筆,故事的敘述逐層展開又層層鋪墊。
小說以時間為序,開端是難耐酷熱的村民離開莊稼地,打算回家喝涼水,情節(jié)在遇到村頭酣睡的豬這一小小的插曲中逐步展開,直至他想到有豬肉吃感到無比滿足時達到高潮,最后以他忘了回家喝水而重回莊稼地干活為結(jié)局。情節(jié)發(fā)展過程中,主人公點煙時的舉動和心思“搖擺”,巧妙地銜接串聯(lián)起了他那些因豬而生的種種人生思考。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呼嚕呼嚕地酣睡”,小說并未過多著墨于綠蔭下的豬本身,它不過是引發(fā)主人公系列思考的一個道具,卻有力地推動了情節(jié)的展開。而當(dāng)我們將這頭“懶洋洋”的豬,和這個懶散而容易滿足的村民聯(lián)系在一起來思考時,就不難發(fā)現(xiàn)小說的標(biāo)題所具有的雙關(guān)意味了。
[技巧]
從文學(xué)技巧的運用來看,本篇小說以心理描寫見長。在鑒賞評論時,應(yīng)該要學(xué)會識別和分析作品突出的特色所在。此外,心理刻畫也是本篇展現(xiàn)主人公性格的主要手段。分析人物性格時,心理描寫常常是重要突破口。
作為貫穿故事的線索,主人公的心理經(jīng)歷了從“怒”到“妒”,又從“慕”到“足”的過程。一開始是“憤憤地”罵天氣熱,渾身被油汗糾纏得“不舒服”,體現(xiàn)出其怨天尤人、心理失衡,吃不了苦的性格特點;想“痛快”,卻又不得不勞動,表明其不思進取卻又無奈于現(xiàn)實的心理。走近村頭“老槐樹”時,對天氣炎熱的憤怒變成了對享福之豬的強烈“嫉妒”,而豬“根本沒理會”的反應(yīng)則與其憤怒形成鮮明對比,讓“他愣了一瞬,一下子跌到樹蔭里”。一“愣”一“跌”,還有隨后對喇叭筒旱煙的一“卷”一“吸”,一連串的動作,傳神地再現(xiàn)了樹蔭下又一頭“豬”的誕生。煙霧縈繞下,他飄飄然自我陶醉,之前的嫉妒演變?yōu)閷Α耙惠呑硬槐貫槌院确赋睢钡呢i之命運的羨慕,突顯出其懶散而不思進取卻又耽于幻想、渴望不勞而獲、極易滿足的小農(nóng)心理?!坝志砹艘恢А?,說明其對于自己幻想的意猶未盡。他甚至還想到了人與豬殊途同歸的死亡命運,似乎頗有些深刻。然而,深刻也僅僅在于“心兀地顫了一下”,轉(zhuǎn)念之后,他陷入了對豬肉“滋味”的想象中,從“無聲地笑了一下”,到“嘴角濕漉漉的”,兩處細節(jié)刻畫,再次體現(xiàn)出他愛自我幻想、極易滿足的小農(nóng)思想,嘴角“淌著一些水樣的玩意兒”,更是使得樹下的另一個形象也是“豬”確鑿無疑了。隨后與豬主人關(guān)于吃豬肉的約定,更強化了該村民的“阿Q”形象—“睡吧睡吧,再過幾個月我就要去吃你的肉哩”的這種報復(fù)式的心理,與一開始“非常強烈的嫉妒”心理形成鮮明對比,再次展現(xiàn)了“精神勝利法”的強大威力。
[語言]
語言總是要為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題表達服務(wù)??谡Z化與個性化是本篇語言的突出特征。貼近鄉(xiāng)土和農(nóng)人身份的語言,有力增強了故事的現(xiàn)場感和真實感?!斑@鬼天氣”“咋還這么熱呢”“傻不拉嘰的東西”“嗷嗷吼幾嗓子”……通篇關(guān)于該村民的心理刻畫,使用的多為此類粗鄙而充滿怨氣、極其口語化的語言,既顯示出村民的身份特征,也展示出其急躁、缺乏耐性的性格特點。
此外,小說中大量疊詞的運用也值得注意。賞析小說的語言要從細處著眼,盡可能識別出作者在語言運用方面的獨特之處及其所能達到的效果。不論是“火辣辣”“懶洋洋”“臟兮兮”“黏嘰嘰”“濕漉漉”,又或是“呼嚕呼?!薄捌嵠崱薄帮h飄忽忽”,這些通俗的語言,都極具口語色彩和鄉(xiāng)土氣息,生活化的口語表達與農(nóng)村地頭村口的場景相得益彰,也極大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感與場景的畫面感,讓人仿佛親臨其境。
[主題]
小說通過塑造這樣一個既安于現(xiàn)狀、容易滿足卻又貪圖享受、容易心理失衡的村民形象,再現(xiàn)了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作者借由小人物日常生活中某一瞬間的特定思考,十分寫實地揭示了現(xiàn)實生活中相當(dāng)一部分人懶散、貪圖安逸而又無奈于現(xiàn)實、耽于幻想和自我滿足的社會心理。
耐人回味的是,小說以形而下的一身油汗和炎熱不適起筆,在形而上的人生思考中展開對人豬命運的比較,最后又以形而下的吃豬肉約定收尾??此茖こ5墓适?,卻充滿了哲理意味。生活不就是在形而下和形而上之間飄忽不定嗎?故事以主人公要喝水為開端,卻又以他最終忘了喝水為結(jié)尾,首尾的呼應(yīng),更是使小說充滿了荒誕和諷刺意味,主題也正是在這一結(jié)局中得到了有力的呈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