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立
(宜興 214221)
紫砂壺享負盛名,享有“世間茶具之首”、“名陶名器,天下無相”的美稱,它由深藏于山腹之中得天獨厚的五色土精制而成,造型豐富多樣、色澤絢麗多彩,更集詩詞、繪畫、雕刻、手工制造等于一體,是極具藝術和人文價值,備受文人翰客親睞的陶瓷藝術品。
紫砂壺的造型主要分為幾何形體、自然形體、筋紋形體三大類,其中的自然形體,我們習慣稱之為“花貨”,因為它具有鮮明的造型藝術風格,即以自然界動植物為原型,頗具形象化、逼真性。造型有造型的姿態(tài),紫砂壺的藝術效果主要得益于造型藝術語言的完美發(fā)揮,而花貨的構造則更多來源于創(chuàng)作者和大自然之間所產(chǎn)生認知共鳴的程度。紫砂壺 “瓜趣”(見圖1)就是一件十分鮮明的花貨作品,其造型的生動性、肌理紋路的逼真性,都十分契合藝術情趣,帶給人豐富的審美感受。
圖1 瓜趣壺
花器造型紫砂壺有著獨特的生動神韻,與光器、筋紋器相比,花器因師法自然而尤顯真實感,它以人們熟悉的人或物為造型的基本形態(tài),或直接將某一種對象的典型物演變成壺的形狀,或在壺體上選擇恰當?shù)牟课唬醚b飾手法把某種典型的形象附貼于其上,無論是何種表現(xiàn)手法,都仿佛是自然事物的化身或演變,最后再巧妙地利用紫砂泥料的天然色澤來增強表現(xiàn)力,以達到“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藝術效果。
紫砂壺“瓜趣”抓取自然界中一只豐碩成熟的南瓜為原型,比例勻稱、布局合理,壺身圓潤飽滿、鼓腹極具張力,壺蓋與壺身風格一致,上下嚴絲合縫,使壺體造型呈現(xiàn)為一只完整的南瓜形態(tài),壺鈕就像一個瓜蒂,惟妙惟肖、生動傳神,壺嘴、壺把前呼后應,就像貼合在果實上的瓜柄,簡潔生動,一氣呵成,同時其三彎流、圈把的形態(tài),更與實用性結合,使之更顯得形神一體、賞用俱佳。
在花貨造型中,裝飾往往能錦上添花,其藝術效果在花貨中亦能得到更好的呈現(xiàn),這把“瓜趣壺”充分發(fā)揮肌理與泥料本身的優(yōu)勢,將其與造型結合,從而進一步升華意境。
肌理是指物體表面的組織紋理結構,即各種縱橫交錯、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紋理變化,作為一種客觀的自然形態(tài),肌理往往給人以不同的視覺美感。人們將物體的肌理語言與各種藝術形式結合,并通過工藝手法,在不同的材質上生成不同的肌理效果,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外在藝術形式,諸如繪畫、雕刻等,肌理語言亦屬于比較常見運用的對象。紫砂壺“瓜趣”的整個壺身為一個整體——南瓜,除了造型惟妙惟肖,亦選用原礦泥料進行流暢逼真的肌理再現(xiàn),其色澤古樸、泥質溫潤,最明顯的特征在于壺身表面的凹凸紋路,看似平常,實則獨具匠心,是通過反復觀察成熟瓜果的特征之后,再進行藝術化設計的,這些凹凸從側面烘托出南瓜的成熟風韻,其瓜熟蒂落的狀態(tài)不言而喻,使作品增添了幾分古雅姿態(tài)。
紫砂壺的創(chuàng)作是一次賦予技藝、情感和思想的架構過程,一把完美的紫砂壺必是集實用和人文于一身,不僅具備藝術吸引力,更將深厚的文化內(nèi)容滲透其中,產(chǎn)生更強烈的心里共鳴?!肮先亍币阅瞎蠟樽髌返乃囆g構想,但又不局限于其形象本身,而是通過一只成熟的瓜來表現(xiàn)人生的意義與境界。每個人的生命亦要經(jīng)歷蟄伏、成長和成熟的過程,這是一個必然的經(jīng)歷,但成熟的同時往往也意味著收獲和結束,就像秋天的南瓜一樣,在豐收喜悅的同時也承載著生命終結的意義,但是通過“瓜趣壺”則表現(xiàn)的是另一種豁達和從容感,是面對成熟的理解和感恩,當南瓜以另一種姿態(tài)成就了紫砂藝術形象的時候,它的價值亦通過另一種方式在延伸,而這種積極的心態(tài)賦予了我們更深的感觸。
紫砂壺是一門精深的傳統(tǒng)手工藝術,它將外在的造型裝飾語言和內(nèi)在的人文元素語言兼容并蓄,折射出作品的精神價值,賦予其更大的意義。對于紫砂壺創(chuàng)作者而言,深入挖掘藝術形象,充分展開構思設計,亦是一段必然的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