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娟,沈國棟,程民,胡世蓮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安徽省立醫(yī)院)老年醫(yī)學研究所,腫瘤免疫與營養(yǎng)治療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合肥 230001]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而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我國已經(jīng)出現(xiàn)第一個老年人口增長高峰。據(jù)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8億,老年人口比重由總人口數(shù)的13.3%增加至16%。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進展以及癌癥發(fā)病率的不斷攀升,老年腫瘤患者數(shù)量日益增長。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而惡性腫瘤患者又通常伴有免疫功能障礙,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與腫瘤的進展及預后密切相關。因此,檢測老年腫瘤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細胞,對患者的臨床治療及預后判斷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收治的115例老年惡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組,男87例,女28例;年齡(73.4±10.0)歲;其中消化道腫瘤55例,肺癌44例,其他腫瘤16例。入選標準:年齡≥60歲,無其他惡性腫瘤史,不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未服用激素類藥物或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所有病例均經(jīng)病理確診。
健康對照組:選取在我院進行體檢的48例健康者,男38例,女10例;年齡(76.1±10.1)歲。排除近期有感染情況和其他疾病。
1.2 試劑與儀器 CD系列(CD3/4/8)細胞檢測玻片及自動計數(shù)儀由上海匯中細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標本采集與檢測 采集入選對象的外周靜脈血2 mL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鉀(EDTA-K2)的抗凝管中,充分混勻后待測。配置磷酸鹽緩沖液,取20 μL血樣加至380 μL磷酸鹽緩沖液中,充分混勻。吸取5 μL稀釋血,加入玻片方框區(qū)域中央。濕盒內加入室溫水,水平放置,孵育40 min。將玻片插入染色架,將染色架即刻放入磷酸鹽緩沖液中,旋轉提拉至玻片呈無色透明。將染色架即刻放入過氧化酶染色液中,靜置1 min。將稍加瀝干的染色架放入新鮮過氧化氫工作液中,靜置4 min。將染色架放入75%乙醇染液缸中,旋轉提拉直至玻片呈無色透明,再置于干燥儀下干燥6 min。將染色架放入復染液,靜置1 min后,轉入純水染液缸,靜置30 s,提拉數(shù)次后提出。染色架鎖扣打開,用干燥儀干燥后,用自動計數(shù)儀計數(shù)。
多數(shù)指標整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多重比較并結合主要數(shù)據(jù)分析:老年腫瘤患者組CD3+、CD4+與CD4+/CD8+低于健康對照組(P<0.05),CD8+比老年健康對照組略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消化道腫瘤組、肺癌組與其他腫瘤組CD3+、CD4+與CD4+/CD8+均低于健康對照組(P<0.05),CD8+比老年健康對照組略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各腫瘤組之間比較,CD3+、CD4+、CD8+與CD4+/CD8+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腫瘤是在各種內外致癌因素共同作用下,機體自身細胞發(fā)生惡變轉化而成。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與人體的免疫功能密切相關,尤其是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在腫瘤免疫中占重要地位[1]。隨著對腫瘤免疫機制的了解和腫瘤免疫治療的應用,越來越多的細胞免疫檢測指標被用來監(jiān)測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判斷治療效果及預后,目前應用最多的是T淋巴細胞亞群的測定[2-4]。
惡性腫瘤的發(fā)生和轉移過程中,患者的免疫功能,尤其是抗腫瘤免疫功能減退具有重要作用。在機體抗腫瘤免疫中細胞免疫又是關鍵,特別是T細胞的數(shù)量和功能發(fā)生異常時,可使腫瘤細胞逃逸宿主的免疫監(jiān)控。血液中T淋巴細胞亞群的檢測是觀察機體細胞免疫水平的重要方法,對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后判斷有重要作用。成熟的T淋巴細胞表面均可表達CD3分子,而CD4、CD8不能同時表達于成熟的T淋巴細胞表面,故可將成熟的T淋巴細胞分為CD4+T細胞和CD8+T細胞二個亞群。CD4+細胞可識別腫瘤細胞分泌的可溶性抗原,協(xié)助B細胞分泌抗體和調節(jié)其他T細胞的免疫應答,進而發(fā)揮抗瘤作用;另外,CD4+細胞還可釋放多種細胞因子參與抗瘤效應。CD8+細胞常表現(xiàn)出細胞毒活性,抑制免疫應答活化階段,其作用的靶細胞是抗原特異性的Th和B細胞[5-7]。
在腫瘤患者的CD3、CD4、CD8表達的多項研究中均可發(fā)現(xiàn)淋巴細胞的功能紊亂,實驗顯示,淋巴細胞亞群活性是反映腫瘤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狀態(tài)常用指標[8]。有研究顯示,無論是小細胞還是非小細胞肺癌晚期的患者CD3+、CD4+數(shù)值明顯低于健康人群[9]。黨連生等[10]對CD3、CD4、CD8在肺癌、消化道腫瘤及乳腺癌患者中的表達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CD4+數(shù)值及CD4+/CD8+比值在腫瘤患者中均明顯低于健康對照組。嚴健等測定了100例腫瘤患者及90名健康對照組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結果顯示腫瘤患者組T淋巴細胞外周血絕對計數(shù)CD3+、CD4+、CD4+/CD8+比值與健康組比較明顯下降,提示腫瘤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異常,T淋巴細胞亞群絕對技術的變化對腫瘤患者病情監(jiān)測及預后判斷具有重要意義[11]。
表1 腫瘤患者組與健康對照組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結果比較
注:與健康對照組比較,aP<0.05
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腫瘤患者組CD3+、CD4+與CD4+/CD8+明顯低于老年健康對照組,CD8+在兩組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文獻[12]的結果一致。提示老年惡性腫瘤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處于免疫抑制狀態(tài)。CD4+細胞介導的抗瘤效應明顯降低,機體對識別和殺傷突變細胞的能力下降,形成了腫瘤的生長轉移。有研究發(fā)現(xiàn)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后CD3+、CD4+/CD8+比值、NK細胞數(shù)顯著升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也有不同程度地恢復[13]。CD8+屬于抑制性T淋巴細胞,CD8+越高,免疫抑制越強,患者的抵抗力越弱。本研究中老年腫瘤組CD8+較健康對照組相比略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本研究中消化道腫瘤組、肺癌組與其他腫瘤組之間比較,CD3+、CD4+、CD8+與CD4+/CD8+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老年惡性腫瘤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絕對計數(shù)與CD4+/CD8+比值進行檢測,觀察各個指標的變化情況可以了解老年腫瘤患者的免疫狀態(tài),對確定其相應的治療方案,觀察療效及評估預后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