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春
先分享一個課堂小故事。
一堂復習課,筆者讓學生舉手回答問題,一個平時連作業(yè)都很難收上來的學生脫口而出:“以動寫靜?!惫P者追問什么是“以動寫靜”,他卻瞪著我說不出話來。于是我就問他抄的誰的作業(yè),他堅決說沒抄,最后在我的再三追問下,他終于說出了一個當時讓我感覺和學生們很有代溝的一個名詞—“作業(yè)幫”。
“作業(yè)幫”是智能手機中的一款APP,只要拍張照片,答案馬上出來,屢試不爽。經(jīng)過我的明查暗訪,我發(fā)現(xiàn)用智能手機上網(wǎng)查答案、抄答案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主要有這么幾類:一是意志力薄弱,自控力較差的;二是成績中等及以下的;三是作業(yè)太多,來不及完成的;四是作業(yè)不會做但又害怕被老師批評的。
當智能手機已經(jīng)普及,當學生接觸手機年齡越來越小,而這一切我們又避無可避的時候,作為語文教師,該如何應對呢?筆者運用以下三個措施巧妙應對“智能手機沖擊波”。
一、傳統(tǒng)作業(yè),以新取勝,抄無可抄
很多時候,學生討厭做語文家庭作業(yè),是因為對語文家庭作業(yè)的形式產(chǎn)生了厭倦,覺得十分枯燥。但是,在日常教學中,這些讀讀寫寫的傳統(tǒng)家庭作業(yè)又無法避免,那該怎么應對?教師只能在形式上下功夫,進行創(chuàng)新。
比如:詞語過關(guān)。在教學時,教師可采用“你出題,我來做”的模式,先讓學生將重要字詞在課文內(nèi)圈點勾畫,然后自己出題目,制作一張小練習;在第二天的課上,小組內(nèi)交換小練習進行測驗,然后由出題人批改,教師只要在最后把關(guān)檢查即可。這種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先抄寫、再聽寫的模式,筆者實踐下來,效果不錯。因為相互之間有競爭,學生出的詞語題越來越難,他們專挑那些難寫、拼音特別容易出錯的詞語,筆者驚嘆,這都快要趕上“中國漢字聽寫大賽”了。
又如:積累文言文加點字解釋。筆者一般采用“百字加點字解釋大賽”的形式。出題時,除了課內(nèi)文言文加點字,筆者還特地把以前講過的課外文言文里的一些重要加點字放進去,一般放15個。這樣,既可以檢驗學生聽課效果,又可以拉開差距。有比賽,定當有獎勵。筆者的獎勵只有一種—書,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名著,可以是時下流行的適合中學生讀的小說。實踐下來,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包括那些基礎較差的所謂的“后進生”,因為只要認真聽,認真背,就有可能獲獎。
所以,針對這樣一類傳統(tǒng)型家庭作業(yè),我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不擇手段”地讓學生記住相關(guān)知識。回歸到我們本文要討論的一個主題,很明顯,智能手機在新型傳統(tǒng)作業(yè)面前,影響為零。也就是說,讓你抄無可抄!
二、趣味作業(yè),才華取勝,愛抄不抄
有時候,筆者會布置一些有趣味性又需要學生展示各自才華的家庭作業(yè)。在學完《長征組歌兩首》后,筆者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學唱這兩首歌,兩天后在課堂上進行個人風采展示大賽。學生們聽了以后很感興趣,尤其是自我感覺唱功挺好的學生,回家積極練習。展示那天,學生們花樣還挺多,不僅有獨唱,居然還有對唱、二重唱等,令筆者驚嘆不已。在講完《長城》專題后,筆者讓學生完成一張關(guān)于長城的手抄報,時間為一個星期。手抄報上關(guān)于長城的內(nèi)容應有盡有,如古詩、傳說、俗語諺語、歇后語等,有些學生排版布局、畫功都非常好。在上完《海燕》這篇文章后,筆者讓學生自由分組、排練,舉辦一個小型朗誦比賽,時間同樣為一個星期。
這些家庭作業(yè)不會讓學生感覺是一種負擔,相反,它還能有效緩解中學生學習的壓力。而且,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展現(xiàn)出自己最強的一面。在語文課上讓學生唱歌、展示手抄報之類的作品并非在浪費時間,更不會影響學生的語文成績,相反,學生會因此對語文產(chǎn)生興趣,并且會有效提高學習語文的效率。
學生在完成這樣一些趣味作業(yè)時,很有可能會用到智能手機,比如觀看《長征組歌兩首》的視頻,搜尋關(guān)于長城的一些資料,查詢小組朗誦該如何進行有效的安排等,而完成這些家庭作業(yè)本身就是一種語文運用能力、語文實踐能力的體現(xiàn)。所以,針對這樣的家庭作業(yè),智能手機起到的絕非反作用。我可以大膽地說:“你愛抄不抄!”
三、提高作業(yè),走心取勝,鼓勵你抄
本學期開學不久,筆者布置了一個可以說貫穿了整個學期的家庭作業(yè)—“我聊《水滸》一百單八將”。筆者的要求是:①每天語文課課前五分鐘,安排一個學生講一個《水滸傳》里的人物故事。②每個學生都會輪到,且不能講之前講過的故事。③學生點評并打分,做好統(tǒng)計,全班一輪結(jié)束后評出“水滸達人”,然后開啟第二輪,以此類推,待《水滸傳》里的故事全部講完后,評出“水滸王”。④講故事必須生動具體,必要時可自備一些道具。該作業(yè)目前正在試驗中,基本達到預期效果。
筆者之所以會想到布置這樣一個作業(yè),靈感主要源于之前看的一本雜志—《語文建設》。其中有一期討論的一個話題是“真語文大討論—提高中小學生講故事能力”。講故事能力是真語文倡導的核心能力之一,它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直接提升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間接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所以,一個會講故事的人,其作文水平肯定不會太差。而要把故事講好,學生必須深入地了解這部作品,深入地走進故事中主人公的內(nèi)心,其對作品的理解會越來越深刻。鑒于此,筆者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yè)。然而學生在家學習時間畢竟有限,要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這個作業(yè),筆者會鼓勵學生用智能手機去上網(wǎng)查資料。
有時候,筆者也會結(jié)合學校的一些活動布置家庭作業(yè)。筆者曾經(jīng)給學生布置過尋訪最美無錫景的家庭作業(yè),要求學生去實地走走,尋訪無錫的一些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增加社會閱歷,并要求寫一篇尋訪案例。布置該作業(yè)時,筆者也鼓勵學生上網(wǎng)查詢相關(guān)資料,比如歷史背景等。
這些家庭作業(yè)的要求相對而言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學生用心去完成,隨便敷衍必定不能高質(zhì)量地完成作業(yè)。所以,提高作業(yè),我鼓勵你抄!
這樣看來,語文教師不妨在家庭作業(yè)的布置上多下功關(guān),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和學習有關(guān)的電子產(chǎn)品有很多,智能手機只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產(chǎn)品再多,使用方式其實都一樣,就是上網(wǎng)。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智能手機的出現(xiàn)肯定會對學生的家庭作業(yè)產(chǎn)生負面沖擊,但教師只要合理布置家庭作業(yè),盡可能地把語文家庭作業(yè)布置得豐富多彩,就肯定能幫助學生擺脫智能手機的負面影響,減少這種負面沖擊,進而積極引導他們正確合理利用智能手機,提高初中語文家庭作業(yè)的有效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愛上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