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歷銘,出生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畢業(yè)于吉林大學,留學于日本筑波大學、富山大學,主修國民經(jīng)濟管理和宏觀經(jīng)濟分析。1983年開始公開發(fā)表作品。著有《田野之死》《有鳥飛過》《悲憫》《開闊地》《青苔的倒影》等詩集,《細節(jié)與碎片》等隨筆集。
和其他人一樣
我躺在游泳池邊的長椅上
看暖風掠過叢林
先是一只海鷗飛起
然后一朵紫色的花
說開就開了
花開的時候
山海關以北
正下著鵝毛大雪
城市的公交汽車蜿蜒前行
等車的人顧不上拍落肩上的雪花
故國的雪花不是一朵朵地開
滿天都開
我想起某年冬天
坐在綠皮火車緊靠車窗的位置
用手指擦凈玻璃中間的灰塵
看天地之間的雪
覆蓋所有的道路
火車一路上拉響汽笛
停下來的時候
我卻睡著了
在熟睡的時間里
故鄉(xiāng)變成異鄉(xiāng)
擦肩即是錯過
大雪是越來越遠的舊事
一朵朵雪花無處落下
只能在心里結(jié)冰
然后融化
被海邊少年的尖叫聲驚醒
我看見泳池里有人正在練習仰泳
手臂甩出的水滴
穿過午后的陽光
落在我的臉上
曙光從云縫中滲透出來
先是照亮眼前的海
再照亮深處的島嶼
舢板漂浮,恰若茶杯里的茶梗
不甘沉沒
海底萬物生長
也有悲歡離合
否則沙灘上每天不會有遺落的貝殼
一只小螃蟹左沖右突
迷失于返鄉(xiāng)的路上
無法猜測去路
最終都會輸給大海
大海是永存的
像背后連綿的山巒
它們抵御風暴
對抗消逝的時間
我們自詡是大地的主人
往往無可奈何
每個人的生命都短于沙灘上的
每一粒細沙
陽光染亮海水
大海變成一面鏡子
我想把它豎起來
仔細辨認自己
忽然身后跑過幾個稚童
其中有人笑出聲來
登黃鶴樓
一層層攀援而上
直至觸碰空悠悠的白云
長江蜿蜒穿行
千百個樓宇遮蔽碧空下的孤帆
公交汽車緩行于橋梁之上
依舊那么慢
故地重游
我的鞋底早已沾滿一地的泥土
多想抖落塵埃
重新變成不諳世事的孩童
或者一只翻飛的麻雀
離別是短暫的不見
有時卻是一生的永訣
李白送別他的兄弟
煙花三月,不過是去了揚州
而現(xiàn)在的離別往往消失于
茫茫的人海
坐在攬虹亭的木椅上
看庭院的梅花
一簇簇地閃耀生命的火焰
春風搖晃風鈴
叮當響的脆聲里,一只靜臥的貓
忽然站起身來
并不是所有相遇都會停下腳步
在行走中,我們與千萬人擦肩而過
人們長著相似的面容
像一只麻雀,遇見一群麻雀
無法看清彼此的眼神
除非一場深入內(nèi)心的感動
血脈僨張,讓頭頂?shù)陌l(fā)絲倒立起來
心跳是生命的鼓點
我們卻越來越不相信手中的木錘
在自己激勵自己的光陰里
懷疑不斷敲錯節(jié)拍
我厭惡穿貂皮大衣的女人
用生靈的命,裝扮自己的如花似玉
依舊掩蓋不住身體的骯臟
我贊美樸素,開滿山岡的格?;?/p>
每一朵是那么的燦爛
遇見是百年修來的福報
可遇而不可求,一旦變成生命的一部分
必是一生的痛
我還沒到老年,無法揣度真正的懷念
一路前行的時間里
不會輕易駐足
我把相遇視作最美好的事情
比如遇見雨后的彩虹
橫跨天邊,而一生的雨中
風不斷吹殘樹上的嫩葉
腳下已是滿地的落英
更多的相遇是在鏡中遇見自己
人到中年,渴望遇見少年的自己
鬢角早已泛白
像初夏時節(jié),突然遇見
紛紛揚揚的雪
1.各位都是寫作多年,多是《詩林》的資深作者,一路走來,創(chuàng)作歷程中的感受和體悟一定不少,有堅持,也有改變。請談談你們各自的詩歌追求、詩歌理念。
答:非常感謝《詩林》雜志長期以來的關注。我的追求非常簡單,用樸素、真摯的語言,寫內(nèi)心的感受和生命的情感,不故弄玄虛,不裝腔作勢,注重個人詩意的獨特發(fā)現(xiàn)。
2.你的寫作,在藝術上是否有一個自覺或不自覺的參照系?
答:在資訊交織和融合的當下,直接的和間接的參照系不計其數(shù),我能做到的是不被時尚和風行的寫作技法所裹挾,跨界反觀,特立獨行,不斷反省和變化,拓展力所能及的視野和寫作領域。
3.網(wǎng)絡時代給你的詩歌寫作帶來了哪些影響?
答:網(wǎng)絡寫作是一件好事,尤其是自媒體的繁榮給寫作者帶來發(fā)表作品的便利,這逆轉(zhuǎn)了我們當年很多詩作難以發(fā)表的局面,同時也存在泥沙俱下等問題。網(wǎng)絡寫作最大的貢獻是消滅了發(fā)表門檻,對于每個人寫作的影響則因人而異,它似乎沒有影響到我。
4.你是否注重詩歌理論和詩歌評論?
答:會閱讀和學習一些詩學理論,不關心詩歌評論。
5.你怎樣理解詩歌寫作的先鋒性?
答:先鋒性的本質(zhì)是“去謊言”寫作,使詩更具有純詩的特質(zhì)。僅僅追求形式上的變異和奇特,相當于技術上的花樣。
6.在你心目中,好詩的標準是什么?
答:感動自己,也感動別人。
7.怎樣理解詩歌的傳承與“斷裂”?
答: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的寫作源頭,傳承或者斷裂是寫作者個體判斷的權利。寫作者最重要的使命是寫好自己的作品,所有一切最終都會體現(xiàn)在文本上,因人而異,不能把傳承和斷裂作為是否寫出好作品的前置條件。
8.你認為當下中國現(xiàn)代詩多元格局中是否有主流?
答:我喜歡非主流。
9.你個人偏愛哪一種詩歌風格?有你心目中最推崇的詩人嗎?
答:適合自己的風格。
10.你認為詩歌作為一種寫作類別,其前景如何?
答:詩意與人類如影隨形,永遠不會消逝,除非人類徹底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