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開西·斯蘭木汗
【摘要】目的 分析脊柱爆裂型骨折應用X線平片與CT影像的臨床診斷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56例作為研究對象,共78處骨折,術前均進行X線平片與CT影像檢查,對比2種不同檢查方式的檢查時間、檢查費用,以手術檢查結果作為金標準,對2種方法的陽性檢出率進行對比。結果 CT影像檢出率明顯高于X線平片,X線平片的檢查時間與檢查費用均低于CT檢查,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脊柱爆裂型骨折應以X線平片檢查結果為診斷基礎,針對無法確定椎管受累情況與骨折細節(jié)的患者,則可結合CT影像進行準確診斷。
【關鍵詞】X線平片;CT影像;脊柱爆裂型骨折;臨床診斷
【中圖分類號】R816.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2..01
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致傷處較多時,可收到軸向力、側彎力、旋轉暴力與屈伸力等多方面打擊力,同時骨折部位、椎間盤狀況、骨折時體位、骨礦含量等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均會對骨折形成情況造成明顯影響[1]。在明顯骨質疏松或者較為嚴重的椎間盤退變時,爆裂型骨折缺乏典型形式,不利于臨床早期診斷,誤診率及漏診率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治療效果的提升[2]?;诖耍以簽榱颂岣呒怪研凸钦鄣脑\斷率,特對56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的X線平片與CT影
像檢查2種不同檢查方法的診斷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56例作為研究對象,共78處骨折,其中,男52例,女26例,年齡24~73歲,平均年齡(48.62±3.61)歲,單椎體損傷者36例,多椎體損傷患者20例,伴發(fā)癥狀:14例伴發(fā)下肢功能障礙,42例伴發(fā)損傷部位疼痛癥狀,11例伴發(fā)下肢麻木與感染異常;5例伴發(fā)排尿困難;骨折原因:車禍傷33例,打擊傷16例,墜落傷5例,其他2例;本組研究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認可,且納入患者均已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后參與本組研究,且具有完整的術前X線平片與CT影像檢查資料。
1.2 方法
1.2.1 X線平片
采用數(shù)字化X線攝影系統(tǒng)進行拍攝,對患者的腰椎正位、側位平片進行拍攝,采用嵌入式熱敏打印機進行打印處理。
1.2.2 CT影像掃描
采用GE 16層螺旋CT掃描機,參數(shù)設定:層距5 mm、層厚5 mm,電流250 mA,電壓120 kV,矩陣340×340,重建層厚1 mm。掃描步驟:指導患者于檢查床上仰臥,沿著椎管垂直面掃描,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與X線平片檢查結果,確定掃描范圍,與損傷范圍上下超過1個椎體長度進行檢查,檢查椎管狹窄時,于椎板上部進行切面檢查,選擇軟組織窗與攝骨窗。掃描后將獲取的數(shù)據(jù)傳輸至工作站,矢狀面與冠狀面的多平面重建處理。
1.3 觀察指標
對比2種不同檢查方式的檢查時間、檢查費用,以手術檢查結果作為金標準,對比2種方法的陽性檢出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2種檢查方法檢出結果對比
X線平片的陽性檢出率為96.42%(54/56),CT影像掃描的陽性檢出率為75.00%(42/56),陽性率比較,CT影像掃描更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0.5000,P<0.05)。
2.2 2種方法的檢查時間與費用對比
X線平片的檢查時間(2.31±0.81)min少于CT影像(8.41±1.26)min,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1.5489,P<0.05);X線平片的檢查費用(120.25±12.62)元低于CT影像的(512.69±31.29)元,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1.5486,P<0.05)。
3 討 論
脊柱爆裂型骨折屬于不穩(wěn)定性骨折的一種,骨折損傷后會壓迫脊髓、神經(jīng)根,導致神經(jīng)功能障礙的發(fā)生,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3]。早期診斷對于治療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影像學診斷是此種骨折類型的重要參考指標。X線平片與CT影像學檢查均具有一定的檢查準確率,但相比之下,CT影像檢查的陽性檢出率更高,而在檢查時間與費用方面比較而言,X線平片的檢查時間較短,且檢查費用較少。結果提示,2種檢查方法各據(jù)優(yōu)勢,X線檢查可作為基礎性檢查,對患者的骨折情況有所了解掌握;而CT影像則可全面性顯示患者椎管受累情況以及骨折處的細節(jié)。在實際檢查過程中應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檢查方法,必要時可采取X線平片與CT影像聯(lián)合診斷,從而有效提高臨床檢出率,減少漏診、誤診率[4],為臨床治療提供有力指導依據(jù),提高患者的療效,改善預后效果。
綜上所述,脊柱爆裂型骨折應以X線平片檢查結果為診斷基礎,針對無法確定椎管受累情況與骨折細節(jié)的患者,則可結合CT影像進行準確診斷,有效提高臨床檢查的陽性檢出率,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合理指導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管唯唯.分析X線平片和CT影像對脊柱爆裂型骨折的診斷運用[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7):118-118.
[2] 歐陽旻,趙春泉,萬華平.X線平片和CT影像診斷脊柱爆裂型骨折的價值比較[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6,25(1):54-54.
[3] 方艷瓊,張政強.X線平片與CT影像診斷脊柱爆裂型骨折的比較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7,1(16):98.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