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京一 張夢晗
美國風景園林師協(xié)會(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簡稱ASLA)成立于1899年,是美國代表風景園林師的全國性職業(yè)協(xié)會,對美國風景園林行業(yè)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截至2018年1月,ASLA的14 912名會員不僅覆蓋了美國全境,也覆蓋了全世界包括中國在內的58個國家[1],因而ASLA早已不局限于美國,同時也具有很強的國際影響力。雖然北美以外地區(qū)的ASLA會員數(shù)量較少(503人,約占3.5%),但根據(jù)ASLA最近的一份職業(yè)調查報告,近年來美國的風景園林學科畢業(yè)生中,亞裔學生占比從2012年的8%增長到2014年的15%(遠大于美國總人口亞裔占比5%),且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在畢業(yè)后選擇回國發(fā)展[2]。另一方面,近十多年來的ASLA專業(yè)獎和學生獎獲獎者中也逐漸可以看到來自中國的設計師和學生(包括國內院校學生和海外院校的中國留學生)。綜合以上事實,可見ASLA在中國已經(jīng)頗具影響力,且不難預見這種影響力還可能持續(xù)增強。
目前已經(jīng)有一些中文文獻對ASLA進行了介紹或研究,包括其概況[3]、專業(yè)獎項設置和評獎標準對美國風景園林行業(yè)發(fā)展的影響[4-5],獲獎項目中雨水花園的應用方式[6],學生獎及其對國內學生競賽的啟示[7]等,但尚未有對其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動——ASLA年會與博覽會(ASLA Annual Meeting and EXPO,以下簡稱ASLA年會)的介紹和研究。筆者試圖通過2017年在參會和領獎過程中的經(jīng)歷以及后續(xù)調查研究,對ASLA年會進行簡單地介紹,探究其何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希望為中國有興趣參加會議的從業(yè)者、學者和學生提供參考,以及為中國相關會議的舉辦提供一些借鑒。
表1 近年來ASLA年會主題Tab. 1 Themes of ASLA Annual Meeting & EXPO in recent years
ASLA年會一般于每年10月或11月在美國的不同城市舉辦,主要項目為期4天,從周五持續(xù)到第二周周一。年會的具體日期和地點提前3~5年就確定并公布在ASLA官網(wǎng)上,例如現(xiàn)在可以看到,2018年會為10月19—22日在費城,2019年為11月15—18日在圣地亞哥,2020年為10月2—5日在邁阿密,2021年為11月19—22日在那什維爾,2022年為11月4—7日在西雅圖。
年會注冊鏈接通常在每年5月份發(fā)布,對各種不同身份的人群開放,包括從業(yè)者會員,從業(yè)者非會員、附屬會員、學生會員、學生非會員、訪客以及退休人士。注冊時根據(jù)不同身份和注冊時間收取170~1 200美元不等的費用,參加一些研討會和特殊活動需額外收費。系統(tǒng)推薦一些會場附近的酒店,可直接在系統(tǒng)中預定。
注冊成功后,系統(tǒng)將生成一個包含注冊信息二維碼的徽章,同時顯示參會者的昵稱、姓名、會員身份和機構,參會時可憑注冊姓名和城市在會議中心大廳現(xiàn)場認證,系統(tǒng)自動將徽章打印出來,參加不同會議項目時掃描徽章上的二維碼入場。
ASLA年會每年都有一個主題,主題一般并非具體的學術理念或議題,而是比較側重強調或宣傳風景園林行業(yè)的價值和使命等(表1)。同時,由于主題公布時間晚于其他會議內容的征集(包括講座和競賽),可見其對會議內容并不起到引導或限制作用。
2017年會的主題“Common Ground”頗具深意。該詞組字面含義是“共同的地點”,同時也有“(爭論各方的)共同基礎、一致之處”的含義。從該年度ASLA主席Vaughn B.Rinner的公開信中可以看到,Common Ground在這里2種含義都有,“風景園林師致力于為人們提供相聚、互動、創(chuàng)造和慶典的公共空間”,“我們需要積極維護人類社群與自然系統(tǒng),主導建立不同的思想碰撞,為積極的改變尋找共同的基礎”。這一主題很好地表達了協(xié)會對風景園林行業(yè)的期望——在多元化的今天,創(chuàng)造一個不同事物或思想交流碰撞的共同平臺,并積極扮演領導者的角色。
每年會議的主要項目及日程安排基本相同,包括主旨發(fā)言(General Sessions)、戶外考察(Field Sessions)、研討會(Workshops)、教育項目(Educating Session)、特別活動(Special Events)以及博覽會(EXPO/Trade Show)等。這些項目穿插或同時進行,參會者可自行選擇參加。
主旨發(fā)言是周六、日上午08:00—09:00在大會議廳舉行的2場大型會議,與其他所有項目均沒有時間上的重疊。
統(tǒng)計近年來的主旨發(fā)言概況。從2012年至今,共有32位嘉賓參與了主旨發(fā)言,其中來自風景園林行業(yè)(ASLA會員、榮譽會員或理事)的僅11人,約占1/3,在他們當中,主要身份是學術機構研究人員或教授的僅2人;另外21位嘉賓包括記者、作家、演員、制片人、政府或公共機構工作人員、其他相關學科學者以及跨界知名人士等(表2)。他們帶來的內容十分廣泛且富有趣味性,形式上也多種多樣,除一般的演講外,還經(jīng)常使用多人討論或訪談的形式。由此可見,主旨發(fā)言的主要目的并非介紹學術成果,而似乎有意打破學科邊界,促進社會各界的溝通,從而擴大風景園林行業(yè)的影響力。
2017年的主旨發(fā)言內容頗具前瞻性。周六的演講者娜塔莉·杰里米金科(Natalie Jeremijenko)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跨界學者,她的研究領域涉及視覺藝術、生物學、計算機科學和環(huán)境科學等,并致力于發(fā)展“共生和自然系統(tǒng)設計”(Mutualistic and Natural Systems Design)。這次演講主要介紹了她如何將設計、工程與環(huán)境保護融合,探索未來人們可以如何合作以及建立怎樣的共生關系。周日的發(fā)言者莎琳妮·坎塔亞(Shalini Kantayya)是一名電影制作人和生態(tài)活動家,其發(fā)言題目中的“追趕太陽”(Catching the Sun)是她導演并制作的一部紀錄片的名字,講述的是美國和中國企業(yè)在領導未來清潔能源產(chǎn)業(yè)中的競爭。在演講中,坎塔亞介紹了清潔能源產(chǎn)業(yè)在未來成為美國創(chuàng)新和經(jīng)濟杠桿的可能性及其面臨的技術挑戰(zhàn)。
每年大會上均有多達120~130場免費的教育講座,為參會者提供多種實踐類型的職業(yè)發(fā)展機會。會議每天上午和下午均有1~2個時段為教育講座,其中每個時段均有大約10個講座同時進行。所有講座的題目、演講者和內容簡介在年會的注冊階段就羅列在注冊系統(tǒng)中,參會者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時間自主預約,主辦方會根據(jù)每場講座的預約人數(shù)安排會議室規(guī)模。
ASLA官網(wǎng)從每年12月起就開始征集下一年的教育項目講座,征集面向所有風景園林專業(yè)畢業(yè)的ASLA會員以及其他相關專業(yè)人士。另外,主辦方每年從應征者中選擇3家公司作為“走進LA工作室”(Inside the LA Studio)系列的嘉賓,以表彰這些公司為行業(yè)所做的貢獻。教育項目包括講座和座談2種形式,均可邀請1~3人,總時長都是90min,包含30min的問答環(huán)節(jié)。
與主旨發(fā)言相比,教育項目的內容更加關注對行業(yè)實踐中具體問題的思考。例如在征集要求中,組委會建議減少概述的篇幅,而將重點放在具體技術信息上,必須以多個案例支撐,座談會成員需盡可能來自不同背景,提供不同聲音。統(tǒng)計2012年后每年約120個教育項目的題目中出現(xiàn)最頻繁的詞匯,雖然內容極為多樣,但可以看到“城市”“公共”“綠色”“水”“基礎設施”“實踐”和“改變”是美國風景園林行業(yè)最關注的話題(表3)。
表2 近年來ASLA年會主旨發(fā)言概況Tab. 2 Overview of the General Sessions in ASLA Annual Meeting & EXPO in recent years
2017年會上有2場教育項目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場是由蘇珊·科恩(Susan Cohen)主持的“尋找設計:創(chuàng)造性過程中的案例研究”(Finding Design: Case Studies in The Creative Process),座談嘉賓包括詹姆斯·博內特(James Burnett)、西涅·尼爾森(Signe Nielsen)和俞孔堅(圖1)。3位設計師通過案例展示了非傳統(tǒng)的思路和意想不到的靈感如何產(chǎn)生了不同尋常且符合行業(yè)標準的設計。另一場是由托馬斯·奧斯朗德(Thomas Oslund)主持的走進LA工作室系列SWA專場,嘉賓為來自SWA集團高層的格爾多·阿奇諾(Gerdo Aquino)、托馬斯·巴爾斯利(Thomas Balsley)、萊內·比昂(Rene Bihan)和洪盈玉(Yingyu Hung),他們介紹了SWA以設計和獨立工作室為核心的自下而上組織管理方式在鼓勵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力方面的作用(圖2)。
表3 近年來ASLA年會教育項目標題中的高頻詞匯Tab. 3 High-frequency words in the titles of the education sessions in ASLA Annual Meeting & EXPO in recent years
1 2017年ASLA年會教育項目“尋找設計:創(chuàng)造性過程中的案例研究”An education session called “Finding Design: Case Studies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on the 2017 ASLA Annual Meeting & EXPO
2 2017年ASLA年會教育項目“走進LA工作室系列SWA專場”An education session called “Inside the LA Studio SWA Group” on the 2017 ASLA Annual Meeting & EXPO
每年年會都有主辦城市及其周邊的戶外考察項目,該項目由年會當年所在地所屬的州分會承辦,有專人做50~60min的講解,因而也在教育項目征集之列。年會每年提供類型豐富考察項目15~16個,參加者需要在會議注冊期間選擇和預定,并額外繳費購票??疾煲话惆才旁谥芪?,上午從會場乘大巴出發(fā),當天下午結束并回到會場。
另一個安排在周五的收費項目是研討會,主要是有關美國注冊風景園林師考試、可持續(xù)場地評估體系(SITES Rating System)和風景園林認證委員會(Landscape Architectural Accreditation Board,簡稱LAAB)學位項目認證的培訓內容,每年內容相似,其中除了SITES之外與我國從業(yè)者關系不大。
博覽會是每年ASLA年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周六日2天09:00—18:00舉行。超過350家參展者在一個非常龐大的展廳內展示各種產(chǎn)品、服務、技術應用和設計策略,所有展位均為開放式,展廳像一個大型游樂場,參觀者可以親身體驗并與廠商交流(圖3)。年會官網(wǎng)和宣傳冊上分別提供了按公司、產(chǎn)品種類和展位編號列出的展覽清單和平面圖。
除了商品展以外,展覽廳還安排了一些服務和交流項目,下面介紹其中幾個比較受關注的項目。
一個是職業(yè)實踐網(wǎng)絡(Professional Practice Networks,簡稱PPNs)的線下會議(PPN Live meetings)。會議位于展廳一側的一個長方形半開放區(qū)域。PPNs是ASLA提供的線上討論平臺項目,由20個關注不同主題的PPNs組成。所有會員均可申請成為PPNs成員,他們?yōu)锳SLA官方新聞博客“THE FIELD”提供內容,同時也獲得了相互交流信息、了解最新工作和研究、分享見解的平臺。每年ASLA年會的PPNs Live會議為成員提供了線下交流的機會,有邀請演講、短演講、遠程項目等多種形式,非PPNs成員也可參加。2017年PPNs Live會議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周日下午的國際實踐PPNs會議中,PPNs聯(lián)合主席Chih-Wei G. V. Chang組織了一場“上海景觀論壇”,來自中國上海的風景園林師、張?zhí)凭坝^(Z+T Studio, Landscape Architecture)創(chuàng)始人張東、唐子穎受邀作了精彩的發(fā)言(圖4)。
另一個較受歡迎的項目是2017年學生獎獲獎者發(fā)言,獲講者均受邀做20min左右的獲獎項目介紹,并有觀眾互動環(huán)節(jié)。匯報位于展廳中一個完全開放的小型劇場區(qū)域,所有參會者均可參加或駐足觀看。2017年,來自中國清華大學和北京林業(yè)大學的學生獎獲得者均受邀做了匯報。
學習實驗室(Learning Labs)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項目。一些廠商帶來了最新產(chǎn)品和技術的展示,例如耐干旱草皮、生態(tài)混凝土、綠色屋頂、可持續(xù)建筑、土壤微生物應用技術、Vectorworks Landmark設計軟件等。
另外,博覽會還包含一些書展、畫展、紀念品、下午茶、院校宣傳、作品集輔導等活動。
ASLA年會還包括一些特別活動,例如一些晚宴、社交活動和頒獎。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周一中午舉行的學生獎和專業(yè)獎頒獎典禮。典禮在一個巨大的禮堂舉行,所有注冊參會者及其家人和訪客均可參加。典禮簡短,卻十分隆重,流程包括ASLA主席發(fā)言,評委與工作人員介紹和致謝,獲獎者依次登臺領獎,同時大屏幕滾動播放獲獎作品。2017年有3個中國從業(yè)者和學生(或團隊)作品獲獎,張?zhí)凭坝^的“樾園”榮獲專業(yè)組一般設計類榮譽獎(Honor Award, General Design Category),主創(chuàng)設計師張東和唐子穎登臺領獎;清華大學魏方博士的設計作品“創(chuàng)造動態(tài)融合:走向智慧城市的景觀創(chuàng)新”榮獲學生組一般設計類榮譽獎;北京林業(yè)大學的學生團隊作品“演化中的景觀:自下而上創(chuàng)造彈性呼倫貝爾游牧景觀”榮獲學生組分析規(guī)劃類榮譽獎(Honor Award, Analysis and Planning Category),獲獎者(團隊)登臺領獎。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獲獎者是來自中國的北美院校留學生??梢娭袊娘L景園林行業(yè)和教育水平以及ASLA在中國影響力的提升。
3 ASLA博覽會ASLA EXPO
3-2 現(xiàn)場概況Photos of the EXPO
4 國際實踐PPNs會議“上海景觀論壇”Shanghai Landscape Forum on 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 PPNs Meeting
通過以上介紹的分析,筆者試圖進一步從會議本身組織方式的角度對ASLA年會何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進行討論。
ASLA年會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單純的學術會議,而主要是行業(yè)會議,因而具有相當綜合的目的和多樣的內容,包括宣傳、教育、社交、商業(yè)和娛樂等,這些不同的內容之間又可以相互穿插和促進。
正如前文所述,年會的主旨發(fā)言者大多來自行業(yè)以外,很多是媒體和娛樂界的公眾人物,這對于向全社會宣傳風景園林行業(yè)有很大幫助。教育項目除了具有一定學術性,同時也旨在推廣風景園林行業(yè)的價值觀,在形式上具有科普性質且關注實踐。該項目并不征集論文,而是征集各種發(fā)言。組委會要求發(fā)言在內容上關注實踐中的具體問題,且必須包含多個實際案例,鼓勵討論和訪談形式、觀點和視角的多樣性,且具有很強的對象意識,所有發(fā)言均包含互動環(huán)節(jié),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學術研究與業(yè)界應用和推廣之間的橋梁。另外,發(fā)言的征集是面向所有非學生會員以及其他行業(yè)人士的。
在盛大的博覽會中,除了商業(yè)展銷以外也穿插其他豐富的活動。酒水飲料和紀念品是2017年博覽會的一個新活動,周六日上午09:00— 11:00、下午 16:30— 18:00,參會者可以在分布于展廳各處的吧臺前排隊領取免費酒水飲料,此時的展廳就成了學者、設計師、廠商、學生和游客們之間相互結識和交談的社交場所。年會期間還有餐會、保齡球、校友會等收費活動,這些活動也提供了重要的娛樂和社交機會。頒獎典禮的組織安排也頗具娛樂性和觀賞性,主辦方在邀請函中將其形容為“奧斯卡獎”,并建議登臺者正裝出席,且需要提前彩排。
ASLA年會非常注重每一個參會者的參與感。無論是從業(yè)者、學者、學生,還是產(chǎn)品生產(chǎn)商都能從中找到大量對自己有幫助的內容以及交流機會。大量優(yōu)質的免費教育項目內容與行業(yè)實踐緊密相關,并將考慮聽眾的多樣性和參與感作為其內容征集時的一項要求。年會還有一系列咨詢服務項目,例如簡歷和作品集輔導、與美國《風景園林雜志》和其他出版機構編輯一對一的項目討論、各大風景園林院校的宣傳項目和校友會等。
對參與感的重視還體現(xiàn)在會議對每一個個體的尊重。年會的不同項目在時間和空間上大多并行展開,參會者可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靈活安排日程,而不必都遵循同樣的固定流程,甚至可以在各種會場和博覽會中任意穿梭,遇到感興趣的內容可隨時駐足,不感興趣也可隨時離開;會議注冊時,系統(tǒng)為每一位參與者生成個性化的徽章,徽章上顯示的昵稱可自己設置,背面則顯示個人的日程;在頒獎典禮前的彩排中,主持人會與每一位領獎者反復確認其姓名以及作品中涉及的地名的正確發(fā)音,對每個獲獎作品單獨展示和頒獎,而非集體登臺。
從這些方面,我們不難體會到ASLA年會上的主角正是每一個參與者,而不是協(xié)會本身或學界權威。ASLA本質上是一個行會組織,具有很強的會員服務意識,也依賴會員的自發(fā)貢獻和主人翁精神。每個會員繳納會費、維持行會的運作,行會則重視每一個會員,實實在在地為會員服務,并致力于提升行業(yè)的社會影響力,同時也使得會員們以參與和貢獻為榮。這種良性循環(huán)或許也是ASLA及其年會能夠獲得大量人氣、資金支持和影響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經(jīng)過多年積累,ASLA年會已經(jīng)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組織策略,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
首先是時間和內容安排上具有高度的計劃性。雖然每年的主辦城市不同,但時間和地點提前3~5年就確定和公布;每年會議內容和評獎作品提前10個月左右就開始征集,征集要求明確且每年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偶爾有微小的改進;年會提前5個月左右開放注冊,舉辦時間和流程安排相對固定,不會隨意變更。這種計劃性為參與者提前安排時間、充分準備內容提供了保障。
另一方面,在這種高度計劃性之下,個人日程的安排卻可以相當靈活,會議在內容上也相當開放包容并重視反饋。年會注冊系統(tǒng)客戶端(包括移動端APP)中有十分完善的日程表,從開放注冊時就開始在系統(tǒng)中列出所有項目內容簡介和主講人信息,參會者在其中選擇預計參加的項目,生成個人的日程,同時也可以提前在客戶端向演講者提問,以便演講者在準備中有所側重。參加主旨發(fā)言、教育項目、研討會和戶外考察均可獲得多種機構認可的學分,同時ASLA也在不斷努力得到更多機構的認可。參加這些項目時需掃描二維碼入場,便于統(tǒng)計參會者學習時長,講座結束后必須在客戶端上傳評價才可獲得相應的學分,并使主辦方獲得反饋,以便在未來改進。
另外,年會每年的內容都有詳細的檔案記錄。在ASLA官網(wǎng)上可以看到自1998年以來每年會議的摘要、2008年以來每年會議的120多個教育講座的標題和主要內容信息以及2010年以后的所有參會者名單。主辦方對絕大多數(shù)教育講座都進行了全程錄像,并以付費網(wǎng)課的形式收錄在官網(wǎng)的“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欄目中。長期積累下來,這些記錄為人們回顧學習以及行業(yè)歷史和趨勢的研究提供了很大便利,ASLA年會也可以不斷在以往的基礎上積累進步,同時有助于獲得更多受眾、商業(yè)盈利和更加持久的影響力。綜上所述,ASLA年會的組織策略是在長期積累和反饋中逐漸形成和完善的,并非通過短期內的頂層設計所能達到。
綜上所述,ASLA年會與博覽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美國乃至國際風景園林行業(yè)的透鏡。通過有限的親身體驗和資料研究,筆者試圖為未來國內潛在的參會者提供一些參考。隨著ASLA影響力的擴大以及我國風景園林行業(yè)國際化程度的不斷增強,ASLA年會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風景園林企業(yè)、從業(yè)者、學者和學生提供一個學習、交流和宣傳的平臺,也可能為我國類似會議的舉辦提供一些借鑒。
注釋:
① 圖3中的平面圖引自http://s36.a2zinc.net/clients/ASLA/ASLA2017/public/eventmap.aspx?shmode=E;圖4引自https://thefield.asla.org/2017/11/01/ppn-live-in-los-angeles-the-2017-asla-annual-meeting-and-expo-in-review/;其他圖片均為作者拍攝。
② 文中所有表格均為作者根據(jù)ASLA官網(wǎng)上的信息整理、統(tǒng)計和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