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蘇東
(山東省濟南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22)
作為人類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急性腦血管疾病腦卒中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現(xiàn)象越發(fā)嚴重,其發(fā)病率逐年都處于不斷上升的階段。腦卒中是一種會損傷人體中樞神經(jīng),并讓人出現(xiàn)語言障礙的神經(jīng)功能虧損并發(fā)癥。語言功能出現(xiàn)障礙會直接影響人們的預期效果,并增加患者的治療障礙。對于腦卒中的治療方式,臨床上治療神經(jīng)功能缺損、語言功能障礙的治療手段,多是以康復治療為主,且療法多樣。本次研究中的針灸和益腎化痰湯便能夠有效治療患者的語言功能。其具體情況報告如下[1]。
由本院提出來從2013年5月~2017年5月期間300例腦卒中患者,并用隨機數(shù)字將這些患者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150例。這些患者在經(jīng)過篩選后確診為腦卒中患者,發(fā)病時期會伴隨神經(jīng)功能虧損狀態(tài),發(fā)病時間為3個月左右。這些患者的基本研究對象為150例,女性為150例,年齡范圍為44~77歲,平均年齡為(61.2±3.4)歲,病程長達13~82天,平均為(28.5±6.7)d。這些患者資料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先給予兩組基本的常規(guī)治療方式,為對照組患者實施語言訓練,觀察組則實施針刺三泉穴配合自擬中藥益腎化痰湯。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性治療,急性期的患者及時給予常規(guī)抗凝、溶栓、神經(jīng)營養(yǎng)、抗炎和腦保護等藥物。然而針對類似失語癥類型的語言功能障礙,則應該早日給予低強度的語言訓練,指導患者進行相應的口語表達、聽力訓練和語言刺激等。每天1次,每次30 min。在針對神經(jīng)功能理解之后,要及時給予患者預防性措施。在患者進入康復期后,再安排運動功能康復訓練進行相對應的保健措施[2]。
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益腎化痰湯聯(lián)合針灸法進行治療。益腎化痰湯由生地、巴戟天、遠志、熟大黃、五味子等各10 g,山萸肉、白僵蠶、茯苓、麥冬、石菖蒲、蟬脫、石斛各15 g,肉桂和附子各5 g,片姜黃18 g組成。用法用量:溫水服用,早晚分服,每日一劑,一直持續(xù)6個月以上。針刺法辯證選穴,偏癱可選取經(jīng)穴為主,取用陰陵泉、澤瀉,配穴以八邪、八風、照海、風府為基礎;針對失語癥則用通里、加廉泉等,直刺法用留針30 min,每日針灸一次,每隔5日休息1日,6周為一個療程。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為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計量單位用平方差表示,兩組間的檢驗方式用t,計數(shù)單位則用百分率比較分析。以P<0.05表示有差異的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之后,對照組患者的神經(jīng)缺損程度比觀察組要嚴重的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所示。
表1 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比較(±s)
表1 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比較(±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150 28.43±6.54 11.53±2.31對照組 150 28.64±4.33 19.34±2.34
在經(jīng)過不同方法治療后,評分得到了顯著的變化,實驗組的CRRCAE各分項評分都比對照組要低(P<0.05).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語言功能的CRRCAE評分變化分析(±s)
表2 語言功能的CRRCAE評分變化分析(±s)
組別 時間 復述 命名 朗讀 表達觀察組 治療前 29.0±3.21 28.84±3.45 27.84±4.23 24.15±3.32治療后 74.2±2.33 54.32±2.31 46.324.52 43.45±5.42對照組 治療前 28.23±3.54 29.93±4.21 32.324.51 24.52±2.11治療后 39.54±3.21 33.45±2.21 32.34±2.45 29.95±4.53
腦卒中后神經(jīng)功能缺損導致的語言功能性障礙,需要及早治療。本次試驗研究中的針灸頭部既包括頭部、足底和舌部,也包括肢體的刺激和功能性的改善,也能夠直接刺激大腦皮層,促進腦組織的恢復[3]。
綜上所述,本次試驗研究中,針刺聯(lián)合益腎化痰湯治療腦卒中患者語言功能和神經(jīng)功能缺損,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