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致強
(黑龍江省塔河縣人民醫(yī)院,黑龍江 大興安嶺 165200)
我國人口的老齡化問題愈加嚴重,臨床上老年患者的數量也隨之不斷增加[1]。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升,手術方案以及治療方式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進使得患者的臨床癥狀得以改善,然而,術后的認知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很好地改進,近年來術后認知障礙這一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也是居高不下[2]。并且,在老年患者的手術麻醉中,常常會因為麻醉的方式不同而出現相應程度的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加上血管及器官的老化等因素,將會對手術結果及患者身體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本文的宗旨為探討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骨科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及其認知功能的影響,從而為臨床治療積累更多的經驗以及參考數據。
選取2015年4月~2018年5月入住本院的老年骨科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D組(對照組)與G組(觀察組),各39例。其中,對D組患者實施靜脈麻醉的方式;對G組患者實施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并且,D、G兩組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對患者開始麻醉前,給予全部患者2毫升咪達唑侖以及0.5毫升的戊乙奎醚。D組采取的是靜脈麻醉的方式,麻醉劑量為依托咪酯0.2~0.3 mg/kg及瑞芬太尼3~4 μg/kg,并且術中應用微量泵不斷注入瑞芬太尼0.05~0.25 μg/(kg·min)以及丙泊酚4~6 mg/(kg·h)。G組采取的是于第2肋和第3肋之間進行硬膜外穿刺進行麻醉,麻醉劑量為2 mL含量0.5%的羅哌卡因,如果手術超過兩個半小時再增加5 mL該藥物進行局部麻醉,并于術后給予患者舒芬太尼以進行止痛。
比較D、G兩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認知功能及其鎮(zhèn)靜評分等數據。
注:本次研究是借助簡易精神狀態(tài)評價表來實現對D、G兩組患者認知功能的評估,若患者簡易精神狀態(tài)評價表的總得分介于2~23分之間則判斷該患者的認知功能存在障礙。
采用SPP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后,D、G兩組患者舒張壓數據對照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其他血流動力學數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D、G兩組簡易精神狀態(tài)評價表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流動力學數據對照(±s)
表1 兩組血流動力學數據對照(±s)
組別 n 舒張壓 收縮壓 心率 血氧飽和度D組 39 70.23±12.54 139.54±19.55 81.55±11.82 0.95±0.04 G組 39 83.56±15.42 140.01±19.42 81.01±11.45 0.95±0.04 P<0.05 >0.05 >0.05 >0.05
我國人口的老齡化問題愈加嚴重,臨床上老年患者的數量也隨之不斷增加。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升,手術方案以及治療方式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進使得患者的臨床癥狀得以改善,然而,術后的認知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很好地改進,近年來術后認知障礙這一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也是居高不下。認知功能是一種特殊的生理能力,即人腦對事物的構成、發(fā)展、規(guī)律及關系等方面的掌控能力。老年患者的中樞神經由于老化等原因對刺激的耐受性相對較低對藥物的敏感性也很強,加上其對體內代謝藥物的影響,增加了藥物的滯留時間,放大了藥物的副作用,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老年患者相對于年輕的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幾率增大。對此臨床大夫采取更改麻醉手法的方式加以解決。
因此,在臨床上面對老年骨科患者時應該選擇硬膜外麻醉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減小對患者血流動力學以及認知功能的影響,盡量減輕或避免手術引發(fā)的并發(fā)癥以及患者的不適現象,從而降低手術風險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患者的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