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涓滴努力都在向著大海涌流。對社會而言,奮斗是推動時代前進的動力;對個人而言,奮斗是實現(xiàn)自身成長的階梯。馬克思曾說:“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痹谛聲r代的偉大征程上,奮斗是奮斗者永遠的座右銘。只有奮斗才能成就更美好的明天,只有奮斗才能實現(xiàn)更好的自己。
觀察者:田卜拉(《人民日報》)
觀點:奮斗的青春有未來
責任歷來是沉甸甸的擔子,只有敢于挑起來才堪大任,“愛挑的擔子不嫌沉”。青年一代更是如此,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需要用奮斗來書寫最深沉的注解。
劉明偵是青年人的楷模,也是奮斗者的代表。人們把她視為“學霸”“明星”“女神”,除了看似與年紀不相稱的成就,更多的是因為她透出的一種進取精神。優(yōu)秀沒有捷徑,一項項成功、一篇篇論文的背后,有初到英國時獨自料理生活、默默適應文化差異的酸楚,有每天泡在實驗室十幾個小時“搶時間”研究的堅守,有悉心指導學生、科研教學雙肩挑的付出。用汗水澆灌才華,用實力激發(fā)才思,才沒有浪費最富創(chuàng)造力的時光并換來最耀眼的成績,也擊碎了“破格太過”的質疑、“運氣太好”的嫉妒、“后勁不足”的擔憂。
“把吃過的苦笑著說出來”并非易事,卻也遠非孤例。1989年出生的“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宮勇吉,最年輕的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郁培文,浙大“90后”女博導楊樹……一批又一批年輕的佼佼者曾付出、被認可、在奮斗,勾勒出了新時代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艾F(xiàn)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更重要的是,不論年齡與性別,無關行業(yè)與地域,只有越來越多的人踏著奮斗的節(jié)拍,“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點點星光點亮銀河”,我們的時代才會更加絢麗多彩。
“中國代表著未來”,而青年決定著中國的未來。百余年前,一代青年為中國向何處去而艱難求索;今天,青年吾輩手持歷史的接力棒,就要攥穩(wěn)、跑快、傳好?!靶腋6际菉^斗出來的”,青年的奮斗一端連著個體夢想,一端連著國家興旺,讓腳步永不停息、與家國榮辱與共,再微小的能量都會迸發(fā)出光與熱,再渺小的個人都會成為新時代的弄潮兒。
觀察者:仲潔(《人民日報》)
觀點:用奮斗打開生命的強光
悲觀的人說,在命運的隨機安排之下,每個人對自己的出生都沒有選擇權。在奮斗者看來,這從來不會成為抱怨人生的理由,相反,他們會用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金石可鏤的精神,修正并改寫人生的軌跡。與命運不斷抗爭的人,才能打造真正屬于自己的亮麗風景線。充滿陽光的大男孩莫天池就是如此。
幸福往往是相似的,但奮斗的過程各有不同。這是一種毅力,就像莫天池在準備托福聽力考試時,每天堅持5小時反復聽抄,后因用耳過度,導致耳朵脫皮、出血。這需要一份執(zhí)著,也如莫天池前后花費一年多的時間鉆研資料、反復論證,只為撰寫一篇論文。先天的不足可怕嗎?當然!它把一個人限定在了輪椅的方寸之地。會把人嚇倒嗎?不會!因為總有一種精神意志可以促人前進,把生活的園地越建越大。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也只有經歷奮斗的幸福最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