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育德
不知什么原因,西寧周邊的人們把楊樹叫作“柳樹”,而把柳樹叫作“尖楊柳”。柳樹的葉子確實窄而尖,不像楊樹的葉子寬大而肥厚,小時候,我想這就是尖楊柳得名的由來,其實楊樹和柳樹是河湟地區(qū)常見的兩種不同喬木。老家莊廓打在一個山凹里,受地形的限制,南墻后留有一塊狹窄的三角形洼地,家里人把它叫作“后道道”,后道道的南側挖有一孔洋芋窖,西側長有一棵粗壯的楊樹。樹前不寬展的一坨地上,解凍后就種點黃芽菜,一到冬天,就堆起供牛馬吃的草垛,我們把它叫作“柴摞”。柴摞里總是有些沒有拾掇盡的糧食,所以一冬天里,這里是麻雀的天下,只要有人走近,“呼”的一聲,楊樹上頓時落滿了麻雀,所以樹下常會有撿拾“雀兒屎”的娃娃,在那個年代里,他們的媽媽是靠“雀兒屎”來美容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種了一輩子莊稼的爺爺不幸得了鼓漲病,家里忙著請“法拉”、尋“白方”,終不見好轉,后來只得坐馬車進城去看病。進城看病,這簡直是莊子里破天荒的事兒。經(jīng)“先生”(指大夫)診斷,才知道腹膜炎已非常嚴重,肚子里滿是腹水。聽說“盤尼西林”是特效藥,但那時這種藥是特供藥,普通老百姓到哪里去尋這價格昂貴的救命藥呢?還沒有活到“花甲”之年的爺爺是年前臘月底去世的,入土為安,貧寒人家也得有個棺材??!中灘的地邊上雖然也栽有幾棵楊樹,但那些只是剛收了頭(樹冠)的小樹,倉促之中家人想到了后道道里的那棵楊樹。
多少年來,后道道楊樹那高高的樹冠上常常有喜鵲翹著尾巴,一晃一晃地在“嘎嘎嘎”地叫,一聽到它的叫聲,大人們的心情就會很愉快,認為喜鵲的叫聲是在“報喜”,想也想不到的好事就會臨門。一夏天里,它那高出院墻的濃蔭常撒下半院清涼;一到秋天,上面掛滿了金色的樹葉,在明凈的天空里搖曳。而現(xiàn)在,卻在寒冷的冬日里,隨著大鋸有節(jié)奏地來回移動,白黃色的鋸末不斷從鋸口吐出,終于在“卡嚓嚓”聲中轟然倒地,然后被解成幾塊大板,做成了散發(fā)著濕氣的棺材,在黎明前的一片黑幕中,伴隨著親人們的哭聲,被埋進了山后的祖墳,從此,家里少了手指粗大、不愛說話的爺爺,后道道里也沒有了那能引來喜鵲的楊樹,只有臉盆大的樹根刺眼地留在那里。
第二年草木發(fā)青的時候,留有鋸痕的樹根上居然發(fā)出了幾枝發(fā)紅而粗壯的嫩芽,很快就長到一尺多高,綻出幾片肥大而厚實的葉子,幾年后,其中出類拔萃的兩棵很快超過了莊廓墻,主干漸漸也有碗口粗了。隨著小樹的長大,家里的娃娃們也長大了,大人籌劃著想蓋兩間房子,以解決住宿問題,但是蓋兩間房哪有那么容易。那時候,祖輩耕種的田地和地邊長的樹都成了生產(chǎn)隊的共有財產(chǎn),由于木料緊缺,許多人家的房子都是簡陋的“土擔梁”,甚至房頂?shù)拈阶佣际怯么笥筒藯U鋪的。在那什么都緊缺的日子里,自然又想到了后道道里的那兩棵金貴的“椽樹子”——人們把可做椽子的樹叫作“椽樹子”。同樣,人們把已長成半大的豬叫作“克婁”,克婁已度過易夭折的幼年期,生命力旺盛,長膘快,很快就可出欄了,如果這時宰殺它,功虧一簣,實在是很可惜的。已長成可做椽子的樹就像“克婁”一樣,只要再過幾年,就會長成棟梁之才,這時如果砍伐它,就等于前功盡棄。家人為此也糾結了好幾天,最后還是忍痛割愛,硬一硬心砍倒了它。
砍去樹梢、剝了皮的兩棵小樹作為椽子,剛擺到了房梁上,隊長就突然找上門來,說只要是莊廓墻外的,都是生產(chǎn)隊的公共財產(chǎn)。你們沒有請示,就膽敢破壞公共財產(chǎn),本應該戴個“壞分子”的帽子,看在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面上,給你罰點款還是輕的。家里人一臉茫然,自家莊廓墻根根的樹苗苗,而且是爺爺輩他們留下的東西,咋一下又成了生產(chǎn)隊的公共財產(chǎn)?
后道道的第一茬楊樹作為爺爺?shù)膲鄄?,早已埋進了祖墳;第二茬楊樹被罰了款,才架到了屋梁上。誰知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改革開放的歲月里,第三茬楊樹又長起來了,而且這回卻是三棵。
“世態(tài)便如反復雨”,隨著三棵小樹的成長,不要說莊廓邊上的幾株小苗苗,就是遠離莊廓的田地,也包產(chǎn)到戶了,種什么,怎么種,全由莊稼人自己說了算。人們?nèi)ズN魍诮鹱樱ナ〕歉愀睒I(yè),幾年后,神氣十足的人們紛紛從北山市場買來東北松木,從磚廠買來紅磚紅瓦,老幾輩子住過的楊木房就這樣被淘汰了。老家的房子也要脫胎換骨了,爬滿苔蘚的大墻也被推倒了。由于重建面積的擴大,無可奈何地危及到那棵陪我長大的楊樹根。盡管樹梢上翠綠翠綠的樹葉還在沙沙作響,呈現(xiàn)著旺盛的生命綠色,但還是在人們的吆喝聲中被掀翻在地,樹根上還帶著后道道黑油油的泥土……
隨著新農(nóng)村改造,“后道道”消失了,也漸漸被人淡忘了,淡忘的還有那曾帶給我們童年歡樂、也帶給我們不少憂傷的楊樹,連同淡忘的還有那紅漆涂抹的棺材、隊長登門罰款等“后道道”里發(fā)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