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芳, 王小鵬, 馬 鵬, 麻文剛
(蘭州交通大學(xué)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xué)院,甘肅 蘭州 730070)
目前,基于聚類的方法[1~11]廣泛應(yīng)用于圖像分割。為克服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聚類算法對于圖像噪聲的敏感性,Ahmed M等人[12]首次將局部空間限制項引入到FCM的目標函數(shù)中,提出了結(jié)合空間信息的FCM聚類算法(FCM clustering with spatial constraints,FCM-S),保持了像素點與鄰域像素在特征值上的連續(xù)性,但計算效率較差;Chen S等人[13]提出的基于鄰域空間限制項的核FCM(FCM with spatial constraints based on new kernel-included distance,KFCM-S)聚類算法,利用濾波技術(shù)對像素的鄰域信息進行預(yù)處理,在迭代中直接調(diào)用該信息,有效降低了算法復(fù)雜度;為有效利用圖像的鄰域信息,Krinidis S和Chatzis V[14]提出了模糊局部信息C均值聚類算法,通過引入模糊因子以改善FCM算法對噪聲敏感的問題,但算法的時間復(fù)雜度較高;而Szilagyi L等人[15]提出的加強的FCM(enhanced FCM,En FCM)聚類算法對濾波后的圖像在其灰度直方圖上進行聚類,大大提高了運算效率,但在構(gòu)造濾波圖像時只考慮了鄰域信息,對含椒鹽噪聲圖像分割效果較差。
本文提出了基于歐氏空間距離的En FCM聚類方法,在構(gòu)造濾波函數(shù)時引入歐氏空間距離作為鄰域像素的權(quán)重與中心像素加權(quán),同時考慮了鄰域信息和空間信息,對椒鹽噪聲有一定的魯棒性;在灰度直方圖上的聚類避免了計算鄰域信息耗時較高的問題,提高了算法的實用性和優(yōu)越性。
針對前述En FCM算法存在的問題,參照En FCM算法思想,重新構(gòu)造了線性加權(quán)和濾波圖像
(1)
式中α為鄰域像素對中心像素的影響因子,當(dāng)α越大,表示鄰域作用因子越大,反之亦然,由于α對噪聲的依賴性較強,所以需要確定一個恰當(dāng)?shù)摩林?;dij為中心像素xi到鄰域像素xj的歐氏空間距離,以其倒數(shù)作為權(quán)重可以更準確地表示鄰域像素對中心像素的影響程度,距離越遠,影響程度越小,Ni為中心像素xi的鄰域像素集。可以看出,濾波圖像φ是將鄰域像素到中心像素歐氏空間距離的倒數(shù)作為鄰域像素的權(quán)重,與中心像素進行加權(quán)構(gòu)成的,既考慮了鄰域像素的影響,又兼顧了空間信息的作用,增強了算法對椒鹽噪聲的魯棒性,使其對含噪圖像分割更準確。
本文方法的目標函數(shù)為
(2)
(3)
(4)
本文方法步驟如下:
1)根據(jù)式(1)計算線性加權(quán)和圖像φ。
2)設(shè)置聚類數(shù)目c(2≤c≤n),模糊加權(quán)指數(shù)m,迭代終止條件ε,最大迭代次數(shù)T。
3)初始化模糊隸屬度矩陣U(0)和聚類中心V(0),設(shè)置迭代次數(shù)b=0。
4)由式(4)更新聚類中心vk,計算得到隸屬度函數(shù)U(b+1)(uij)。
5)若‖J(b)-J(b+1)‖<ε,或迭代次數(shù)b>T,則算法結(jié)束;否則,執(zhí)行更新vk。
為驗證本文方法有效性,分別在合成圖像、自然圖像和遙感圖像中運用本文方法,并與FCM,En FCM算法在視覺效果上進行對比,結(jié)果如圖1~圖3。
圖1 3種算法對合成圖像的分割結(jié)果對比
圖1(b)中從上到下分別是加入高斯(0,0.1)、椒鹽(0.05),以及混合噪聲(高斯(0,0.05)、椒鹽(0.05))的合成圖像。對于這3類含噪圖像, FCM算法未利用圖像的任何空間和鄰域信息,結(jié)果中殘留了大量噪聲點,分割結(jié)果很不理想。En FCM算法在引入?yún)?shù)(β=5)的情況能得到較FCM算法好的分割結(jié)果,對高斯噪聲魯棒性高,但該算法對椒鹽噪聲較為敏感。本文算法除邊界附近個別像素分類不準確外,對噪聲圖像有較為理想的分割結(jié)果。
圖2中,以256像素×256像素的經(jīng)典Cameraman圖像以及2幅481像素×321像素的自然圖像作為實驗對象,分別對其含噪圖像(高斯(0,0.05),椒鹽(0.05))進行了聚類數(shù)為3,3,2的處理。FCM算法對含噪自然圖像的分割效果最差,結(jié)果中含有大量的噪聲點;En FCM算法較FCM好,但由于對椒鹽噪聲魯棒性差,導(dǎo)致分割結(jié)果不準確;在視覺效果上,本文方法對含噪自然圖像的分割效果優(yōu)于另2種算法。
圖2 3種算法對自然圖像的分割結(jié)果對比
為測試本文方法對信息含量豐富遙感圖像的分割效果,選取大小為593像素×763像素的唐家山地區(qū)遙感圖像(圖3(a))進行測試。遙感圖像在采集、傳輸過程中易引入椒鹽噪聲,用3種方法對其含噪圖像進行聚類測試,發(fā)現(xiàn)本文方法(圖3(e))的圖像聚類效果最明顯,噪聲含量最少。
圖3 3種算法對遙感圖像的分割結(jié)果對比
合成圖像本身具有標準分類結(jié)果(groundtruth),為進一步評估3種算法分割性能,引入分割精度(segmentation accuracy, SA)和相似比(comparison scores, CS)評價函數(shù)
(5)
式中c為聚類數(shù)目,Vi為通過聚類后圖像中屬于第i類的像素集,Si為Groundtruth中屬于第i類的像素集。CS用于度量Vi和Si之間的相似性,SA和CS越大,聚類效果越好。
表1給出了3種算法對加噪后合成圖像(圖1(b)中第三幅)聚類后的SA與CS,其中,混合1表示加入高斯噪聲(0,0.10)、椒鹽噪聲(0.10),混合2表示高斯噪聲(0,0.15)、椒鹽噪聲(0.15)。從表1中可以看出,不論是椒鹽還是高斯噪聲污染的圖像,F(xiàn)CM算法的分割精度與相似比數(shù)值均最小,表明分割效果最差;En FCM算法對只含高斯噪聲的圖像聚類后,SA與CS值大小能達到99 %以上,說明該算法對高斯噪聲有很好的魯棒性,但對于僅含椒鹽噪聲的圖像,SA與CS明顯降低,且椒鹽噪聲含量越多,SA與CS越小,表明該算法對椒鹽噪聲的魯棒性較差,不適合用于含椒鹽噪聲圖像地分割。本文方法處理6幅含不同噪聲圖像時,SA與CS值均高于另2種算法,對高斯和椒鹽噪聲的魯棒性均較好,可用于不同類型含噪圖像分割。
表1 3種算法對合成圖像的分割精度和相似比
本文方法是在圖像灰度直方圖上進行聚類,所以,處理較大尺寸的圖片時運行時間明顯較FCM算法短,但由于構(gòu)造線性加權(quán)和濾波函數(shù)時歐氏空間距離的引入增加了方法復(fù)雜度,運算時間較En FCM算法略長,圖4即為3種算法處理不同大小圖像時運行時間對比。隨著圖像像素個數(shù)增多,本文方法運算時間沒有明顯增長,但分割效果優(yōu)于另2種算法,所以,適合用于大規(guī)模圖像處理。
圖4 3種算法對不同大小圖像的運算時間
提出了一種基于歐氏空間距離的En FCM聚類方法,改善了En FCM算法在圖像分割時對椒鹽噪聲敏感的問題,得到了較為理想的分割結(jié)果,且聚類過程在圖像灰度直方圖上進行,運行時間較短,可用于大規(guī)模圖像數(shù)據(jù)處理,如遙感圖像分割等。由于本文方法的鄰域影響因子是憑經(jīng)驗所得,所以,如何更準確地確定影響因子需要更進一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