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元
幾日前打開《GTA V》,看著洛城街邊跳躍的Lowrider,我也仿佛跟隨著律動到了另一個次元。今天就讓我們聽一首G-Funk,回到Lowrider的黃金年代。
應該有不少人和我一樣,第一次見到Lowrider這種車不是在游戲里,就是在電影或MV里,畢竟在國內(nèi)見到“活著的”Lowrider的幾率,不亞于中一次大樂透。與上期我們提到的Hot Rod有些類似,Lowrider同樣源于美國,也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把時光機調至1950年,我們來到第一站——起源。
在那個時代的美國,有錢人開著速度快且底盤高的豪車,飛馳于街頭。而那些沒錢買豪車,又眼紅的人們?yōu)榱苏蔑@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開始在老車上進行涂鴉創(chuàng)作。或許是出于叛逆和反抗,這些人將自己的車改裝成了與豪車截然相反的樣子——低而慢。他們還煞有其事地給自己建立的這種文化起了個座右銘——Low Slow,以低姿態(tài)、慢節(jié)奏表達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Lowrider就這樣誕生了。二戰(zhàn)之后,大量沒用的飛機零件遺留了下來,而這幫腦洞大開的Lowrider玩家竟然將飛機上的液壓杠桿裝到了自己的車上,從而讓車真正意義上可以完成“車震”這項舉世聞名的運動。
將液壓系統(tǒng)使用在Lowrider上可能最初只是為了增強其通過性,通過電動液壓泵和普通液壓缸來升降汽車,改善了Lowrider在坑洼路面上的性能。直到有人突然想到,只要具備足夠的能量,液壓系統(tǒng)就可使汽車跳起來,“跳跳車”才出現(xiàn)在了我們的視野中。最初,只有1個12v或24v的泵來統(tǒng)一驅動車輪。如今的“跳跳車”中早已裝備上了4個泵(每個車輪各有1個),同時有8個、10個甚至12個蓄電池來為它們提供動力。
Lowrider的黃金歲月大約在上個世紀90年代,西海岸HipHop的崛起將Lowrider帶入了美國各地人們的視野。Eazy-E、Dr.Dre、Snoop Dog,哪個說唱歌手沒有一輛Lowrider呢?在那個時代的洛杉磯,不分種族,不分階級,能擁有一輛Lowrider出去浪,那是多么拉風的一件事。隨著HipHop的MV及電影中大量使用Lowrider,這種改裝文化很快就推行到全球,并得到了認可。很快,我們隔壁的日本潮流玩家就投身到了Lowrider的事業(yè)中,玩出了屬于自己的味道。
如同HipHop,我認為Lowrider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xiàn)出了一種精神,就像沒有國界的音樂,Lowrider的存在打破了階級與人種,它是—種改裝文化,更是一種態(tài)度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