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利
摘 要:經過幾個月的溝通談判,中美本次貿易摩擦愈演愈烈,逐步升級。其深層次原因在于全球貿易格局長期失衡,必須清醒認識到本次貿易摩擦的長期性和不可逆轉性,以及對企業(yè)和資金的影響。從而制定出本輪中美貿易摩擦的短期及長期對策。
關鍵詞:中美貿易摩擦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F7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0(a)-073-02
1 中美貿易摩擦現(xiàn)狀
經過幾個月的溝通談判,中美雙方并沒有達成共識,7月6日美國正式對中國價值340億美元的商品征收關稅,8月23日,美國對中國價值16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關稅,中國也一一立刻予以回擊,對同等規(guī)模的商品征收了關稅,雙方貿易摩擦有愈演愈烈的態(tài)勢。
圍繞著中美貿易摩擦,一方面美國和日韓、加拿大、歐盟等國都有貿易摩擦;另一方面國內貿易戰(zhàn)的口號甚囂塵上,一片激情中股市匯市應聲下跌,市場憂慮情緒不斷加重。2018年9月7日,美國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商品征稅的征詢公眾意見結束,盡管超過9成參與者持反對意見,但有消息稱特朗普尋求繼續(xù)推進對華關稅措施,商務部明確回應將反制。市場擔憂一旦貿易摩擦擴大,對整體經濟增長勢頭將有較大的沖擊。
2 中美貿易摩擦的深層次原因
中美貿易摩擦由來已久,主要表現(xiàn)在美國對中國紡織品進口的嚴格配額管理制度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等事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華外資企業(yè)出口的增多,中國也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yè);另一方面是美國對華實行了高新技術出口管制政策,這是影響其貿易平衡的關鍵。
本輪中美貿易摩擦,表面上看來是特朗普上臺后對美國政策的調整導致,但是其深層次原因,則是全球貿易格局長期失衡后的必然結果。
美國作為當前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近年來長期保持著貿易逆差,一些專家學者認為,美國通過進口商品,輸出美元,再讓其他國家將超額美元投資美國資產,從而實現(xiàn)維持美元霸權地位的目的。這種觀點,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缺乏了一個最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這種狀態(tài)是不可能長久持續(xù)的,是有階段性的。美國輸出美元換回商品,維持了本國高消費水平,同時又控制了通脹,但是代價是美元價值的不斷稀釋和美國資產負債表的持續(xù)膨脹。換句話說,美國這種模式,就相當于負債擴張,總會到達一個極限轉折點。
特朗普是一個非常有眼光和魄力的政治領導人,他看到了這一點,并且勇于改變這種趨勢,他的核心訴求,就是減少國際貿易的不平衡,因為他非常清醒地認識到,這樣的趨勢持續(xù)下去,會削弱美國的國力而讓其他國家獲得快速發(fā)展機會。
3 針對這次貿易摩擦的基本態(tài)度
筆者更愿意稱這一次摩擦為中美貿易摩擦,竊以為“貿易戰(zhàn)”這個詞在這里的使用非常不當。因為美國的核心目標是減少貿易的不平衡,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美國國家政策方向的調整。打個比方,美國相當于中國最大的客戶,現(xiàn)在大客戶發(fā)現(xiàn)自己內部賬目不平衡,所以要減少給中國的訂單。
國內的部分人士缺乏對經濟規(guī)律和國情的清醒認識,張口閉口貿易戰(zhàn),把兩國貿易摩擦升級為貿易戰(zhàn)爭,這樣做有非常嚴重的后果。第一,是輿論綁架了政府,一旦以貿易戰(zhàn)作為口號,政府就陷入了輿論被動,有任何讓步就會給人戰(zhàn)敗的感受,導致政府不得不態(tài)度強硬地應對,而考慮到中美貿易摩擦的深層次原因,強硬態(tài)度對解決問題有百害而無一利;第二,是容易錯誤地估計形勢,帶著敵對的心態(tài)和眼光,認為美國的出發(fā)點是遏制中國打擊中國,事實上,美國的目標是消除貿易不平衡,并非僅僅針對中國,連傳統(tǒng)盟友加拿大和歐盟都在打擊范圍內,中國只是作為受益最大的國家,在這個過程中受到最大的影響。
事實上,有兩點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一是這一次特朗普是下定決心要扭轉貿易失衡局勢了,以世貿組織或者既定規(guī)則作為理由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是美國戰(zhàn)略的重大調整,極端情況下美國可能會選擇退出WTO;二是任何短期解決貿易失衡的手段都難以奏效,不管是一次性進口,還是短期的去補貼,都不足以改變貿易失衡的趨勢,而以特朗普的眼光,這種應付性的手段并不能達到他的目的,所以就無法達成談判結果。
更重要的一點是,不能錯誤的期待貿易摩擦下受損的美國企業(yè)對美國政府的壓力會讓特朗普改變主張,雖然貿易摩擦引發(fā)的輿論和影響會產生一定的壓力,但是特朗普看似狂妄實則精明,他對美國貿易失衡的判斷非常準確,又具有足夠的政治魄力去推進,美元回流和其支持率并沒有大幅下降其實就已經反映出資金和市場對其戰(zhàn)略的認可。要警惕各種勢力和其他國家不斷煽動中美擴大摩擦從而削弱中國實力的企圖。
4 中美貿易摩擦對企業(yè)和資金的影響
本輪貿易摩擦的影響分為短期和中期影響。從短期來看,貿易摩擦會導致企業(yè)收入和利潤受到影響,一些科技類型企業(yè)在技術引進和技術合作方面會受到更多限制,部分產品價格會受到關稅影響有所上漲;從中期來看,部分企業(yè)為了分散關稅風險,會減少在中國的產能投入,資金會流向周邊地區(qū)和回流美國,另外一些技術領先的公司在制造和技術研發(fā)方面和中國的合作會更加謹慎。
5 本輪中美貿易摩擦的短期和長期對策
由于本輪貿易摩擦的發(fā)展進程非??欤疀]有足夠充分的準備,目前的局勢下,需要有短期和長期的兩種對策。
5.1 短期對策的核心,是控制摩擦規(guī)模,減少摩擦范圍,降低影響,同時配合短期政策進行內部對沖
(1)放棄貿易戰(zhàn)的稱呼,不用對抗的態(tài)度進行宣傳,盡量輿論上冷處理,用貿易摩擦或摩擦來替代,以避免政府被迫一直采取對抗的談判姿態(tài)。
(2)在關稅層面盡可能避免進一步擴大化,等量關稅制裁沒有意義,因為本來中國就有大量順差,從目前公布的關稅清單來看,美國方面也在避免過度擴大,此時政府需要冷靜應對而不是一味地等量對抗。
(3)人民幣適度貶值,對沖關稅壓力。
(4)適度增加進口,減少對科技企業(yè)的高 調扶持,更多采取低調補貼和支持的方式助力發(fā)展。
(5)貿易摩擦背景下,宏觀政策不宜繼續(xù)緊縮,需要對企業(yè)和市場有一定的流動性支持,雖說大幅放水不可取,但是在外部沖擊的情況下,再一味強調去杠桿收縮,很容易導致局勢發(fā)展失控,企業(yè)成片倒下。
5.2 長期對策的核心,是多元化出口市場,增加內需,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和經濟發(fā)展平衡
(1)增加出口國家和地區(qū),鼓勵多元化出口和小微企業(yè)及個體跨境出售商品。
(2)扶持出口企業(yè)進行出口轉內銷的轉型,增加高品質產品的國內供應。
(3)加大知識產品和技術成果的保護力度和轉化速度,鼓勵優(yōu)質技術的產業(yè)化應用和推廣。
(4)下定決心抑制房地產發(fā)展,大力發(fā)展內需,通過抑制地產促進消費,必須對兩個市場有清晰的政策指引。
(5)穩(wěn)定企業(yè)對政策的預期,增加政策穩(wěn)定性,減少政府對企業(yè)經營活動的直接干預,降低企業(yè)經營要素成本。
參考文獻
[1] 唐宜紅.中美貿易之爭的演變特征、動因及走勢[J].經濟研究參考,2018(20).
[2] 王樂.貿易戰(zhàn)中的背鍋俠:外資掌控中國6萬億出口[J].中國外資,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