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會
摘 要:玉米、大豆、水稻的生長中后期是作物獲得高產的關鍵時期,為了促進三大作物的生長發(fā)育,提高結實率,減少田間植株倒伏,增強抗病防蟲能力,應該不斷加強田間管理工作,實施以促早熟為核心的技術措施,確保其安全成熟、增產豐收。
關鍵詞:玉米;大豆;水稻;促早熟;田間管理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8)04-0052-02 中圖分類號: S513; S565.1; S511 文獻標志碼: B
1 玉米促早熟技術措施
玉米拔節(jié)后處于生育進程中后期,此時玉米生長最為旺盛,處于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并行期,要高度重視田間管理工作。
1.1 合理施肥
約在抽雄前2周,玉米大喇叭口期是施肥的最佳時期,不宜過早或過遲。施氮肥20~25 kg/667 m2,并根據玉米長勢和底肥施用情況,補充追施少量鉀肥,施后培土,防止肥料揮發(fā)。
1.2 防止倒伏
在玉米拔節(jié)后期,根據玉米長勢情況,如果長勢過旺,可適量噴施化控劑,能有效降低株高和穗位,起到抗倒伏、增加產量、促進早熟、提高玉米品質的作用。同時,結合機械追肥對根部進行培土,提高玉米植株的抗風能力。
1.3 去除無效株
玉米吐絲授粉后,要盡早去除空稈株、病株等對產量沒有貢獻的無效植株,可有效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減少土壤營養(yǎng)消耗,提高產量。
1.4 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危害每年均有發(fā)生,防治得當可挽回25%以上的產量損失??稍谔镩g釋放赤眼蜂破壞玉米螟卵,降低玉米螟卵孵化率,從而降低玉米螟的危害;或者通過高桿噴霧機適時噴灑BT等生物制劑或高效低毒農藥,直接滅殺玉米螟幼蟲。
1.5 適時收獲
玉米進入完熟期,即當玉米苞葉發(fā)干松散、籽粒變硬發(fā)亮、乳線消失、基部出現黑色層,此時收獲產量最高。
2 大豆促早熟技術措施
2.1 拔大草
在大豆生長發(fā)育中后期,田間會出現前期鏟趟不凈遺留雜草或新生雜草,由于氣溫高、濕度大,雜草生長發(fā)育較快,與大豆爭肥爭水現象嚴重,影響大豆產量。應盡量在草籽形成前拔除,促進大豆后期營養(yǎng)積累。
2.2 放秋壟
如果大豆長勢良好,沒有造成壟溝郁閉,可利用機械進地放秋壟,把壟臺放下來,同時可有效鏟除掉壟溝內的雜草,利于將來機械收獲,減少田間大豆損失。
2.3 噴微肥
大豆進入結莢期和鼓粒期后,可根據大豆的不同缺素癥狀,選擇噴施相應的微量元素。因為在這個時期,大豆根系活力逐漸減弱,吸肥能力變差,此時補施葉面肥,可彌補結莢鼓粒期的營養(yǎng)不足,減少落花落莢,提高大豆產量和品質。
2.4 防病蟲
2.4.1 防治食心蟲
在成蟲盛發(fā)期,防治初孵幼蟲。對沒有封壟、機械能夠進去的地塊,宜選用20%殺滅菊酯乳劑,或用2.5%溴氰菊酯加水稀釋2 000倍噴霧進行防治。
2.4.2 防治紅蜘蛛
在持續(xù)干旱天氣條件下,紅蜘蛛繁殖速度較快,所以發(fā)現紅蜘蛛有點片發(fā)生時,就要及時防治。用48%毒死蜱乳油1 500 mL/hm2與1.8%阿維菌素300 mL/hm2混合噴霧,或用15%掃螨凈乳油3 000倍液噴霧。
2.4.3 防治霜霉病
溫暖高濕的環(huán)境下,易發(fā)生霜霉病??捎?8%瑞毒霉錳鋅6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
2.4.4 防治灰斑病
鼓粒期天氣多雨、氣溫高,易發(fā)生灰斑病??蓢姙?0%甲基托布津1.5 kg/hm2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施藥1~3次,間隔7~10 d。
2.5 適時收獲
在熟期內正常成熟的大豆品種,當葉片全部脫落、枝莖干枯、籽粒歸圓、色澤光亮、含水量低于18%時,進行機械收獲,降低田間損失率。
3 水稻促早熟技術措施
3.1 間歇式灌溉
從孕穗期開始,水層管理主要以淺水間歇式灌溉為主,灌1次淺水后自然滲干,腳窩有水然后再灌淺水,干干濕濕如此反復,達到用水調肥、以水調氣、用氣養(yǎng)根、以根保葉的作用,以增加表層根系吸氧量,提高根系活力,增加營養(yǎng)供應。一般在抽穗后35 d停止灌溉。
3.2 施用壯粒肥
以孕穗期稻苗葉色為對照,當抽穗后的葉色比孕穗期葉色發(fā)淡時,說明稻苗需肥量增大,可能會出現脫肥現象,為了確保水稻上三葉的葉色漸深,能夠維持15~20 d后才轉淡,需要施用壯粒肥,一般每667 m2施用硫酸銨5 kg或尿素2 kg。另外,在齊穗期可噴施磷酸二氫鉀或其他高效葉面肥等,以提高籽粒充實度,使水稻安全成熟,增加抗御低溫能力。
3.3 稻瘟病防治
對于稻瘟病,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可通過加強水、肥、氣、熱等田間管理措施,增加水稻抗逆性,減少稻瘟病的發(fā)生。藥劑防治可每公頃選用40%三環(huán)唑懸浮劑750 mL,或75%拿敵穩(wěn)225 mL、2%春雷霉素1 200 mL+45%咪鮮胺750 mL等藥劑進行葉噴防治。每公頃噴液量:航化作業(yè)為20 L、彌霧機為150 L、手動噴霧器為450 L。
(收稿日期: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