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洪權 黎朝燕 楊澤林 謝建華 董春霞 黃恒 鐘小艷 吳昌義
摘要:為了及時、準確地診斷口蹄疫疫情,避免誤診而造成重大的經(jīng)濟損失,我們對5個不同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分別以A、B、C、D、E代替)生產(chǎn)的口蹄疫病毒通用型、O型、A型、Asia1型熒光RT-PCR檢測試劑盒進行了試驗對比,最終從通用型和3個分型試劑盒的靈敏性、交叉反應、反應體系、反應條件、反應速度、操作簡便性等方面篩選出了B公司的試劑盒相對優(yōu)于其他4個公司的試劑盒。
關鍵詞:口蹄疫;試劑盒;篩選
中圖分類號:S852.65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04.004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xiàn)MDV)屬于微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蹄疫病毒屬(Aphthovirus)的單股正鏈RNA病毒,含有7個型(O、A、C、Asia1、SAT1、SAT2、SAT3)和多種亞型[1]。能夠感染多種偶蹄動物,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政治和社會問題[2-3]。在我國以及非洲和亞洲的許多國家流行,其傳播速度快、感染率高,嚴重影響當?shù)匦竽翗I(yè)的發(fā)展以及動物產(chǎn)品的國際貿(mào)易[4-5]。該病被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OIE)列為必須通報的動物疫病,也是我國一旦發(fā)生必須上報的一類動物傳染病之首[6]。本試驗通過對5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口蹄疫病毒試劑盒進行比較,旨在為及時、準確地處理口蹄疫疫情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抗原
口蹄疫病毒A型抗原、O型抗原、Asia1型抗原購自國家口蹄疫參考實驗室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蘭州獸醫(yī)研究所。
1.2 試劑
口蹄疫病毒通用型熒光RT-PCR檢測試劑盒、口蹄疫病毒O型熒光RT-PCR檢測試劑盒、口蹄疫病毒A型熒光RT-PCR檢測試劑盒、口蹄疫病毒Asia1型熒光RT-PCR檢測試劑盒購自 A、B、C、D、E 5個公司。
1.3 核酸提取試劑盒
核酸提取試劑盒(磁珠法)購自天隆科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4 方法
依據(jù)《口蹄疫病毒熒光RT-PCR檢測方法》GB/T 22915-2008。
2 結果
2.1 口蹄疫病毒通用型熒光RT-PCR試劑盒檢測結果表(見表1)
2.2 口蹄疫病毒O型熒光RT-PCR試劑盒檢測結果表(見表2)
2.3 口蹄疫病毒A型熒光RT-PCR試劑盒檢測結果表(見表3)
2.4 口蹄疫病毒Asia1型熒光RT-PCR試劑盒檢測結果表(見表4)
2.5 口蹄疫病毒通用型、O型、A型、Asia1型熒光RT-PCR試劑盒結果評比表(見表5)
評分和靈敏性指標:
操作簡便性:配制反應體系時,幾種同類試劑盒比較,最便捷得3分,中等得2分,最差得1分。
反應體系一致性:每個公司4種試劑盒配制體系時各個成分的量完全一致得3分,3種一致或2、2一致得2分,只有2種一致得1分,全都不一致得0分。
反應條件一致性:通用型與3種分型試劑盒的反應條件完全一致得3分,3種一致或2、2一致得2分,只有2種一致得1分,全都不一致得0分。
交叉反應:無交叉反應且增長趨勢好者得3分、增長趨勢一般者得2分、增長趨勢平緩者得1分;有交叉反應者得0分。
靈敏性:首先淘汰有交叉反應者,再根據(jù)CT值與平均值比較,CT值越小或越接近平均值且增長趨勢越好者靈敏性越高。
經(jīng)過對5個公司口蹄疫病毒熒光RT-PCR檢測試劑盒的比較,篩選出B公司的試劑盒相對于其他4個公司的試劑盒操作簡便、通用型與3個分型能在同一臺熒光PCR儀上同時完成(即反應條件一樣)、各個分型試劑盒無交叉反應、靈敏性較高等優(yōu)勢,因此B公司的試劑盒是首選。
3 討論
口蹄疫診斷技術包括口蹄疫病毒的微量補體結合試驗、食道探杯查毒試驗、反轉錄一聚合酶鏈反應(RT-PCR),病毒中和試驗、液相阻斷一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病毒感染相關抗原(VIA)瓊脂凝膠免疫擴散(AGID)試驗(適用于檢測各種不同樣品中的口蹄疫病毒抗原或抗體)[7]以及口蹄疫病毒熒光RT-PCR檢測方法(適用于動物及其動物產(chǎn)品中口蹄疫病毒的檢測)[8]。確診口蹄疫疫情時,一般都是檢測樣品中是否含有口蹄疫病毒,因此RT-PCR或熒光RT-PCR方法較為常用。RT-PCR方法相對比熒光RT-PCR方法較為復雜、耗時也長,所以熒光RT-PCR方法是確診疫情的首先方法。
由于口蹄疫病毒熒光RT-PCR檢測試劑盒有諸多的優(yōu)特點,因此市場上熒光檢測試劑盒猶如春筍般的涌現(xiàn)出來,生產(chǎn)廠家較多,但是檢測效果各異。為了準確地診斷疫病,在選用不同公司的試劑盒之前一定要做試驗比較,不能盲目地根據(jù)價格的高低而輕易選購,否則誤診會造成更大的經(jīng)濟損失。
參考文獻
[1] 劉慶軍,張永光.口蹄疫病毒基因組結構及其功能[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5, 26(5):1-5.
[2] Thomson G R, Vosloo W, Bastos A D S.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wildlife [J].Virus Research,2003,91(1):145-161.
[3] Grubman M J, Baxt B.Foot-and-mouth disease.[J].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2001, 51(466):417.
[4] Sobrino F, Domingo E.Foot-and-mouth disease in Europe.FMD is economically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 of farm animals.Its re-emergence in Europe is likely to have consequences that go beyond severe alterations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and trade.[J].Embo Reports, 2001,2(6):459-61.
[5] Domingo E,Baranowski E,Escarmís C,et al.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J].Comparative Immunology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2002,25(5-6):297.
[6] Baxi M K, Baxi S,Clavijo A, et al.Microarray-based detection and typing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J].Veterinary Journal,2006,172(3):473-481.
[7] 王莉娟,徐天剛,趙云玲,等.口蹄疫診斷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yī), 2005,32(3):41-44.
[8] 羅長保,魚海瓊,林志雄.應用熒光RT—PCR技術檢測口蹄疫病毒[J].中國獸醫(yī)雜志, 2003,3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