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shù)報告》發(fā)布,丹麥人才競爭力名列第七位,尤其在風能、機器人、生物醫(yī)藥、食品工程和設計等領域,丹麥為全球培養(yǎng)并輸送了大量專業(yè)性人才。
在這么個看起來人才很具有競爭力的國家長大,孩子們的童年都在做什么呢?
對比中國有些地方恨不得“三個月開口講話,懂微積分喜歡編程”的幼兒園畢業(yè)生,丹麥的幼兒園孩子大概就是什么也不會——畫畫都還只會畫毛線圈,認字什么的更不用提了,因為丹麥的幼兒基礎教育只有個字——玩。
玩到什么程度呢?幾乎100%的丹麥家長下班接孩子后必做的件事就是抖沙子。在幼兒園玩沙還不夠,丹麥最近非常流行種孩子們的新玩法:森林幼兒園!
森林幼兒園也不只單一的玩法,在丹麥有好多種森林幼兒園。以首都哥本哈根為例,該市有l(wèi)7家森林幼兒園,這些幼兒園地處比較靠近森林的位置,有自己的大巴車。每個月孩子們有半時間在幼兒園園區(qū)“浪”,另半時間,學校會用大巴車載著孩子們?nèi)コ鞘薪纪獾纳謪^(qū),在森林中爬樹、挖沙、滾泥坑,早出晚歸。
丹麥人有句俚語:“沒有不合適的天氣,只有不合適的衣服?!彼跃退闶窍卵┨?,孩子們換上風雪衣就出門了,其實是讓孩子增強鍛煉。作為維京人的后代.丹麥人直覺得應該增強孩子體質(zhì)讓孩子多運動,有強健的身體才能對得起“維京”二字。所以丹麥也有不少體育運動幼兒園,就是配著房車經(jīng)常出去浪的幼兒園,多半在山里或者海邊,哥本哈根有約14家幼兒園配有房車,孩子可以隨集體活動出去周,3至4名老師帶著20個孩子。
丹麥也有很多傳統(tǒng)的幼兒園,森林幼兒園是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
喜歡森林幼兒園的家長會覺得森林幼兒園有很多好處:比如純天然的感官體驗:孩子在大自然中自覺地學會怎么探索和化解沖突:男孩女孩都更勇敢,身體也更棒:更多的感官刺激讓孩子更有創(chuàng)造力:空間感和運動能力都更強:遠離城市噪音:經(jīng)過自然挑戰(zhàn)的小朋友們更容易建立自信和自尊:更早明白我們生活的地球環(huán)境。
講了這么多丹麥森林幼兒園的例子,再來看看丹麥整體的教育和創(chuàng)新理念。
丹麥的核心教育理念——“玩”顯得太過放養(yǎng),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似乎背道而馳。旅丹華人也不時抱怨:丹麥的基礎教育太弱了,中國孩子7歲都會乘法了,丹麥小學生數(shù)數(shù)都數(shù)不清。其實長遠來看,丹麥的學習是“終身學習”,與中國“高考前是人生智慧的巔峰”不同,丹麥的大學教育是難而嚴格的。丹麥的高福利和眾多政府資金的支持,讓年輕人不需要著急解決“就業(yè)”難題,這也讓更多真正的研發(fā)人員可以沉下心來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