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正星 齊曉聲
摘 要:通渭縣氣候條件比較適宜種植玉米,但玉米生長發(fā)育過程受氣象災害影響較大。通過分析氣象災害對玉米生長發(fā)育的影響,提出了促進玉米高產豐收的對策,為玉米生產保駕護航。
關鍵詞:氣象災害;玉米;生長發(fā)育;影響;對策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8)06-0031-02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志碼: A
通渭縣地處黃土高原南部連綿地帶,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溫帶半濕潤向半干旱過渡區(qū),玉米是該區(qū)域的主要糧食作物,常年播種面積達5.3萬hm2。玉米生長過程中受溫度、日照時數、降水量影響較大。為增強玉米的產量和品質,應熟練掌握適宜玉米全生育期內的氣候條件,為通渭縣玉米高產、增收提供保障。
1 氣候條件對玉米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1.1 溫度條件
玉米喜溫,對溫度反應敏感,全生育期內要求溫度≥10 ℃,活動積溫1 800~3 100 ℃。玉米發(fā)芽期適宜溫度25.0~28.0 ℃,若溫度<10.0 ℃,會使玉米爛種率增加;玉米苗期溫度>18.0 ℃會增加生長速率,以30.0~32.0 ℃幼苗生長速率最快;根系生長適宜溫度為20.0~24.0 ℃,當溫度<4.5 ℃時,玉米根系停止生長發(fā)育;玉米莖稈生長以24.0~28.0 ℃為宜,溫度<12.0 ℃或>32.0 ℃,莖稈不再生長;開花授粉階段適宜溫度為25.0~27.0 ℃,若外界溫度<18.0 ℃或>35.0 ℃會造成雄花不開;籽粒灌漿期和成熟期要求日平均氣溫為22.0~24.0 ℃,有利于果穗和籽粒運轉。
1.2 水分條件
玉米植株較高,整個生長發(fā)育過程需溫度較高,對水分利用率也較高,全生育期需消耗600 mm左右水分。各生育期對水分需求不同,拔節(jié)期需水量較少,拔節(jié)后因莖葉生長速度加快,需水量增加;從抽雄前10 d到開花后20 d內需水量較大;拔節(jié)到抽雄期需水量是全生育期的33.3%;抽雄到吐絲期需水量是全生育期的5.0%,此時降水量不足,不利于幼穗發(fā)育,影響雄穗抽穗,使雌穗吐絲時間延長,降低玉米產量。
1.3 光照條件
玉米屬短日照植物,日平均光照時數在8 h以上會縮短玉米的發(fā)育期;若日平均光照時數>18 h,會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延緩玉米成熟期。在長日照條件下,玉米雄花開花期延長,甚至雄花不開,并且造成玉米植株較高,葉片數量增加。玉米播種前到乳熟期適宜光照時數為8.0~10.0 h,乳熟到完全成熟需光照時數>9 h。
2 氣象災害對通渭縣玉米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2.1 干旱
玉米生長發(fā)育、產量結構和最終產量的形成過程,受干旱災害影響較大,尤其是嚴重干旱會造成玉米苗生長不齊,小、細、弱植株數量增加,根系生長發(fā)育受阻,甚至凋萎、植株死亡。
進入拔節(jié)期后,玉米生長旺盛,此時對水分需求量較大,在抽雄前10 d到開花后20 d是水分臨界期,嚴重干旱會導致雌雄花期不遇、授粉不良、果穗籽粒數減少,甚至空稈。玉米拔節(jié)期到成熟期,干旱會增加花粉死亡率,造成花絲干枯,對正常授粉不利;玉米籽粒成熟期,干旱會使籽粒不飽滿數量增加、千粒重下降,影響玉米產量。
2.2 暴雨洪澇
玉米遭暴雨洪澇后,中上部葉片顏色變淺,下部葉片枯黃,莖稈出現(xiàn)紅色,根系發(fā)黑腐爛,生長速度減緩,影響正常成熟。玉米大喇叭后期耐澇性增強,若花期降水量過多,土壤通氣性能降低,植株呼吸受抑,土壤養(yǎng)分流失。同時氮素流失會降低玉米葉綠素含量,使自身光合能力減弱,此時嫌氣性微生物頻繁活動,產生還原性有毒物質,導致玉米根系變黑。
2.3 霜凍
霜凍災害包括低溫,低溫會造成植物細胞間隙水形成冰晶,奪取細胞中水分,使細胞水分流失嚴重,造成原生質脫水及膠體變質;低溫還會使細胞膜和原生質結構遭破壞,對細胞代謝產生影響。若霜凍災害發(fā)生在玉米制種期,則會降低種子發(fā)芽率,還會危及大田內商品糧的品質。
2.4 高溫和連陰雨
玉米開花期易出現(xiàn)高溫和連陰雨天氣,若玉米抽雄開花吐絲期間遇高溫天氣,會影響玉米正常開花授粉。通渭縣高溫災害多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下旬,以7月下旬為主。高溫會對花粉直接產生影響,持續(xù)2~3 d高溫天氣會影響玉米開花授粉,即使采取灌溉措施,仍不能消除危害。通渭縣7月下旬氣溫較高,有時還會有陰雨或高溫悶熱天氣。高溫高濕條件下,玉米花粉粒吸水后破裂而失去活力,影響玉米品質。
3 通渭縣玉米高產豐收對策
3.1 做好為農氣象服務
通渭縣氣象局應將“氣象為農服務”工作放在首位,使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完善現(xiàn)有的農業(yè)氣象災害防御機制,做好玉米不同生長發(fā)育期內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服務工作。如干旱或冰雹災害出現(xiàn)時,抓住有利時機做好人工增雨(防雹)作業(yè);災后指導農民做好補救,降低氣象災害對玉米的危害。
3.2 加強與農業(yè)部門的溝通協(xié)作
通渭縣氣象局應加強同農業(yè)部門之間的溝通,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實現(xiàn)農業(yè)氣象和資源成果共享,充分利用各自的信息渠道和優(yōu)勢,在玉米關鍵農事季節(jié)和氣象災害來臨前,加大會商力度,對農業(yè)氣象信息和氣候變化規(guī)律認真分析、判斷,積極開展小氣候區(qū)域監(jiān)測,增強玉米產量和品質。
(收稿日期: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