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旭升
我用心對待工作,不懂就問,不會就學,遇到難題非要弄個明白。同樣的事,我總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同樣學技術,我總要多練幾遍……
46年來,我從學徒工開始,從普通工人到技師、高級技師、技能大師,從來沒有離開過采油一線,也正是火熱的一線工作生活,鍛煉和激發(fā)了我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靈感和熱情。
1972年,我初中畢業(yè)后到勝利油田采油16隊當采油工。剛開始,這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只有幾棟破舊的“干打壘”和一望無際的蘆葦?!案纱驂尽崩镪幇党睗瘢龅接晏?,屋內的雨水不比外面小;四周是鹽堿地,喝水全靠外面送,淡水接續(xù)不上就得喝地溝水,苦澀難咽。每天瑣碎的作業(yè)同石油工人的“偉大”怎么也聯(lián)系不起來,我當時真有點后悔,干活提不起精神。
指導員是參加過大慶會戰(zhàn)的老石油,那時他已經在這兒堅守了十幾年。他經常找我嘮家常,給我講鐵人王進喜、講大慶精神,他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小伙子,安心干吧,油是靠人采出來的,環(huán)境是靠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事業(yè)是靠人干出來的!”
他的話,我似懂非懂。
當時,我們隊全是自噴井,原油含蠟高。油井如果結蠟,就要停工停產。一天,有一口油井結了蠟,班長帶著我們幾名新工人緊急進行清蠟作業(yè)。清蠟的關鍵是壓鋼絲,就像大夫在病人血管里面搭支架一樣,是個難度大的技術活。操作時,不但要細心用心還要有耐心,而且必須連續(xù)干,一刻不能停。班長讓我們幾個人搖絞車,他自己—人壓鋼絲。三九寒冬,北風呼嘯,班長在露天的井場連續(xù)干了5個多小時,最后癱倒在崗位上。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我,“我的技術如果像班長一樣,就能幫他搭把手”。從此,學技術、增本領、練技能,成了我業(yè)余生活的全部內容。
我先從清蠟學起,用2毫米粗的鋼絲打結,拴刮蠟片。2毫米粗的鋼絲比縫衣針粗一點,又硬又滑。由于沒掌握技巧,鋼絲攥在手里一轉就會擠出一串血泡,鉆心地疼。日復一日地練習,讓我手上的血泡變成了老繭,也讓我能像師傅那樣打出合格的鋼絲結了。
說實話,我只有初中學歷,學習專業(yè)書籍對我來說很困難,機器的機理構造常常弄得我暈頭轉向,但我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難問題。遇到攔路虎,我就暗暗激勵自己,“只要像抽油機那樣始終不知疲倦地運轉,采油技術就可以學到手”。
一段時間后,我掌握了量油、測氣、看壓力等技術,自認為已經是崗位上的行家里手。一次,一口油井回壓突然上升,我分析是集油管線堵了,立即向班長報告,并提出了解決建議。班長火速趕到現(xiàn)場,他判斷是天氣寒冷造成了回壓表失靈,并親自動手,三下五除二解決了問題。許多問題看似簡單,要做到手到病除,還必須要有真功夫。班長說:“你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說明有責任心,工作踏實。但解決問題,還要靠技術?!?/p>
要做一名技術精湛的石油工人,不但理論知識要學會,技能操作也要過硬。對此,我用心對待工作,不懂就問,不會就學,遇到難題非要弄個明白。同樣的事,我總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同樣學技術,我總要多練幾遍……漸漸地,我成了隊上油水井管理的小能人,也正式開啟了我通往工匠的大門。
回憶往昔,我深深體會到,一個人不管知識底子有多薄、文化基礎有多差,只要肯學習、善鉆研,有知識、懂技術、愛崗敬業(yè)、執(zhí)著進取,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業(y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