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輝
摘 要:直播水稻栽培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水稻種植技術,它能夠有效減少勞動力、減輕勞動負擔,使水稻技術流程更加簡單,并且可以增加水稻的產(chǎn)量,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
關鍵詞:直播水稻栽培技術;存在問題;對策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8)06-0005-02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志碼: A
1 直播水稻栽培技術的概念
直播水稻栽培技術,指的是直接將稻種通過一定的規(guī)范化流程播撒到田里的一種輕量級栽培方法,這一技術省去了育秧以及插秧兩個步驟,大大提高了水稻栽培種植的效率,同時也減少了水稻種植的成本,改進了水稻種植的流程,增加了水稻的產(chǎn)量,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為水稻高產(chǎn)奠定了基礎。
2 水稻直播中存在的問題
2.1 水稻植株的分布不合理
水稻種植過程中,由于植株的分布過于稀疏或者密集,以及水肥控制措施不到位等原因,使得播種量的分布不合理。若播種量過大,會影響到基礎苗的數(shù)量,基礎苗太多對于分粟優(yōu)勢的發(fā)揮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會使分粟的出穗率大大降低,穗形生長不完善,從而使得稻田的總產(chǎn)量很難提高;而播種量過于小,更會影響到基礎苗的數(shù)量,將會出現(xiàn)大面積的無效分粟,同樣也會影響到產(chǎn)量[1]。
2.2 病、蟲、草害的治理
稻苗的生育期和雜草的生長期共同開始,然而稻田的前期管理主要以濕潤管理為主,這就導致水稻苗在生長的同時,雜草也開始生長。雜草的種類繁多、數(shù)量多、生長速度快、出草時間長、高峰多。另外水稻的群體較大,稻田潮濕,水稻葉子嫩,極易招惹病蟲。病、蟲、雜草問題太多,難以防治。
2.3 水稻植株缺苗多
稻田沒有休整好苗,高低相差太大,就會導致植株苗生長狀況不一致,水漿管理的方式不利于使用。稻田平整好之后,浮泥還沒有淀板就播種,會出現(xiàn)種子陷入泥中太深而不出苗的情況,出苗量太少則會導致基礎苗不足。
2.4 水稻根系分布淺
沒有經(jīng)過移栽的水稻苗,它的根系分布太淺,而且如果水稻在立針后沒有曬稻田,有80%的根量密集地分布在4~8 cm的泥土層內(nèi),根系群數(shù)量太少,導致根系的固著力太弱,到水稻乳熟期就會形成倒伏現(xiàn)象。另外,氮肥太多、鉀肥太少,以及在灌漿期發(fā)生稻飛虱和水稻條紋葉枯病,也同樣會直接導致水稻苗的倒伏[2]。
3 對策
3.1 精細整理稻田
想要全苗的關鍵在于平整稻田,以及對稻田的精細整理。應早耕翻,這樣可以使雜草、稻樁盡快腐爛;還應做到稻田平整,整個稻田高低相差不過3 cm,沒有泥露出水面。每一溝水稻都相連,做到排水、灌水暢通無阻。
3.2 提前做好病蟲、草害的防治
對水稻病、蟲、草害的防治,要在播種之前提前做好,即播種前種子的處理,比如水稻的條紋葉枯病以及黑條矮縮病,這兩種病的病源都通過稻飛虱來傳播,必須先把它除掉。水稻條紋葉枯病在治療的過程當中,可以考慮選擇使用井岡霉素200 g+100 kg清水噴霧給藥;治療稻縱卷葉螟的過程當中,每667 m2稻田可以考慮應用100 g的毒死蜱乳油,同時添加200 g的辛硫磷乳油;在防治稻飛虱的過程當中,每667 m2稻田可以考慮使用100 g的異丙威+50 kg的清水噴霧給藥。除此之外,在草害防治的過程當中,需要堅持“一封、二殺、三補”的原則。所謂“一封”指的是在播種之后的5 d內(nèi),每667 m2稻田應用200 mL掃氟特+30 g芐黃隆+100 kg清水噴霧給藥,從而有效控制出草高峰期;所謂“二殺”指的是播種之后3周成長到4葉期的時候,聯(lián)合使用分蘗肥以及愛農(nóng)加芐黃隆,從而預防出草高峰;所謂“三補”指的是每667 m2使用50 g除稗草以及千金子等去除莎草,去除闊葉草需要使用百闊凈30 mL/667 m2。人工拔除雜稻環(huán)節(jié)同時除掉雜草。
3.3 做好抗倒伏工作
抗倒伏是高產(chǎn)的關鍵所在,直播稻根系淺,非常容易發(fā)生倒伏現(xiàn)象,所以抗倒伏工作是重中之重。要使用抗倒伏能力強的品種,并且控制好播種量及基礎苗的數(shù)量,立針之后曬田并且適度增施鉀肥。想要做好抗倒伏工作,還要重點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3.4 對直播水稻技術加強宣傳
技術是高產(chǎn)的核心,是必不可少的。①種子的前期處理以及播種時的技術非常關鍵,在進行種子的晾曬和選取時,可以用吡蟲啉和銳勁特來防治水稻條紋葉枯病。②溝渠要能相互配套,每一道溝渠要能連起來,排水、灌水要方便,水漿的管理是重中之重。③要充分發(fā)揮中心技術人員的作用,大力發(fā)展和推廣新型技術。直播水稻技術發(fā)展具有兩面性,必須加以發(fā)展宣傳。
4 結論
綜上所述,水稻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種植比較廣泛的農(nóng)產(chǎn)品作物。對于我國來說,水稻直播技術的出現(xiàn),改變了以往的傳統(tǒng)種植方式,對我國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有著里程碑的意義,要在技術的升級改變中學習利、去除弊,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發(fā)展新技術,提高整體技術水平和經(jīng)濟水平。
參考文獻:
[ 1 ] 侯建昌.直播水稻栽培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nóng)技服務,2016,33(03):92.
[ 2 ] 李子明.試述直播水稻栽培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農(nóng)村:黑龍江,2017,06(12):59.
(收稿日期: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