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達
那是在1990年的夏天,化石獵人(受人所托尋找化石的工作人員)蘇珊冒著暴雨,順著美國南達科他州夏延族保留地的河畔不停地搜索。眼看腳下的濁流越來越深,蘇珊決定爬上旁邊的陡坡躲避。當她狼狽地爬上坡頂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她事后說:“整具暴龍骨架完全從山坡中顯露了出來。它的脊椎骨很大,上面的關節(jié)非常清晰?!铱隙?,它自白堊紀時起就沒有挪動過地方?!?/p>
聞訊趕來的工作人員們一看到化石便驚呼:“這可能是20世紀最偉大的暴龍發(fā)現(xiàn)!”因為這具化石長12.8米,高5.48米,比當時在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中陳列的那頭暴龍還要高大,所以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大的暴龍”。為了紀念蘇珊這了不起的發(fā)現(xiàn),人們將這頭暴龍命名為“蘇”。
小鏈接暴龍的“菜單”上有什么
科學家們曾在埃德蒙頓龍的尾巴上發(fā)現(xiàn)被暴龍襲擊留下的痕跡。X光掃描后表明,這部分受傷的骨頭再生過。這是科學家們第一次取得的暴龍襲擊活恐龍的證據(jù)。2003年,雪蘭多大學的漢勃博士在美國蒙大拿州發(fā)現(xiàn)了被暴龍襲擊過的三角龍化石。因為這塊三角龍化石的角與頸部都被暴龍咬傷過,之后又再生,所以暴龍的“菜單”上又增加了三角龍。
年齡越小,跑得越快
既然暴龍吃活物,它捕食的速度又怎樣呢?
2002年,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哈欽森教授使用計算機模擬不同動物的運動,通過腿的長度、運動姿態(tài)等參數(shù)估算動物奔跑時所需腿部肌肉的最小重量。計算表明,動物的體重越大,它依靠兩足奔跑所需的腿部肌肉占體重的比例也越大。比如一只普通的雞,腿部肌肉只需要達到體重的17%左右:但對一頭能夠奔跑的重達6噸的暴龍,它腿部肌肉的重量將超過身體總重量的80%。
但根據(jù)一般常識,陸地脊椎動物的腿部肌肉不太可能達到身體重量的50%,所以哈欽森教授認為暴龍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它們不能奔跑,只能以每小時18至40千米左右的速度行走。
這個理論一出,馬上引發(fā)了暴龍“粉絲”們的投訴。(還記得電影《侏羅紀世界》中那頭奔跑的暴龍嗎?)說來好笑,不知哈欽森是否迫于壓力,反正兩年后他又公布了研究的后續(xù)報告。在這份報告里,他先測試了袋鼠、鬣蜥、短吻鱷、鴕鳥、雞、火雞等兩足奔跑的動物腿部肌肉占體重的比例;然后又測試腔骨龍、美頜龍、雙脊龍、異特龍、伶盜龍、小暴龍(一個尚未發(fā)表的新物種)、暴龍、始祖鳥和恐鳥的數(shù)據(jù)。
終于,他得出了一個“反轉”的結論:暴龍隨著體形的增大,四肢所分配的力量減少了,肌肉的敏感度也下降了。幼年的暴龍奔跑秒速可能有20米?。ㄟ@比劉翔的最好成績還高出2.5倍),而成年的暴龍奔跑秒速可能只有5至11米。這下子,他總算不再收到投訴信了。
小鏈接超長青春期、短短的壽命
所以說,如果不幸遭遇幼年的暴龍,那么我們的小命就懸了。但是讓人恐懼的是:暴龍的青春期真的很長!我們人類需要18至20年才能長大成人,膏春期占壽命的1/5;暴龍竟然需要18年才能“長大成龍”,青春期占壽命的3/5!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愛里克森博士認為:十幾歲的暴龍平均每年增長767千克,這樣的生長速度能持續(xù)4年多的時間。胃口良好的暴龍在14歲到18歲期間體重能增加近3噸;到成年時,它的總體重至少是5噸以上。成年后的暴龍體形上不會再有明顯的增長,這可以從發(fā)育晚期骨骼上細密的生長線看出來。所以,暴龍可能活不過30歲,蘇就死在28歲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