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湖水
摘 要:關于海上事故問題已越來越引起國際海運界的普遍關注。國際海事組織海上安全委員會認為與人的責任心、精神狀態(tài)、健康程度、習慣及技術業(yè)務素質密切相關。在1995年至1998年間的3450起事故中,90%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同時,所有事故中54.4%與公司岸基管理有關。雖然這些年來海事公約的制定及修繕都是以血的事故教訓為基礎,仍舊有些公司在人員管理和保證履約方面的措施落實不到位。本文分析了引發(fā)海上船員超時工作的因素,并闡述了規(guī)避其安全風險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船員;超時;危害
近期,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AMSA發(fā)布了主題為“航運,要以人為本!”的通告,強調睡眠不足、經常夜班、不規(guī)律以及超長時間單調工作,船員高強度高標準的工作要求,所帶來的巨大精神壓力在海員這個群體之間極為普遍,是海上事故屢屢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船員超時工作的危害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大型海難事故呈上升趨勢。統(tǒng)計資料表明,所有的海難事故中大多數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而超時疲勞工作問題,是造成人為失誤的主要因素。事實上,IMO曾通過對歷史事故數據的評估與分析,告誡船員不要疲勞工作;同時指出,由于航運工作環(huán)境中普遍存在超時工作現象,睡眠不足更是普遍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身體、精神或情緒上的消耗,會直接導致人的力量、反應能力、協(xié)調性及平衡性的下降,由于身體活動周期過長也會造成精神壓力大,以至于精力耗竭。因此,我們須加強對人為因素的控制,加大港口國監(jiān)督并制定有關船舶安全操作要求的監(jiān)督程序,船員超時工作問題應得到進一步重視。
一、引發(fā)海上船員超時工作的因素
1主觀因素
選擇性忽視疲勞問題卻被視為具有職業(yè)精神的表現?!霸诖闲量嘈⒏删命c、賺多些,上岸后生活才能寬裕一些”是海員們的心聲。然而特殊情況和突發(fā)事件都與船員疲勞工作息息相關。船舶在營運期間需有序、按章工作,如果突發(fā)狀況頻繁,勢必耗費船員大量時間用于應急處理,徒增精力損耗,從而引發(fā)事故。
2客觀因素
一是船員流失。其主要原因是船員職業(yè)的吸引力下降。19 9 3年全世界船員老齡化的問題曾特別突出。近些年,海運市場營運成本提高,船東為了節(jié)省開支,把降低船員工資當成“捷徑”,使老齡化問題更加嚴重;還有的是減少配員,并以低工資雇傭船員,由于個人綜合能力不足和語言不通等問題,甚至造成船長無法安排正常的航行值班,對安全造成極大的隱患。目前,有的船上僅能滿足最低配員要求,甚至存在“買證虛掛”的現象,直接造成船員超時勞動工作。因為人少,一些航運企業(yè)面臨“有船無人開,有船不會開”的局面,又導致了船員的勞動強度增加。
二是船舶的管理公司能力不足。造成船舶營運工作增加,從而直接導致船員工作時間及工作難度的增加。
三是上海工作風險大,各種風險隨時威脅著船員的生命安全。使得船員在長期從事高強度的工作同時,還要承受內心的孤獨,從而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
二、規(guī)避船員安全風險的具體措施
1管理工作要日趨規(guī)范化、人性化
安全管理制度要逐步健全,逐漸步入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在船員管理上形成不斷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的機制。隨著安全管理體系的普及和國際勞工公約中關于保證船員休息時間的條款不斷完善,航運企業(yè)必需高度重視并嚴格執(zhí)行船員工作、休息時間安排,才能有效保障船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和防止海洋污染。
定量分析船員工作時間,探求各類樣本的工作時間權重,即各類公司使用符合自身情況的權重系數,從而將多變量的高維空間問題化簡成低維的綜合指標問題,同時還應增加人文關懷。
2加大疲勞管理
船員的疲勞是船員在船上工作負荷和生活環(huán)境綜合作用下,人的身體功能反映出來的生理和心理現象,因此“浴盆曲線”之外的疲勞誘因值得關注。為應對航運市場的不景氣,不少船東通過減低船員工資或減少配員,來降低成本開支的這一做法,應不可觸碰船員疲勞的“紅線”;對于加班工資及超時工作后的補休,應落實到位并規(guī)范管理,不盲目推崇吃苦耐勞、帶“病”工作現象。
3優(yōu)化作業(yè)、休息時間
眾所周知,所有締約國的船舶,其在船的船員休息時間必須滿足最低要求。在緊急、或其他超常工作情況下船長有權出于船舶、船上人員或貨物的緊急安全需要,要求海員從事任何時間的必要工作,直至緊急情況解除。這不但需要船長的專業(yè)判斷,同時船長應盡快地確保所有在計劃安排的休息時間內從事工作的海員獲得充分的休息或補休時間。 大副和輪機長要確保海員每天的休息時間被真實及時記錄。應在休息時間記錄的備注欄中標識清楚并保證海員在超時的工作之后,得到充足的休息或補休才能贏得PSCO的尊重和認同。關于工作和休息時間記錄表如何填寫才能反映船員工作和休息時間的實際情況,遇有特殊情況,船長要在隨后有條件時給船員補休,以防止船員過度疲勞,且船長有權利適當調整公約的規(guī)定,遇有超時現象可以優(yōu)化海上疲勞評估監(jiān)測和反饋,甚至建立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的理論框架,使其更加合理的對船員時間進行管理。
4科學層次分析法分析
疲勞會造成情緒消沉,從而加重船員的疲勞程度。利用層次分析法對海員駕駛疲勞因子的產生根源進行分析和研討,并提出有效防止船員的疲勞因素。船員疲勞因子相互交叉,錯綜復雜,疲勞因子與環(huán)境之間關系錯綜復雜。第一是由于個性差異性較大,超時工作易造成船員生理疲勞;第二是船員在沒有得到充分休息的情況下,繼續(xù)當班、輪值工作,使其疲勞進入惡性循環(huán)。第三是海上工作要求嚴、標準高,工作時間長且枯燥、循環(huán);第四是船員無法改變長期離家的事實,親情、家庭是每位船員時刻的牽掛,更易受家中事務影響,使得他們無法專心中工作。層級分析法因不同船員的年齡階段、受教育水平、生活方式、人際關系、文化背景的差異而不同。所以,需要建立網絡模型,評價大量船員不同程度的差異,進而在分歧的判斷中不斷的修正及驗證。
參考文獻
[1]戴志敏;戴杭驍;船員海上風險的研究評價與啟示[J];現代商業(yè);2011年20期
[2]何卓靜;侯仲凱;我國海洋人員管理評級現狀分析[J];現代海事;2012年21期
3潘新民;中部地區(qū)海上管理核心風險防控[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12期
[3]毛致欣;淺議我國海事人員管理的風險[J];環(huán)渤海經濟瞭望;2013年11期
(作者單位:南海救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