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惠
寒香風吹下東碧,山虛水深人絕跡。
石壁矗天回千尺,梅花一枝和雪白。
和羹調(diào)鼎非救饑,置身高處猶待時。
冰心鐵骨絕世姿,世間桃李安得知?
這是中國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的吳昌碩為自己的作品《墨梅圖》題寫的題畫詩。
《墨梅圖》是他八十高齡時的作品。畫中一筆焦墨勾勒出一株滄桑的老梅,運筆受篆刻影響,如寫篆書一般將梅枝從左下角逆行向上。即將沖破畫面的梅枝,在右上方呈現(xiàn)了180度的折轉,筆勢轉而折向左前。主枝上繁茂的白梅在大轉折處破框而出。向左伸展的側枝,細而遒勁,遺落的幾點素梅疏密有致,梅瓣震顫似要飛出梢頭……畫面整體布局跌宕婉轉,頗有前人徐渭、朱耷的大寫意風格。吳昌碩曾自謙“三十學詩,五十學畫”,他將詩書、篆刻入畫,形成了金石味的獨特畫風?!皩W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進,似我者死?!边@也正是他學習古人又獨立創(chuàng)新的領悟。
畫上題詩并配“缶”字章一枚。詩文的孤傲冰潔,在清末民初動蕩的年代里,更突顯出吳昌碩錚錚鐵骨的民族氣節(jié)。印章出刀凌厲,上取鼎彝,下挹秦漢,自創(chuàng)出“出鋒鈍角”的篆刻風格,引領了當時的篆刻潮流,不愧中國近現(xiàn)代第一個治印團體——西泠印社的首任會長之名。古往今來寫梅、畫梅者甚多,但將“詩、書、畫、印”集一體者只有這位自稱“梅知己”的吳昌碩。經(jīng)過多年的藝術錘煉,他終于修得“十指參成香色味,一拳打破古來今”,將“書、畫、詩、印”四者交相呼應,完美地融入到作品中。